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今日白露,祛濕毒,堅持做好「三個三」,排盡濕毒,健康生活

入秋後,萬物收斂,以收藏為用,此時,一定要注意給身體排濕毒。因為,剛剛經歷了一個「苦夏」,身體內多多少少會「累積」一些濕毒。如果不及時祛濕,」濕毒「也容易被「收斂」,淤積在體內,導致出現各種疾病。

所以,入秋後,一定要先將體內的濕毒,排除體外,避免收斂在體內,為秋冬健康,打好基礎。

【喝這三種茶,好喝有祛濕】


1喝:

蒲公英砂仁茶水,健脾祛濕


做法:取蒲公英、薏苡仁、梔子各0.3g;砂仁、赤小豆、茯苓、山藥、甘草、綠豆、葛根、黑豆、百合各0.2g;乾薑、芡實、冬瓜皮、淡竹葉、馬齒莧、陳皮、桔梗、荷葉、人蔘、金銀花、菊花、紫蘇葉各0.1g,做成一個茶包,即可!


功效:

蒲公英,瀉火除濕,改善濕熱所導致的噁心、舌苔發黃,紅腫痘痘等。

砂仁,善於化濕行氣,用於濕阻中焦及脾胃氣滯證,為醒脾和胃的良藥。


茯苓,可健脾和胃、利水滲濕。赤小豆,可清熱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腫。


芡實,健脾祛濕、固腎止瀉。


山藥,健脾胃、止瀉痢。甘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乾薑,用於脾胃虛寒、泄瀉清稀無臭味、腸鳴腹痛者。


2喝:

冬瓜山藥湯水,利水祛濕


食材:冬瓜、山藥


做法:


1、先將冬瓜刮瓤,不要去皮,洗凈,切成塊;


2、山藥去皮,切成塊;


3、鍋中加入適量清水,放入食材,小火慢燉30分鐘;


4、 出鍋前,加入適量的鹽調味即可。


功效:此湯有滋陰潤肺、清熱祛濕之效,可促進體內的毒素與垃圾排出,緩解便秘增強體質,提高自身免疫力。

3喝:

紫蘇陳皮生薑水,芳香化濕


材料:紫蘇葉、陳皮、生薑,冰糖


做法:紫蘇葉、陳皮洗凈,生薑切絲,同煮,加入冰糖調味,即可飲用!


用芳香化滯的方法,通過排汗之法來化濕。


紫蘇葉的發汗力比較強,健脾祛濕、防暑降溫。


陳皮行氣健脾、降逆止嘔、調中開胃、燥濕化痰。生薑,有散寒的作用。


一起搭配煮水喝,有助於健脾祛濕,散寒。

播放GIF

第二個:「記住三句話」


第一句:少吃或不吃甜食


雖然,吃甜食,可以讓人心情好,但是,切記,攝入過多的甜食,會傷脾。而脾主運化,脾不好,人體內的濕氣無法排出,造成濕氣滯留。濕氣滯留,又會傷害脾的健康,如此惡性循環,導致體內濕氣過重。

所以,一定要少吃甜食哦。

第二句:別貪涼

濕氣重,那麼,寒涼食物,一定要少吃,切莫貪涼。寒涼食物,會導致體內的陽氣不足,讓濕氣加重。此外,還要注意別貪涼,不洗涼水澡,不喝冰飲料、冰啤酒,這些都會刺激腸胃,造成脾胃不和,導致體內濕氣重。


第三句:多穿一件衣


入秋後,氣象轉涼,雖然,老話講「春捂秋凍」,但是,也要適度。尤其是,年輕人,千萬不要為了美麗,穿的過少,要保護好腳踝、肚子、腰,以免讓濕邪入體。

秋天,晝夜溫差大,一定要做好保暖,早晚多穿一件衣,晚上不洗涼水澡、洗頭後吹乾再睡覺。

切記,秋季千萬不能只要風度,不要溫度。

第三個:「常揉三窩」

1、揉膕窩


雙側膝蓋後方的凹陷處。


做法:把手掌搓熱,來回搓擦兩側膕窩,間斷按壓穴位,也是以局部發熱、酸脹為宜。


入秋後,這8種癥狀,出現3個以上,提醒你濕毒重,該祛濕了!

播放GIF

2、揉腋窩


腋動脈搏動處。


做法:將四指併攏,置於腋窩下,順時針和逆時針按摩,每10圈交換一次,反覆揉壓,直至出現酸、麻、熱的感覺,再換另一側,一般需要3~5分鐘。


入秋後,這8種癥狀,出現3個以上,提醒你濕毒重,該祛濕了!

播放GIF

3、揉腳窩


足底部,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


做法:用按摩手法推搓、拍打湧泉穴,可使人精力旺盛,體質增強,防病能力增強。


入秋後,這8種癥狀,出現3個以上,提醒你濕毒重,該祛濕了!

播放GIF

【濕氣重,該如何徹底祛濕?】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祛濕方法只是起到輔助作用,如果真的想達到徹底祛除濕氣的效果,還是需要調節全身器官。在國內知名養生周刊《中藥與健康》上曾介紹過一種非遺名方【天祥青濕貼】,此方精選16種上等藥材,裡面有8種芳香型藥材。

此方貼敷後,對內可調理脾,胃,肺,腎;對外消除濕氣引發的嗓子發癢,口乾,口苦 ,口渴;全身肌肉關節痛、頭暈頭痛;皮膚油光,滿臉起痘;大 便糖稀而肛澀癢;皮膚濕疹等等表症,促進化濕功效,常常兩天就見效。


芳香化濕是中醫祛濕的核心基礎,肚臍給葯,更符合祛濕原則。雙管齊下,祛濕更為徹底。因為此方是國家重點扶持的傳統中醫對象,所以在網上也是可以找到的,無論是自己使用,還是送給家人、朋友日常養生,都是很好的。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