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班幹部制度,從小扼殺了孩子的平等觀?

“一道杠“、”二道杠“、“三道杠”到底帶給孩子什麽樣的影響?這大概是他們對於“權力”的第一認識。

班幹部和等級獎勵制度,是中國教育擇優體系中的重要部分。在中國,六歲的孩子入學後,就要面臨在幾十人的班級裡選班幹部。

首先選出班長,然後是副班長,接下來是學習委員,生活委員,體育委員,文藝委員,勞動委員。除了這些重要的職位外,還有小隊長,小組長,課代表,剩下的就是芸芸眾生。到了二年級,少先隊成立了,考核體系依照三道杠,二道杠,一道杠的順序再來一遍。

對於中國的小學來說,班幹部制度名正言順、天經地義。可是如果我們環顧一下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的教育體系,會發現他們根本就沒有班幹部制度。班幹部制度真的好嗎,它給我們帶來了什麽呢?

小學生在作業本上寫藏頭詩,向老師舉薦自己

班幹部制度給孩子帶來什麽影響?

孩子缺乏安全感和受尊重的體驗

所謂的“差生”,小小年紀就得體會“平頭老百姓”的感受,被劃入了最低等級,自信會受到長久的打擊。

所謂的“優等生”,雖然得到了老師的寵愛,但是優等生由於看到了老師對待差生的態度,害怕自己失寵,內心常常不安。有些優等生喜歡向老師“告狀”,來維持自己受寵的地位。有些優等生則內心糾結,對於“差生”的處境感到不安。

那些在“優等生”和“差生”之間的孩子,則會強烈地感受到自己被忽略。

孩子缺乏平等意識

在今天的西方教育理念看來,所有的孩子人格上都是平等的,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權,理應得到教育者平等的對待。如果僅僅因為有的孩子身體發育早些,智力發育早一些,考試分數高些,有的孩子長得漂亮更討老師喜歡,就比別的孩子得到更多的機會,甚至對其他人擁有了或大或小的權力,這是不被接受的。如果一進入學校就被等級化,很容易使孩子缺乏平等意識。

孩子過早面對權威

班幹部制度讓剛剛離開家庭的孩子,進入到了一個被等級化了的小社會。每個孩子,都有了自己的初始位置,而老師是這個小社會的唯一權威。在孩子們的小天地裡,老師的權威無法抗拒,孩子只能接受。可是如果老師比較情緒化,或者過度行使自己的權威,孩子們即使對現有權威和秩序不滿,也難以表達或反抗。孩子們或多或少會感受到不公平。

榮譽容易成為老師控制學生的工具

在中國的小學裡,孩子的榮譽基本由老師給予,而老師很可能因為學生的某個缺點,又會剝奪掉這種榮譽。比如某個學生上課說話了、作業做得不夠好、忘記帶課本,這些都可以成為老師不讓某個孩子當幹部的原因。孩子們如果想要一直維持榮譽,就得按照老師的要求來做。

許多國外小學沒有班幹部制度

美國

美國的小學,老師需要有學生做事情時會公開招聘:Volunteers?(有志願者嗎?)於是就有孩子把手舉得高高的。如果需要幫助維持秩序什麽的,老師會求助於家長,就會有家長輪流跑到班級裡當志願者。

瑞士

瑞士的小學不僅沒有幹部,甚至沒有任何評比、獎勵。什麽“三好學生”、“優秀少先隊員”、“優推生”這些名詞,從來沒有出現在小孩子們的學校生涯中。

日本

日本的小學沒有班長,但是有小組長。不過小組長是依據孩子意願產生的,想當小組長的孩子自己舉手,如果有幾個人都想當,就由孩子們玩石頭剪刀布決定。小組長一個月換一次。

這些制度設計,看起來老師沒有多少權威,也沒有多少可以借以控制學生們的機會,但他們悉心保護著孩子們的自尊、自信、安全感、對公正的感受和平等意識。

反觀中國傳統的班幹部等級製,那些先天智力優秀的孩子,可以在這種嚴格的考核中獲得大量讚揚。但對那些先天智力不那麽優秀,或者發育較遲緩、天性活潑愛動的孩子來說,他們的自尊和自信心會在這樣的體系中受到不少打擊。

可是不管是否優秀,對幼小的孩子來說,過於嚴厲的威權,過於豐厚的獎品,都是他們幼小的心靈無法承受和做出正確判斷的。

本文整理自 東西方教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