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探秘北滘鎮:藏著2家世界500強,有人靠打工身家數十億

文 韓忠強

編輯 王思遠

距北京2000公里的北滘,是個神奇的小鎮。

小鎮上,有人在1980年代剛剛三十歲就實現了“財務自由”,也有人靠打工打出了幾十億的身家;在這裡,矗立著美的、碧桂園兩個世界500強的總部,與高聳現代的企業大廈相比,這裡鎮政府的三層小樓低調異常;這裡的企業家從來不談論“豬與風口”的故事,也不熱衷於燈光舞台上的“布道”。

小鎮上的飯館裡,有辛苦工作一天的母親,陪娃吃上一碟5元的腸粉和一小盤鳳爪;街道上也有一閃而過的特斯拉,和一輛輛再普通不過的電動自行車。現代與過往交織著。

北滘鎮“改革開放”的路,與幾個人密切先關,走了也不止40年。

不像幹部的幹部

1968年的一天,小鎮上“早請示、晚匯報”,“唱忠字歌、舉忠字牌、跳忠字舞”的活動正在高潮。鎮上當幹部的何享健對此並不感冒,因為他正在為鄉親找一份一天6毛錢的工作而發愁。

靠天不行,那只有靠自己了。

他找來了23位鄉親,集資5000元創辦了一個還不能稱之為工廠的工廠——北滘街辦塑料生產組。

於是,何享健在街道幹部之外又有了生產組長的身份。

何享健這個組長帶領鄉親們在竹木瀝青紙搭建的區區20平方米的廠房裡,開始生產塑料瓶蓋、玻璃瓶蓋、皮球等小物件兒。

什麽賺錢就幹什麽,只要力所能及。就這樣,隨著生產小組的擴大,在1970年代又生產起了五金製品、汽車配件等。

雖然生產小組規模在擴大,但是那時北滘鎮所在的順德的社隊企業,仍然被極左的思想束縛著。當時順德的弼教村由於又種花又辦工廠,被勒令停辦,並把這種行為編成了脫口說進行批評:“村前百花香,村中機器響,為了錢錢錢,忘記大方向,如果不改變,弼教定遭殃。”

何享健帶領的“資本主義尾巴”,並未被割掉,反而在1978年乘上了中國改革開放的之風,越長越大。1980年,早已改名為“順德縣北滘公社汽車配件廠”的生產小組,開始生產風扇,並在1981年注冊“美的”商標。

為了推銷美的牌風扇,何享健曾“把僅有的一點路費藏到鞋底,扛著電風扇就登上北上的火車。為了省錢,晚上就睡在車站,早上餓了吃點白糖。”就這樣,在何享健這個風扇推銷員的努力下,美的熬了過來,並再度迎來改革的春天。

1984年1月,鄧小平乘坐火車來到順德,鼓勵順德“要按自身的生產特點,因地製宜布局。”

在鄧小平的鼓勵下,順德興起了一批鄉鎮企業,而何享健在原有風扇廠的基礎上,再進一步,正式成立順德縣美的家用電器公司,並進入冷氣機領域。

1988年,何享健帶領美的實現工業總產值、銷售收入均首次突破1億元人民幣,出口創匯首次超過1千萬美元。

1993年,美的電器上市時,51歲的何享健擔任著順德市政協常委職位。但何享健最愛的還是企業家這條路,他曾對媒體表示,他的人生目標是“一生就辦一個企業”,“我的定位不是當官。搞企業不可一心二用。”

廣東的企業家似乎更加專注,華為的任正非極少接受媒體採訪,也婉拒了政府給予的諸多榮譽。何享健在1977年被短暫提拔為北滘公社工交辦副主任,之後,他先後婉拒了上級提出的做北滘鎮長官以及後來廣東省工商聯長官的職位。

如今,美的位列世界500強,2017年營收2400多億元。雖然不熱衷成為政治人物或明星企業家,但何享健在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還是以“鄉鎮企業改組上市的先行者”被授予“改革先鋒”稱號。

不像農民的農民

1978年,24歲的楊國強,仍在廣東順德北滘鎮的農田裡辛勤勞作。

那一年,中國80%以上的人在農村,吃飽飯是大部分人的願望。

那時的北滘鎮也還是一個靠種植水稻、甘蔗,以及養魚為主的農業鎮,每年上繳的糧食佔到順德全縣的三分之一。

雖然拿到了高中文憑,但受“文革”影響,楊國強不得不在順德北滘鎮過著“日日是這樣,年年是這樣”的日子。

沒想到,令楊國強感到難受的日子很快有了轉機。

地處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順德北滘鎮的改革步伐早於全國其他地區。經當時生產隊長允許,楊國強以自由人身份承包了一畝耕地,一年上交300元錢。剩餘時間可以自由支配。楊國強因此成了中國第一代洗腳上田的農民工。

