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知識付費退燒,但知識仍然「有價」

肇始於2013年並在2016年徹底引爆的知識付費進入了理性發展的新階段,知識消費者不再「狂熱」,內容生產者的預期也開始降低。36氪報導的一位知識付費創業者Steven,在知乎Live上單月最高收益達到2萬,如今卻不到3000元,這是被援引得最多、也是頗能反映行業現狀的案例。

知識付費退燒,但知識仍然「有價」

「未來一定是知識付費的時代,完全免費是不對的,違反了經濟學上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的常識。」李翔的話語言猶在耳,《李翔商業內參》卻還是免費了。用戶不再願意為知識買單?這是困擾很多從業者的問題。這個問題產生的背景是知識消費者不再盲目地相信付費知識產品,很多質量不高、復購率低的產品正在失去用戶。特別是希望解決焦慮感的用戶發現,知識付費並沒有帶來太多的價值。

但數據告訴我們,知識仍然是「有價」的,用戶仍然願意為高質量的內容買單。

知識「下沉」,去中心化趨勢明顯

知識付費的火爆衍生了內容創業者、內容平台、技術服務、流量分發、課程推廣、支付對接等多個細分產業。以得到、問答為代表的內容平台,以喜馬拉雅為代表的流量平台,以德志掌上學校為代表的技術平台,分別找到了不同的定位,也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不過,羅振宇和喜馬拉雅分道揚鑣、羅永浩和Papi醬分別停更了得到和分答上的付費內容,一系列事件表明,中心化平台對內容創業者的吸引力開始減弱。

行業專家分析認為,「中心化」的平台比較注重聚焦,而所謂的聚焦會限制變現手段和效率。「中心化」的平台還會造成流量運轉阻塞,內容創作者會過度依賴平台,想要獲取更多流量會增加成本。這樣不僅限制內容創作者價值發揮,還會造成內容創作者的價值流失,「中心化」的平台對於平台本身來說,在行銷方面也會有很多限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