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人大附中校長劉小惠:拚出來的教育人生

人物簡介:劉小惠,中共黨員,博士,高級教師。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校長,人大附中翠微學校、人大附中通州校區、北京學校校長。劉小惠校長秉承人大附中教育教學思想,堅持“愛與尊重”的辦學理念。以創辦“老百姓滿意的家門口的好學校”為使命,積極推進首都優質教育資源均衡發展。

眾所周知,海澱區是北京市乃至全國的教育高地。然而,即使在這片土地上,也有一些教育窪地出乎人們的預料。位於海澱南片的原翠微中學和衛國中學就是這樣讓人皺眉的薄弱學校。

不過,2014年以後,一切悄然改變。2017年,這所原本孩子和家長都不情願去上的學校誕生了海澱區中考第一名;到2018年,該校中高考成績明顯向好,整個教育教學質量獲得了全面提升,成為海澱區首批“新優質學校建設工程”項目掛牌校。這堪稱“傳奇”的逆轉是如何發生的?有什麽秘訣嗎?

劉小惠校長說:哪有什麽秘訣,一切都是拚出來的!

沒錯,她的人生就是一場拚出來的教育人生!

//

27年奔跑的歷程

//

2019年1月9日上午跟劉小惠校長見面時得知,她凌晨剛從海澱趕回通州。1月8日上午,在通州校區處理完緊急工作,又立即趕回海澱,參加翠微學校的會議,會後處理完相關事務,再趕回通州。

“兩年時間,我跑了6萬多公里。”劉小惠微笑著說。她每天5點多起床,12點左右休息,把整個身心都投入到人大附中翠微校區和通州校區的發展中。從2017年開始又主持北京學校的籌建工作。

多年來,她一直這樣拚。

1987年,還是首都師范大學地理系大三學生的劉小惠來到人大附中實習,從此與人大附中結下不解之緣。因為實習期間的踏實和能乾,作為一名學生黨員,被人大附中錄用了。這一呆,就是27年。27年寫滿奔跑的故事。

無論是平凡的教師崗位,還是擔任團委書記,劉小惠的工作始終都有聲有色。她是優秀的地理老師,也是學生們熱愛和喜歡的團委書記。也正是這份熱愛和拚勁,她贏得了校領導的認可。

2000年,升任副校長。這一時期,可以說正是人大附中狂飆突進、一馬當先的關鍵期,她在劉彭芝校長的帶領下,經歷了學校多個部門的工作,學習解決學校快速發展中的各種難題。

從2000年開始,劉小惠到國內外的名校進行考察,開闊視野的同時,對於如何開放辦學、如何搞活教育有了切身的體會。

這段時間,也是劉小惠個人的快速成長期。她不僅獲得去英國做訪問學者的機會,還考取了北京理工大學的管理學博士。

“我是一個不願意在家休息的人,我做事一定追求高效率,做到自己滿意。”是的,劉小惠校長就是這樣一位閑不下來的校長,一位對工作永遠追求高效和完美的校長。

為推動國際文化交流,傳播中華文化和藝術,2003年她擔負起人大附中藝術團團長工作,每年春節帶領孩子們到美國巡演交流,這一堅持就是15年,她也因此連續14年沒有跟家人吃上一頓團圓飯。她就是這樣一個無私無畏、奮力拚搏的人。

在劉小惠的成長中,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人大附中聯合學校總校校長、當代著名教育家劉彭芝對她有著重要的影響。長期的耳濡目染,劉彭芝校長“為教育這一大事而來”的博大胸襟,無私無畏的奉獻精神和不懈奮鬥勇於創新的實乾精神,深深地植根於她為人處世和辦學思想的理念中。

//

主動請纓 不辱使命

//

對劉小惠來說,她教育人生的真正轉折點出現在2014年。

2014年,北京市深化基礎教育綜合改革拉開帷幕。市區希望委託人大附中承辦原北京市翠微中學和北京市衛國中學。4月份,海澱教委與人大附中簽署協議,將兩所學校合並,更名為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翠微學校(簡稱人大附中翠微學校)。

當時,有關媒體報導“在人大附中聯合學校總校的旗幟下,還沒有比這兩所學校更薄弱的學校”。地處長安街沿線的翠微中學、衛國中學,由於教育資源匱乏,辦學空間狹小,學校整體辦學水準、教育教學質量一直上不去,優秀教師不斷調離,學生逐年流失。以2013年原翠微中學為例,初三學生流失率竟達53.9%。

承辦之初,翠微中學和衛國兩所學校區骨乾教師,區學科帶頭人加起來不到20人。羊坊店學區有翠微小學、七一小學等5所在海澱區排名前列的優質小學,小學畢業後都紛紛離開本學區,幾乎沒有人願意選擇這兩所家門口的中學。

10多年來,人大附中一直對外進行優質教育資源輸出。人大附中已經派出多名管理骨乾和優秀教師到外校進行優質教育異塵餘生。面臨這一重任,學校一時間很難再派出得力乾將。

這時,劉小惠經過全面考慮,主動請纓了。

她向劉彭芝校長表示,自己願意去試試。她還提出:去翠微、衛國的教師可采取輪流支教的方式。

根據翠微和衛國兩所學校的調研需求,劉小惠校長率領黨辦主任、年級組長到各學科願意支教的優秀教師16人,開始了真真切切的幫扶辦學。

說到這裡,劉小惠校長開始激動起來,她說,她每天都在感動之中,比如,劉蓓副校長將自己本應該在人大附中上初一的女兒帶到了翠微學校就讀。“副校長的孩子也來翠微就讀了”,這給所有家長和老師極大的激勵,在這之前,原衛國和翠微沒有老師願意把孩子放在自己工作的學校,而現在人翠老師都把自己上初中的孩子放在翠微初中校區就讀。