利用農業閑暇時間,楊國強開始和泥瓦匠的哥哥學習建房子。他哥哥曾告訴他,把建築做到最棒就好了,不然什麽都不是最棒的。

於是,楊國強練就了建築的絕活,壘磚、畫圖、預算、採購,樣樣能行,20歲的時候便當上了包工頭。

到1984年,碧桂園的前身——順德縣北滘區建築施工隊成立之前的時候,剛剛而立之年的楊國強已經通過建築包工實現了“財務自由”。

“1984年,政府讓我組建一個建築企業,隻給了我一枚公章,所有東西都要從頭開始。”

北滘建築施工隊建立之初,作為隊長,楊國強的基本工資為75元,糧物補貼為7元,共82元。

楊國強的工作得到了上級長官的肯定。1986年2月,順德縣北滘實業開發公司負責人這樣評價楊國強1985年的工作:“對工作積極,肯乾,責任心較強,在擔任隊長期間,熟悉業務,善於管理,在八五年建築隊產生了可喜的經濟效益。”

1990年建築施工隊發展成為北滘建築有限公司,而楊國強也成為公司的經理。

但是“碧桂園”這一名稱的出現還在兩年之後。1991年,順德縣北滘鎮經濟發展總公司聯合其它兩家公司合作注冊“三和物業發展有限公司”,開發“碧桂開發區”地塊,後來,這裡的住宅被命名為“碧桂園”。

而楊國強對於這片物業的持有還要歸功於楊國強及其四位合夥人對北滘建築公司和三和物業的股權收購。

1991年年底,北滘鎮著手對北滘建築公司等鄉鎮企業進行“企業股份製改造”。

正是在這一機遇下,楊國強聯合四位合夥人,以3395.0686萬元的價格,買下了北滘建築公司,使其成為民營企業。

後來由於“碧桂園”地塊兒房屋銷售並不理想,三和物業的其他兩大股東有意賣出股權,楊國強及其合夥人得以以8000萬元買下了三和物業的全部股權。

至此,楊國強的碧桂園正式浮出水面。

與何享健的美的到2001年才完成民營的身份不同,楊國強的碧桂園從1994年開始,就已無股權改革之憂。

在此後長達20多年裡,碧桂園一路飛奔,2007在香港上市,並終於在2017年將其合約銷售額推高至5508億元,排名世界第一,成功躋身世界500強。

傳奇“禪讓”

沒有一點魄力,美的不一定是今天的美的。

1992年7月,一位擁有明朗笑容和烏黑短發的青年,花5元車票,從廣東一路來到北滘鎮。

也許連他自己也想不到,他這個在上海讀歷史專業的安徽人,竟然在一個南方小鎮的製造企業一乾就是20多年,更讓人意外的是還從創始人何享健手裡接過了美的的最高權杖。

初到北滘鎮的日子並不輕鬆,語言即是一大難關。

在順德,當地人說一種比較特殊的白話,這種白話跟廣州、香港說的白話不是一種,是順德自己的廣東話,所以叫做“德語”。

在這樣德語的環境裡,方洪波曾說,去菜市場,當地人看他的樣子、聽他說話就跟看耍猴的一樣。好在,他內刊編輯工作崗位更多與文字打交道。這樣,一邊學習“德語”,一邊適應著新的工作。

三年後,一次對公司的不同見解的表達,讓何享健注意到了這個28歲的年輕人。之後,方洪波便成了廣告科的經理。

1995年,方洪波說服何享健投入大筆資金請鞏俐代言,“美的生活,美的享受”,人生之路開始不同。

1997年,在何享健的支持下,方洪波走馬上任銷售總經理,大膽裁撤掉了美的原有90%的順德本地代理商,並招聘全國各地的新人組建了一隻全新的代理商。當時有董事說,方洪波這個外地人把本地人全乾掉了。

但是,正因為全國各區域市場的銷售經理95%是順德本地人,已難適應美的的發展,有了方洪波的改革才讓美的撐過了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

