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所謂「酸鹼體質」,最終難自圓其說

近日,在美國聖地哥亞法庭,一位名叫羅伯特歐陽(Robert O. Young)的人被陪審團判罰賠償一名接受「鹼性療法」的癌症患者1.05億美元。消息傳來,引起一片嘩然,因為此人正是坊間盛傳已久的「酸鹼體質理論」創始人。一時間,各家媒體爭先報導「酸鹼體質理論是科學還是謊言?」,「酸鹼體質理論是騙人的」,「酸鹼體質理論系騙局」等等文章。


「人的體質有酸鹼性之分,偏酸性的體質會導致包括癌症在內的各種疾病。想要健康,必須保證身體的鹼性環境。」這個說法聽過沒有?對,就是他創造的。

羅伯特歐陽一口氣寫了4本書推廣酸鹼體質的概念。可能因為這個理論淺顯易懂,而且被他闡述地神乎其神:體質偏酸會生病病,糾正酸性、酸鹼平衡就能治癒疾病,恢復健康。

很多人對這一說法產生了巨大的興趣,甚至深信不疑,更有一些絕症患者彷彿看到了希望,不少人求助於他的「神奇療法」希望能夠治癒癌症。有了聲望,歐陽自然就靠著這一理論賺了不少錢!

雖然近年來,不少醫學科普文章指出,目前尚未有可靠的醫學證據證明「酸鹼體質」,其保健原理沒有任何科學依據。但仍有不少保健品打著「調和人體酸鹼性」的旗號在銷售,現實生活中也有人為此上當受騙。

在此,專家可以很負責的告訴大家,盡可放心,因為不管你是曾經努力踐行「吃鹼性食物更健康」的「酸鹼體質」擁護者抑或是只是觀望未曾嘗試的吃瓜群眾,都不會因為有意或無意的特殊膳食攝入而變得「酸酸甜甜」抑或是「小鹼人」。

在開始今天的正文前,首先需要科普兩個醫學專業術語。

體液:人體內的液體總稱體液。按照其分布部位不同,可分為細胞內液和細胞外液。細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漿、組織液、淋巴液和腦脊液。

內環境:在生理學中主要是指細胞外液,它是針對人體所處的外界環境而言。


健康人原本就應當是「鹼性體質」

專家指出:「凡是生理學的人都知道,人體血液和體液的是pH值都是有一套動態平衡的代謝機制在控制,可以讓血液中的pH值保持在一個恆定的值(7.35~7.45之間),正常人的血液本來pH值就在7.4左右,屬於弱鹼性,所謂『身體偏鹼才健康』純屬廢話。」

從人體不同的器官來看待人體酸鹼度不難發現,人體各個器官酸鹼性各有不同。如胃就是一個強酸環境,胃液的pH值在1.5~2.0之間;女性陰道也是一個酸性環境,其pH值大約在3.8-4.4之間;小腸的pH值在4.8一8.2,大多數屬於弱鹼性……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酸鹼度,這是由於不同的器官肩負不同的生理功能。如果胃液酸性不夠,則胃蛋白酶活性降低或死亡,將影響到人體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如果陰道酸性過強或酸性不夠,都有可能引發菌群失常,繼而誘發婦科疾病……但如果從整體來觀察人體,健康人本就是弱鹼性體質,根本無需刻意去追求或改變。


當然,人也可能出現「酸性體質」,但這在臨床上被稱為「酸中毒」。如糖尿病人葡萄糖氧化過程受阻滯,引發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甚至服用某些藥物、腹瀉、中暑脫水等情況發生時,也有可能導致體內酸鹼平衡被打破,出現酸中毒。

「酸性體質」多因疾病,飲食不能改善

說了這麼多,知道了什麼是「酸鹼平衡」,那麼究竟該怎麼吃才更健康呢?這一點,老祖宗早就寫在《黃帝內經》裡了:「谷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翻譯成大白話就是:不挑食,不偏食,不要暴飲暴食。用現代科學術語來表達,那麼《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無疑是最佳代言了。

過去營養學界曾經將食物做了酸鹼性劃分,但這並不代表食物會對健康人體酸鹼度造成影響。食物在食品化學中確實有酸鹼性質的劃分,分類的方法是按照食物燃燒後所得的「灰」的化學性質而定。「灰」中如果含有較多的磷、硫、氯元素,溶於水後就會呈酸性,屬於酸性食物;如果「灰」中有較多的鉀、鈉、鈣、鎂,則呈鹼性,屬於鹼性食物。

根據食物的化學組成分類,大多數的蔬菜水果都是偏鹼性的,而肉類穀類大多是偏酸性。人體不同器官有著不同的酸鹼度,如胃就是一個強酸性環境,而小腸大多數屬於弱鹼性。因此不論是酸性食物還是鹼性食物,一旦進入胃中,就會在胃酸作用下變成酸性,而進入小腸後,就會因腸道環境而變成鹼性。

影響身體酸鹼度失衡的最主要的因素是疾病和藥物,甚至呼吸過程對血液酸度的影響都要比食物大,多吃鹼性食物對於一部分疾病患者來說有一定輔助治療意義,但「多吃鹼性食物改善酸性體質」的說法則毫不靠譜。

別糾結食物酸鹼性,全面攝入是王道

與其關注食物的「酸鹼性」對我們身體的影響,不如注重「食物多樣性」,每類食物都有各自有富含的營養素,如果隻吃某種或者某一類食物,很可能會出現營養素缺乏,甚至導致一些疾病的發生,因此注重食物多樣性,保障營養全面性很重要。建議我們每天的膳食應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食物,平均每天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周25種以上。同時選擇合理的飲食結構,推薦「地中海膳食結構」及「動植物食物平衡的膳食結構」,少油少鹽,控煙限酒,不吃或者少吃煙熏、油炸、燒烤、精製糖類、含反式脂肪酸類等不健康的食物。此外,推崇「吃動平衡,健康體重」,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很重要。

專家有話說

健康是我們每個人擁有的一筆最寶貴的財富,與其炸雞配紅茶,啤酒加枸杞,敷著最貴的面膜熬著最晚的夜,不如認真對待一日三餐,早睡早起,多爬樓梯少擠電梯,才是最簡單實用的養生之道。

來源: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聲明:文章轉載僅作分享,如有涉及侵權煩請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

誠邀稿件,歡迎投稿:[email protecte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