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李詠去世啟示:AI 抗癌離我們還有多遠?

「假如你的生命只剩下一天,各位你們會做什麼,我會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靜靜地待著,我不會有道歉,也不會有離別,更不會抱怨。謝謝你們,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李詠

昨天,小黑被這樣一條讓人震驚和惋惜的消息刷屏。李詠妻子哈文在微博發文:「在美國,經過17個月的抗癌治療,2018年10月25日凌晨5點20分,永失我愛……」,宣布丈夫李詠去世。

李詠的去世很突然,在小黑心中,李詠主持的《非常6+1》和《幸運52》彷彿還是昨天的事。作為主持人,在從業20年的時間裡,李詠一直以幽默詼諧的主持風格深受觀眾喜愛,如今猝然長逝,著實可惜!願李詠老師一路走好,天堂無病痛!

昆德拉在《生命不可承受之輕》裡寫道:生活時常會讓我們感到艱辛,並會讓我們無數次目睹生命在各種重壓下的扭曲與變形。

最近,小黑經常聽聞周圍熟悉的公眾人物甚至親戚朋友,因患癌症突然地與世長辭。半個月前,微軟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因癌症併發症去世,享年56歲;一個月前,相聲表演藝術家師勝傑和著名歌手臧天朔同一天因肝癌去世,師勝傑享年66歲,臧天朔享年54歲。

我們不得不來到這個世界,然後不得不被迫去接受死亡。有時候,我們總覺得死亡離我們很遠,但有時卻發現,死亡離我們很近。

在文藝界,還有姚貝娜、傅彪、羅京、陳逸飛、路遙、羅文、沈殿霞等,都是因為癌症不幸離世。這些一行行的盤點,好像用血一樣的文字書寫著癌症的可怕。

播放GIF

談到癌症,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往往是「絕症」、「死亡」等詞,這是因為癌症是不治之症,對生命直接造成不可逆轉的威脅。但是很多人並不清楚,癌症的發病都有一個過程,通常幾年,甚至幾十年。它不像感染性疾病那麼來得突然。

播放GIF

可能因為很多人死於癌症,所以人們都覺得它是一個不可挽回的絕症,因此也就有了懼怕心理。事實上,癌症是可以提前預防的。癌症作為一個被突然發現的慢性病,本質上是「免疫力下降+體細胞突變」的結果,而不單純是因為腫瘤細胞突變。如果沒有免疫系統的過度消耗,癌症是可以預防的,可以治癒的,至少是可以被控制的。

目前,預防癌症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早期篩查,若是能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很多癌症病人都能得到根治。眾所周知,太晚診斷癌症是導致死亡的最大原因。而AI 技術可以快速分析大量數據,其準確性高於人類。這不僅為醫學研究開闢了新的領域,而且為防治疾病增添了新的武器。

《工作細胞》中的癌細胞形象

現在已知的癌症類型有100多種,每一種類型的治療方法都有著巨大的不同,這也給腫瘤專家們早期診斷帶來了困難。不過AI 浪潮到來後,其不知疲倦、不受干擾的深度學習、大數據處理、超強運算等能力,將直接應對癌症治療極高的複雜度、極快的更新速度,為癌症診療帶來了新的解決方案。

播放GIF

不久前,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宣布,該中心將開發運用AI 系統,以癌症中心積累的患者基因組(所有遺傳資訊)以及血液檢查等龐大資訊為基礎建立資料庫,並與醫學論文等的研究成果相對照,將AI 運用在診斷以及治療中。

播放GIF

同時,谷歌DeepMind 團隊也在研究如何利用AI 更好地將放射療法應用到癌症治療中。現在的醫生只能通過自身經驗設定輻射量。DeepMind 正在跟倫敦大學學院醫院合力開發一套能夠將這一過程自動化的AI 系統。未來,新系統能幫助醫生縮短切割時間。

總之,AI 進軍醫學界,將創造一場革命,將給每一個癌症患者帶來極大的福音。而隨著AI技術在醫療行業的落地,越來越多的癌症患者會從中受益。

? end ?

圖片 | 網路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我的極刻(MyGeekTimes)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