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南京一中“認錯”:素質教育敗給了應試教育?

最近,“南京一中”的事兒在教育圈、家長圈鬧得沸沸揚揚,好多人留言,問米粒媽怎麽看。

高考放榜後,“南京一中”這所老牌名校,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不少家長頂著雨,聚集在一中門口舉著“一中不行”的牌子,高喊“校長下課”

看這架勢,你肯定以為南京一中的高考成績,慘不忍睹。但看看一中今年的“喜報”,一本線上線率95.34%

好多外地家長不淡定了,一本率這麽高,這些家長還作什麽妖啊?這不是吃飽了撐的嗎?

那你肯定是不大了解南京一中的實際情況。

南京一中是南京赫赫有名的“老四所”之一,老四所是什麽概念呢?就好比上海的“四大名校八大金剛”,北京的四中、人大附,一批批的生源好的沒話說,那可都是掐尖兒進來的。

這些牛娃的家長怎麽會看得上區區一個“一本率”?別說95.34%了,就是“一本率”100%也沒用!人家要的是“清北率”!

很可惜,今年南京一中清北率為0

然鵝,清北率為0還不是最慘的,最慘的是400分以上高分段(江蘇高考滿分480,隻記語數外三科),據說南京一中只有10人;

就算不跟排名第一的南師附中(147人),和第二的金陵中學(75人)比,連當年被一中家長看不上眼的二十九中,都有68人高考在400分以上。

這是什麽概念呢?3年前,考進南京一中的孩子,比考進二十九中的孩子,要足足高出三四十分,但3年後,同一批孩子,一中完全被二十九中甩在身後,且甩得老遠。

難怪家長們不依不饒呢

至於為啥“好苗子”經過南京一中的打磨,變差了變味了,大家直接把矛頭指向了一中這些年大張旗鼓搞的“素質教育”。

跟一中恰恰相反,二十九中走的是簡單粗暴的“衡水中學模式”。(米粒媽覺得,這南京二十九中,就好比北京的三帆、十三分,天津的20中初中)

素質教育的南京一中PK應試教育的南京二十九中,很明顯,在高考這場戰役中,南京一中慘敗。

這件事最終以“一中校長被迫道歉,承諾整改”匆匆收尾,學校還發了《告2021屆高三家長書》。

米粒媽看了一下,大意就是說,延長晚自習到22:00;大力推進培優計劃,針對傑出人士生探索分層教學、補足短板,導師製等等……

好多人都說,南京一中一役,素質教育終究還是敗給了應試教育。

其實,這事兒,遠沒有這麽簡單。

素質教育沒錯,錯的是時機

素質教育好嗎?真好!香嗎?真香!但米粒媽想說,高中三年,並不是搞素質教育的好時機。

如果想搞素質教育,咱可以在學前和小學階段,大搞特搞嘛

從小培養孩子各種藝術、體育特長,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激發邏輯思維、語言表達,培養孩子的創新力、創造力、動手能力;

給孩子各種各樣的體驗、嘗試、選擇,讓他們通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式感受學習的樂趣,探索知識的深度和廣度。

但恕我直言,高中之前一直是嚴格的應試教育,說明這批孩子本身就是奔著高考去的呀!

刷了9年的題,到了高中,你讓我素質?這不等於減肥一年,馬上到頭、看到曙光了,結果最後半個月,你天天請我吃自助嗎?這誰受得了!

時機不對,功虧一簣!

如果是奔著高考去,那高中三年就是最該應試的時候,想素質教育,小學、初中、大學,任何一個階段都比高中合適。

現在的老母親們,誰都知道,小時候多給孩子報興趣班,越到高年級,越要做減法,一切都要給學業和課業讓路,鋼琴、小提琴、繪畫、舞蹈……都敵不過KET、PET、奧數和古詩詞。

這就是赤裸裸的現實,在南京一中這件事上,不是家長太實際,而是學校太拎不清。

素質教育沒錯,錯的是方式

再來說說,南京一中到底需不需要道歉。

米粒媽覺得,一中當然要道歉,但不應該為素質教育道歉,而要為沒搞好素質教育道歉。

真正的素質教育,不是簡單粗暴的減負,不是搞幾場活動辦幾次論壇,學一學吹拉彈唱、搞幾次文藝匯演……真正的素質教育,一定是包括應試的。

米粒媽之前在《重磅獨家!北京各區學區房詳細點評、升學政策大掃盲,經驗教訓大匯總》寫過,我一個朋友帶著一兒一女,從朝陽搬到海澱的學區房。

兒子7歲,逼著父母,報了每周五次奧數課,三次語文課,五次英語課,兩次足球課,一次鋼琴課,一次圍棋課,一次國際象棋課,總共18次課。同學們也都這樣。

每天下午課外班上到八點,回家還要寫作業。周六從早八點上到晚八點,周日上午也是課,而且每次課下來還有作業要寫。砍掉哪個班孩子都不乾,他還逼著父母報更多的班,否則就一次次向爺爺奶奶告狀,說爸媽怕花錢。

孩子為什麽這麽迷戀上課外班?講真,現在的課外班真不是填鴨式的教育,都是能極大引發孩子興趣的。

比如,一年級的課外班,語文老師是北大教授,唐詩孩子們都覺得太簡單了,講的都是《大學》和《春秋》;

課外班的數學則是國內985名校的畢業生授課,全是乾得不能再乾的乾貨,沒有廢話,居然還生動有趣;

而現在海澱重點小學畢業班,大多數孩子的英語能力,都是可以通過大學英語六級的。

你說這是素質教育還是應試教育呢?其實,這兩者本來就不是對立的關係。

咱們再看看,南京的素質教育是怎搞的?