他們發揚人大附中的風格——先抓教師業務水準。從集體備課開始,落實教案,每位老師都認真做課件、聽課、試講,並嚴格業務考核。以前學校4:30之後空空蕩蕩,而現在,即使6:00之後學校也依然熱熱鬧鬧,民樂團、舞蹈團、合唱團、健美操隊、籃球隊、足球隊、舞龍隊的師生們在活動,籃球場、足球場、操場、劇場,學校各個場地都是學生,教學樓也燈火通明。派出的團隊和原校老師凝心聚力,團結拚搏。

一切都在悄悄地改變。

2017年,人大附中翠微學校交出了這樣一份答卷:培養出了海澱區中考第一名,中考錄取分數也由2013年的458分,提升到519分;文理科高考一本錄取率均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

劉小惠團隊特別重視學校班主任工作,她說班主任就像糖葫蘆的串兒,聯繫了學校、老師、家長和學生。“她就是我們學生直接的引路人,我們將各項政策向班主任傾斜,現在我們的班主任都非常優秀。”

劉小惠說,確定“小校園,大課堂”的發展策略讓學校有了很好的定位,學校師生開足馬力,迎來學校快速全面發展。以前翠微中學高考一本線學生數量為個位數,而現在,每一屆都超過100人。

幾年來,劉小惠無私忘我,把所有的榮譽給了學校集體,把所有獎勵都給了學校的老師們。“我感謝和我一起從人大附中派出支教的老師,感謝學校和我們一起努力的老師們,沒有他們的付出,就沒有人翠的今天。”

青年教師人才培養以及他們的工作生活,也是劉小惠校長非常重視的。最近爭取了四年的為華大廈,正式購回,她和學校班子成員商議後,決定將其中部分房間拿出來做青年教師公寓,改善教師生活條件。“這些優秀高校畢業的年輕人,發展非常快,書教得可好了,他們是學校的寶貝。我們要讓他們生活得有尊嚴、有幸福感。留住人才,學校才有發展的保證。”

//

轉戰通州 再迎挑戰

//

在人翠取得快速發展的同時,新的任務又來了。隨著通州區作為北京城市副中心定位的確立,辦與之相匹配的教育,迫在眉睫。

2016年,區教委將通州三中交給人大附中,更名為人大附中通州校區,校長為劉小惠。這樣,她同時擔任通州和海澱兩個校區的校長。

經過調研,劉小惠發現,通州的教育發展大有希望。“這裡的學生很好,他們像一張白紙,單純而好學。”

兩年多,通州校區已經引進了近百名優秀教師,“我們特別珍惜他們,重視他們的成長”。每個周一下午,學校都會組織人大附中聯合總校集團內的優秀教師給新任教師授課、培訓,跟他們談理想,談教學、談班級管理。雖然只有兩年多時間,學校卻已發生顯著變化,在通州也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隨著市委市政府搬遷工作的逐步推進,為更好地滿足教育需求,北京學校在此基礎上誕生了,劉小惠校長又被任命為北京學校校長,這將是一所12年一貫製學校。預計2019年9月招收新生,目前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當中。劉小惠坦言壓力很大,但是有社會各界那麽多的支持,她堅信學校的未來一定值得期待。

從一所學校到兩所學校,從兩所學校到三所學校,劉小惠校長的擔子越來越重,沒有拚的精神,沒有拚的實乾,就沒有快速發展。

記者手記:純淨的教育情懷

如果當初留在附中工作,輕車熟路,可能工作壓力沒有那麽大。她說,現在覺得自己的教育情懷更為純淨,也更有一種使命感了。

劉小惠說,現在老百姓都希望能“上好學”,這個“好”指的是什麽?“我認為是讓孩子有一顆積極向上而善良的心,有一個充滿智慧而活躍的頭腦,擁有純潔美好而高尚的靈魂。”

劉小惠所有的“拚”,都是為了給市民提供優質的教育,培養優秀的人。

她常常是最晚離開校園的那一位,她也會彎腰撿起校園路上的紙屑並丟進垃圾桶,她總是想盡一切辦法為老師們解決難題,她永遠給人溫暖和力量。

在她的帶領下,人大附中翠微學校被評為海澱區新優質校建設工程項目校,人大附中通州校區成為孩子們想上的學校,而即將揭開面紗的北京學校,更是讓人們滿懷憧憬。

劉小惠說,她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正是因為改革開放,基礎教育界才會有不斷的創新,也才有了她走出人大附中本部,去接受一個個挑戰的機會。

教育的大情懷、大格局就是蘊含在這樣一個個的挑戰中,教育事業的大發展大成就也孕育在一次次的拚搏中。

轉載 | 海教思維公號 來源 | 現代教育報

責編丨劉 鈺 主編丨雷 玲

作者 |鮑丹禾(《現代教育報》記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