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短暫性眩暈——當心耳石症來搗鬼


點擊上方「公眾號」 可以訂閱哦!

「暈」是社交媒體上的常用詞,有點自嘲有點調侃,可是「暈」的現實體驗絕不輕鬆,而是分外難受,用文字難以描述這份苦楚。眩暈指的是自身或環境的旋轉、擺動感,是一種運動幻覺,是常見的臨床綜合征,約佔總人口的5‰~10‰。眩暈的病因複雜,涉及神經內科、神經外科、耳鼻喉科及骨科等眾多領域。目前臨床上根據疾病的發生部位,主要分為周圍性眩暈及中樞性眩暈。據相關文獻報導,眩暈患者中,30%~50%為周圍性眩暈,而在這部分周圍性眩暈患者中,70%~80%是由於耳源性疾病導致的。耳源性眩暈的疾病有多種,如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梅尼埃病、前庭神經炎、迷路炎、突聾伴發眩暈等;其中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俗稱耳石症)發病率據單病種首位。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BPPV),其主要癥狀表現為當頭位(上下左右轉頭)或體位變化後(平臥起床、左右翻身)時出現的短暫性眩暈,多於清晨或夜間起床時出現,眩暈時常感覺天旋地轉或眼球轉動;並伴有噁心嘔吐癥狀;眩暈發作時間較為短暫,常持續數秒鐘、數分鐘或隨將頭位(體位)調整後,癥狀消失。如果存在上述典型病史,加上體位誘發試驗陽性結果,可確診為耳石症。目前關於耳石症的病因及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但大多數認為是多種原因所致耳石器官(橢圓囊或球囊)退行性變或外傷致耳石顆粒脫落。

當體位改變時,脫落的耳石進入半規管,耳石移動,帶動內淋巴液流動而引發眩暈的發作。脫落的耳石顆粒可累積三個半規管中的任意一個或兩個。由於三個半規管的解剖特點及其受重力影響程度不同,耳石顆粒主要易於滑落至後半規管內,因此臨床上以後半規管耳石症最為多見,其次是水準半規管,上半規管耳石症較為少見。

由於脫落的耳石顆粒,主要為碳酸鈣結晶,常規通過藥物,無法將這些碳酸鈣顆粒化解掉。因此,目前耳石症的主要治療手段是通過耳石的複位治療(一種物理治療方法):即將滑落至半規管內的耳石顆粒通過體位的變化(半規管角度的調整)將其重新複位至前庭中的耳石器官內。目前相關文獻報導,耳石複位治療成功率達93.4%。新華醫院聽力及眩暈診治中心門診近2年對1000多例確診耳石症患者的研究報導顯示,耳石症以60歲左右女性好發;發病率達73.4%;且以右側後半規管發病率最高,達49.2%;通過耳石複位,1000多例患者中90%以上都能複位成功。對於部分單次複位效果不佳或不典型的耳石症患者,通過多次的複位治療,都達到了滿意的治療效果;研究發現複位次數與治療成功率成正相關。

臨床上常存在一些不適合手法複位的病症,如頸腰椎病、頸性眩暈等,這時患者就需要藉助耳石複位轉椅。該轉椅為耳石檢查和複位專門設計,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診治耳石症的儀器之一。其原理是利用沿準確方向旋轉後急停的重力加速將耳石、特別是細小的耳石複位,複位效果良好,某種程度上減少了手法複位的不精確性,提高了複位的有效率。另外,年齡偏大、存在腦血管病變、血壓過高、心血管病活動期、孕婦等一些無法行轉椅檢查及治療的患者,有經驗的醫生仍有針對性的手法複位,解決耳石症給患者帶來的眩暈痛苦。

專家介紹

陳建勇 楊軍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

新華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聽力與眩暈中心

編輯:潘嘉毅 視覺:蔡瑾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