米粒媽之前在《這屆父母太難了:孩子減負,學校炸鍋,家長已瘋》裡也提過:

不許補課、不許考試、嚴查教材,突襲學校找證據

人家二十九中肯定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南京一中呢,不僅搞“素質教育”,還搞得策馬奔騰、轟轟烈烈

什麽“體藝雙名片”

建“超豪華”新校區

校內有天象廳

還有古生物地質陳列館

看這硬體,真的是高端大氣上檔次。

但真正的素質教育,看的可不是硬體,而是學校的軟實力——教師隊伍、教學水準、高校資源、培優能力等等。

所以米粒媽想說,素質教育沒錯,錯的是把素質教育簡單粗暴地跟減負、不考試不排名、搞課外活動、斥巨資建校舍劃等號。

而應試教育,也絕不是盲目刷題。

好的應試教育,學校會擔負起更大的責任,非常科學地去規劃和管理孩子的時間;而好老師,是真的會發光。

素質教育沒錯,錯的是對象

米粒媽一直覺得,素質教育,既要看時間,也要分對象,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素質教育,也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承受素質教育。

因為素質教育,是要花!錢!的!

當然了,也有一種不花錢的素質教育,前提是牛娃配牛爸!

就像米粒媽之前在《海澱家長有多恐怖?跟他們吃一頓飯就知道了》裡寫的,很多海澱家長,都是清北複交畢業的,還有什麽康奈爾大學博士爸爸,紐約大學碩士媽媽,中科大少年班的爸爸,甚至高考狀元媽媽……

人家孩子的素質教育是什麽?周末參觀北大清華北航的實驗室,讓博導給孩子們啟蒙啟蒙;

人家爹媽講歷史,能從東羅馬帝國的興衰,說到印度的孔雀王朝、笈多王朝,從命運多舛的耶路撒冷三千年,到毀掉南美洲的貝隆家族,古今中外都能融會貫通;

人家家長雞娃的同時,自己還上常青藤名校公開課,比如史丹佛的算法課啦,約翰霍普金斯的基因組課啦。

最最關鍵的是,這種王炸組合,要大王配小王才行,簡單來說就是爹牛、娃也不差;否則,牛爸配學渣,不就是一出人間慘劇麽?你們自行腦補吧

還有一種牛爸,即使配上普娃,也可以把素質教育走成康莊大道,這樣的爸爸,不一定頭腦過人,但錢包一定要過人,你們懂的

都說素質教育是有錢人玩的遊戲,可不麽,咱們砸錢之前,肯定要左右思量,到底能不能砸出個響;人家完全不用費這個腦細胞,只要砸得足夠多,一定會響的。

窮人才做選擇題,有錢人的邏輯是:全!都!要!

明星的孩子,有錢人的孩子,即使是普娃,也可以琴棋書畫,馬術、高爾夫,編程機器人,拍戲走秀,樣樣不落,實在沒學出什麽名堂,也不要緊,子承父業唄

所以說,素質教育沒錯,但它並不適合所有人。

如果有讓孩子出國的計劃,不打算高考,那米粒媽反而覺得,一路探索、踐行素質教育,對孩子真的挺好的。

北大附中就是一個例子。十年素質教育改革,讓這所學校在北京教育圈拉風到爆炸。沒有班級、班主任、沒有固定教室,不用穿校服,也不用上課間操。

北大附中設有四大學院、八大書院

行知學院開設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及英語六個學科課程;元培學院強調深入學習、批判性思維及跨學科視野;博雅學院開設語文、歷史、政治課程;道爾頓學院小班教學,開設英文和中外比較課程,屬於中外合作項目。

八大書院(格物書院、致知書院、誠意書院、正心書院、明德書院、至善書院、新民書院、熙敬書院)的劃分借鑒了歐美house製和中國古代書院制度。

北大附中的孩子們通過選擇各自的學院來完成非常個性化的學習,通過書院製過集體生活,由學生自主管理。

聽起來好像《哈利·波特》裡的霍格沃茨啊

北大附中辦得更像一所大學,自由自在,充滿了學術氣質和人文教養的一所象牙塔般的學校。北大附的學生都特愛上學,特愛自己的學校。

但是校長也明確說過,北大附中的改革不是和升學對接的。

(北大附中打破行政班,實施“書院製”)

如果孩子打算出國,我覺得北大附是特別好的選擇,但要是想拚清北,同樣的分數不如去別的學校。

(現在天天跟米粒的奧數較勁,米粒爸經常說,反正咱們都在美國讀的本科,不準備讓米粒參加高考,他能去北大附就行啊!這。。。是不是想的有點多)

米粒媽想說什麽呢?對於絕大多數家庭來說,其實是沒有資格做選擇題的,高考是孩子的必經之路。如果一定要在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中二選一,那一定得選應試教育啊!

中國不像美國那樣有一大批代表世界頂級水準的高校,上不了哈佛、耶魯,還有史丹佛、MIT、普林斯頓、加洲理工好多牛校,水準不相上下。

中國能數得上的好大學就那麽十來所,而且學校參差不齊,好學校和差學校能差出十萬八千里,讓家長怎麽能不功利?

素質教育很好,琴棋書畫很好,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很好,但我們還是要應試教育,因為應試教育是普通孩子頭頂上的保護傘,因為高考是最公平的那條路。

就像狄更斯在《雙城記》裡寫過的: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人們的面前應有盡有,人們的面前一無所有。

你可以吐槽應試教育的種種弊端,但你必須承認:當你別無選擇時,它就是最好的選擇。

個人簡介:@米粒媽頻道(歡迎關注),美國海歸、原500強高管麻麻一枚,專注於5-12歲孩子的教育和升學,英文、數學、科學啟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薦,歡迎關注!(0~5歲寶媽請關注:@米粒媽愛分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