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小兒覺多,老人尿多?才到中年就頻繁起夜,是因為腎虛嗎?

俗話說:「小兒覺多,老人尿多。」但,如今頻繁起夜已經不僅僅是老年人獨有的癥狀了,很多中年少年少女也開始感嘆,「遙想當年從不起夜,現在半夜卻總想上廁所,感覺自己陷入了中年危機。」

你知道嗎,夜尿增多不僅讓人白天頭昏腦脹,精神萎靡,易誘發其他疾病,還有可能增加死亡風險。據新華網消息,美國一項研究顯示,夜尿症會增加成年人死亡風險,年輕患者的死亡率要比沒有夜尿症的同齡人高一倍。

成年人的世界真的沒有一樣是簡單的,睡個安穩覺也成了奢侈,睡不好可能還會早死,那麼到底什麼是夜尿症,導致夜尿症的原因是不是我們通常認為的腎虛?

如何界定夜尿症?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泌尿科副主任醫師冷靜教授指出,夜尿症是一種生理疾病,指夜間不自主的頻繁排尿。國內現在基本上以每晚排尿≥2次作為夜尿症的判斷標準?

很多人認為,夜尿增多是身體衰老的自然現象,但冷靜教授提醒,夜尿症其實不是一個小問題,它往往預示著患者潛在的健康問題,如糖尿病、焦慮症等。夜尿症的危害首先體現在它會影響患者的睡眠,導致患者白天的精神較差,降低其生活質量。其次很多罹患夜尿症的老年人年紀偏大,夜間起尿會增加其跌倒和骨折的發生風險。

據新華網消息,美國麻省新英格蘭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分析了近1.6萬名年齡在20歲以上成年人的醫療數據。研究發現,男性和女性夜尿症患者的死亡率分別要比正常人高15.5%和21%。

此外,夜尿症與死亡率的關係對不同年齡段的人來說也有區別,年輕患者的死亡率要比沒有夜尿症的同齡人高一倍,年老患者的死亡率要比沒有夜尿症的同齡人高20%至30%。

「對老年人來說,夜尿頻繁更容易導致摔倒和骨折,這可能與死亡率提高有關;對年輕人來說,夜尿頻繁可能是身體罹患某種慢性疾病的徵兆。」

冷靜教授說,「高齡?高體重指數?吸煙?高血壓病和糖尿病是夜尿症的重要影響因素?夜尿次數過多,尤其是夜間入睡後至第1次排尿前的睡眠時間過短對生活質量有明顯影響?」

夜尿多一定是腎臟出問題了?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泌尿外科李佳怡醫生指出,夜尿多的原因很多,不僅僅是我們常常認為的腎虛,或者男性的攝護腺問題。治療疾病首先需要準確地診斷疾病,才好對症治療。

夜尿多可能是由於膀胱功能容量減少——主要是由於攝護腺疾病、膀胱炎。膀胱容量減少導致單次尿量減少,在夜間總尿量不變的情況下,排尿次數便會相應增加。

也可能是由於晝夜排尿規律改變,夜間多尿——患者白天排尿的總量不變,但夜間尿量超過了全天尿量的三分之一。這是最常見的老年夜尿症發病原因。

還有可能是全天的總尿量增加,導致多尿症,比如飲水飲酒過多,糖尿病,或者某些藥物都會引起。

有些可能是由於抗利尿激素分泌節律紊亂,或者晚上喝粥吃湯麵吃西瓜……造成白天尿不多、偏偏夜裡多。

還有就是很多年輕人因為疲勞、久坐、生活不規律、焦慮抑鬱造成的植物神經紊亂,進而造成了膀胱功能紊亂和睡眠紊亂,夜尿就開始多了起來。

大部分夜尿增多,跟腎臟的關係並不大,需要專業醫生準確判斷和辨別。夜尿症的診斷需要患者完成排尿日記的記錄。排尿日記一般記錄的是患者一天的飲水量、排尿次數和排尿時間,以便於醫生統計患者的排尿量和排尿規律,從而幫助發現患者的夜尿症具體病因。

對因對症治療

冷靜教授指出,夜尿症的治療一般分為三個主要的方式:

首先,有些患者因某些內科疾病造成了夜尿症的產生,需要首先治療相應的疾病,如糖尿病等,再考慮對症治療夜尿症。

其次,患者需要改變飲水模式:中國人的飲食習慣偏好於晚上喝粥和湯,這樣容易造成夜間水分攝入過多。因此在治療夜尿症期間,晚上最好是避免喝湯飲粥,在源頭上控制夜間水分的攝入,有助於減少夜尿尿液的產生。

最後,由於抗利尿激素缺乏所引起的夜尿問題,可以通過藥物補充來規範治療。

對於改變生活方式的改善,李佳怡醫生給出了一些小貼士:

①限制飲水,夜晚限制液體攝入,特別是酒精或咖啡;

②提高睡眠質量;

③注意夜間保暖,增加皮膚血供,減少尿液產生;

④適度運動、抬高下肢,以減少水瀦留;

⑤OAB(膀胱過度活動症)患者的膀胱功能訓練,延遲排尿等;

⑥盆底功能鍛煉,增強盆底肌收縮力;

⑦睡前排尿,睡前儘可能排空尿液、減少殘餘尿量。

夜尿症是那麼常見,卻經常被忽視。其核心的危害是影響睡眠質量,進而影響生活質量。

冷靜教授指出,在歐美,夜尿症被列為睡眠疾病的一種類型,得到了大眾的廣泛關注,在我國,夜尿症亟待引起大眾及醫務界的關注。患者有類似癥狀不要拖,要儘快就醫,規範診療,儘早獲益,成人患者可以去泌尿科,接受正規治療和檢查,只要理性認識並且採取科學的治療,夜尿症是完全可以被治癒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