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上醫治未病:腫瘤的早早篩

上醫治未病

基因太空

2018.07.27(星期五)

全球癌症負擔目前正在以驚人的速度不斷加重,平均每8個死亡病例中就有1人死於癌症,僅依靠治療無法有效遏製癌症危機的蔓延。

根據最新調查數據,我國腫瘤患者5年生存率僅為36.9%,其中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別為29.3%和47.3%。相比而言,美國腫瘤5年生存率已經達到66%。造成這一顯著性差距原因比較複雜,其中早期篩查和診斷是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美國乳腺癌在Ⅰ期階段診斷概率已經超過80%,而我國在Ⅰ期階段診斷概率不到20%;美國乳腺癌早期患者治癒率已達98%,5年整體存活率為89%,但是我國乳腺癌5年生存率仍不到60%。

又如,攝護腺癌倖存患者接近280萬,美國攝護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接近100%;而我國5年生存率僅為30%,差距顯著,主要原因是我國早中期能診斷的患者數量僅為30%。根據國內某醫院調查數據顯示,早期和中期患者治癒率分別可達到71.7%和54.1%,而晚期患者中這一數據僅為17.2%。

所謂上醫治未病,預防才是疾病防控最有效的手段,腫瘤防控亦如此。腫瘤的早早篩能為惡性腫瘤早發現、早治療、早康復贏得寶貴時間。

惡性腫瘤有上百種,中國高發的前10種癌症佔全部惡性腫瘤發病率的76%以上,包括肺癌、乳腺癌、胃癌、結直腸癌、肝癌、食管癌、膀胱癌、淋巴瘤、子宮頸癌和甲狀腺癌等。目前市場針對這些高發癌症均有早篩和早診手段。

對高危人群進行腫瘤的早早篩,有助於避免其發展為中晚期癌症,相當於可以避免75%以上的癌症死亡發生。不同癌症的高危人群定義不盡相同,年齡、生活居住環境、生活方式、遺傳及飲食習慣等都是重要的影響因素。

基於血液的新型腫瘤早早篩技術,主要是通過外周血中的循環腫瘤DNA實現,主要分析技術包括高靈敏度的數字PCR技術與高通量測序技術等。循環腫瘤DNA檢測也開始用於早期腫瘤的篩查。

例如,最新的CAPP-seq技術能達到50%早期腫瘤檢出率,雖然並不十分理想,但已經顯示出很好的應用潛力,有望較常規影像學方法更早發現腫瘤。有研究表明,通過ctDNA高通量測序,76%非小細胞肺癌的早期患者ctDNA中可以檢測到EGFR、KRAS、PIK3CA和TP53等基因的突變。

在胃癌患者的研究發現,MYC與HER2等基因突變劑量在腫瘤患者和健康個體ctDNA中存在差別。在另外一項胰腺癌患者研究中,研究通過數字化PCR技術和高通量測序,檢測到90%的患者其ctDNA中都含有KARS基因突變。

研究也表明結直腸癌患者中ALU重複對比正常人更高。除了基因突變外,在ctDNA中甲基化也是一種重要的分子標記,可以用於腫瘤早期的檢測。例如,在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和正常個體ctDNA比較時,發現BRMS1基因啟動子區域甲基化存在顯著差異,在群體中的比例分別為47.9%和0%。

而在結直腸癌患者中,SEPT9基因啟動子區域甲基化標記可以用於無創性的腫瘤早期篩查,特異性和靈敏性分別可達到93%和72%。

所以,藉助新一代的腫瘤早早篩可以通過外周血循環腫瘤DNA中直接檢測腫瘤的基因突變,達到較高的檢測靈敏度。這種核酸檢測,相比其他蛋白類型的腫瘤標誌物更加準確,同時能大大提前檢測的時間。

更多行業資訊及頭腦風暴,請在公眾號內回復「1」獲取基因太空交流群入群方式(添加後台奇奇助手,審核成功後會第一時間拉您入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