2012年,方洪波接過了美的的最高權杖,成為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兼總裁,並成為何氏家族以外最大的個人股東。2018年第三季度,方洪波仍持有美的2.06%的股份,位列第四大股東,市值達50多億人民幣。

目前,何享健雖為美的集團第一大股東,其兒子何劍鋒也仍為美的集團董事,但父子二人並不參與美的決策與治理,充分放權給方洪波為首的經理人團隊。

對於華人企業的這次“禪讓”,何享健曾表示:“以我現在這個能力、精力、學歷、知識等,是沒辦法適應社會的發展,適應美的下一步的發展的。現在這個社會天天在變,慢一點都不行,所以這一次退出來,可以講是負責任的行為。”

北滘的為官為商之道

何享健對美的負責,把權杖交給了“外人”方洪波。但,不是每個來北滘鎮打工的人都像方洪波那樣幸運,也不是每個來北滘鎮的人都能像方洪波那樣走向一家世界500強公司的頂點。更多的人就是普普通通的打工者。

經濟寒冬大背景下,一些昔日風光無限的互聯網公司的裁員傳聞不斷。但是,當市界來到北滘鎮惠而浦的公司時,拉貨的大貨車不時駛進駛出,並且招工的廣告就在工廠大門一側。招聘人員對市界表示:“招的都是長期工”。

北滘支柱產業主要包括家電、金屬材料以及機械設備製造等,因為美的的原因,家電的規模優勢在這裡更為明顯。這裡也聚集了精藝、惠而浦、蜆華、浦項、錫山等一大批中外知名的企業。

距離惠而浦工廠大概百米之外,北滘鎮經濟和科技促進局、北滘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正同在一個院中比鄰而居。和附近居民樓比起來,企業服務中心和社保中心顯得並無太多存在感。

經濟發達的北滘鎮正在努力接納來北滘鎮工作的人,多年之後,我們也許會看到另一個方洪波的誕生。

在城鎮化不斷擴展、人員流動變大的今天,國內“家族、宗族”的觀念已不再像之前那樣強烈。但在北滘鎮,這種觀念仍鮮明濃烈。

當市界來到北滘古村碧江的峭岩蘇公祠內,歡迎“各地蘇氏宗親”光臨的橫幅仍在,同時祠內張貼著各地蘇氏宗親的捐款情況。

北滘鎮的發展過程中,宗族人員之間的關係曾為產業上下遊的擴展提供便利,但如何平衡宗族的作用仍是正在進行中的過程。

而古城碧江職方第牌坊門額所刻的八個字——“視履考祥、退讓明禮”,其實已為北滘人做人做事提供了勸誡。

職方第為清代嘉道年間兵部職方司,碧江人蘇丕文所修建。視履考祥語出《易經》,喻為審視經歷過的,並推究預兆。200年前的為官做人之道如今正成為北滘鎮為商為官之道。

對於一個北滘鎮緣何會出現兩家本土世界500強,佛山商道研究院首席研究員龍建剛曾講了一個故事。

十多年前,當時碧桂園、美的銷售剛剛突破千億的時候,做了一個民主測評,很多董事高管建議總部搬到廣州去,因為很多總部開始搬到廣州了。

為此,順德黨政班子和美的約10個人,專門去了美國相對落後的阿肯色州,阿肯色州有一個小鎮,沃爾瑪的總部就在那邊,一行人花一個星期來考察為什麽沃爾瑪在全世界做的這麽大,沒有搬離阿肯色州的一個小鎮。回來以後就確定北滘整個工作重心,服務大企業,服務企業的國際化,打造魅力小城。

退讓明禮同時也道出了北滘鎮企業家謙和內斂、低調做事的風格。

說道低調,何享健的名聲在外。據《南方日報》2012年的一篇報導,網上還曾流傳著一個難以考證的傳說:順德某影視公司給本地一電視台製作一個主講企業的專題節目,常常需要專訪順德本地企業家,據說編導在節目開播的時候就通過電視台約訪何享健,得到回復說何總為人低調,從來不上電視,於是失敗。若乾期之後,編導又計劃約訪順德慈善會會長,回復曰:會長為人低調,不願意上電視。編導怒道:又是低調!你還能低調過何享健嗎!答曰:我們會長就是何享健。

視履考祥,退讓明禮下,北滘鎮已走過40多年的改革。未來,這個神奇的小鎮又會講出哪些神奇的故事?

想探索更多好玩資本故事,也可關注公眾號市界(ID:ishijie2018)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