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教師節快樂:名家筆下的老師

親愛的老師

節日快樂

今天是我國第34個教師節,值此,小編分享幾位名家寫的關於老師的文章,獻給天下所有的老師。師恩難忘,祝您節日快樂!

我的一位國文老師

(節選)

文/ 梁實秋

我在十歲的時候,遇見一位國文先生,他給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記他。 先生姓徐,名錦澄,我們給他上的綽號是“徐老虎”,因為他凶。他的相貌很古怪,他的腦袋的輪廓是有棱有角的,很容易成為漫畫的對象。頭很尖,禿禿的,亮亮的,臉形卻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齋志異》繪圖中的夜叉的模樣。他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過分地集中在臉上很小的一塊區域裡。他戴一副墨晶眼鏡,銀絲小鏡框,這兩塊黑色便成了他臉上最顯著的特徵。我常給他畫漫畫,勾一個輪廓,中間點上兩塊橢圓形的黑塊,便惟妙惟肖。他的身材高大,但是兩肩總是聳得高高,鼻尖有一些紅,像酒糟的,鼻孔裡常藏著兩桶清水鼻涕,不時地吸溜著,說一兩句話就要用力地吸溜一聲,有板有眼有節奏,也有時忘了吸溜,走了板眼,上唇上便亮晶晶地吊出兩根玉箸。他常穿的是一件灰布長袍,好像是在給誰穿孝。袍子在整潔的階段時我沒有趕得上看見,餘生也晚,我看見那袍子的時候即已油漬斑斑。他經常是仰著頭,邁著八字步,兩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兒似的。我很難得看見他笑,如果笑起來,是獰笑,樣子更凶。

我的學校是很特殊的。上午的課全是用英語講授,下午的課全是國語講授。上午的課很嚴,三日一問,五日一考,不用功便被淘汰,下午的課稀松,成績與畢業無關。所以每天下午上國文之類的課程,學生們便不踴躍,課堂上常是稀稀拉拉的不大上座,但教員用拿毛筆的姿勢舉著鉛筆點名的時候,學生卻個個都到了,因為一個學生不只答一聲到。真到了的學生,一部分是從事午睡,微發鼾聲,一部分看小說如《官場現形記》、《玉梨魂》之類,一部分寫“父母親大人膝下”式的家書,一部分乾脆瞪著大眼發呆,神遊八表。有時候逗先生開玩笑。國文先生呢,大部分都是年高有德的,不是榜眼,就是探花,再不就是舉人。他們授課不過是奉行公事,樂得敷敷衍衍。在這種糟糕的情形之下,徐老先生之所以凶,老是繃著臉,老是開口就罵人,我想大概是由於正當防衛吧。

有一天,先生大概是多喝了兩盅,搖搖擺擺地進了課堂。這一堂是作文,他老先生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寫了兩個字,題目尚未寫完,當然照例要吸溜一下鼻涕,就在這吸溜之際,一位性急的同學發問了:“這題目怎樣講呀?”老先生轉過身來,冷笑兩聲,勃然大怒:“題目還沒有寫完,寫完了當然還要講,沒寫完你為什麽就要問???”滔滔不絕地吼叫起來,大家都為之愕然。這時候我可按捺不住了。我一向是個上午搗亂下午安分的學生,我覺得現在受了無理的侮辱,我便挺身分辯了幾句。這一下我可惹了禍,老先生把他的怒火都潑在我的頭上了。他在講台上來回地踱著,吸溜一下鼻涕,罵我一句,足足罵了我一個鐘頭,其中警句甚多,我至今還記得這樣的一句:

×××?你是什麽東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 這一句頗為同學們所傳誦。誰和我有點爭論遇到糾纏不清的時候,都會引用這一句“你是什麽東西?我把你一眼望到底?”當時我看形勢不妙,也就沒有再多說,讓下課鈴結束了先生的怒罵。

但是從這一次起,徐先生算是認識我了。酒醒之後,他給我批改作文特別詳盡。批改之不足,還特別地當面加以解釋,我這一個“一眼望到底”的學生,居然成了一個受益最多的學生了。徐先生自己選輯教材,有古文,有白話,油印分發給大家。《林琴南致蔡了民書》是他講得最為眉飛色舞的一篇。此外如吳敬恆的《上下古今談》,梁啟超的《歐遊心影錄》,以及張東蓀的時事新報社論,他也選了不少。這樣新舊兼收的教材,在當時還是很難得的開通的榜樣。我對於國文的興趣因此而提高了不少。徐先生講國文之前,先要介紹作者,而且介紹得很親切,例如他講張東蓀的文字時,便說:“張東蓀這個人,我倒和他一桌上吃過飯??”這樣的話是相當地可以使學生們吃驚的,吃驚的是,我們的國文先生也許不是一個平凡的人吧,否則怎能和張東蓀一桌上吃過飯?

徐先生介紹完作者之後,朗誦全文一遍。這一遍朗誦很有意思。他打著江北的官腔,咬牙切齒地大聲讀一遍,不論是古文或白話,一字不苟地吟詠一番,好像是演員在背台詞,他把文字裡蘊藏著的意義好像都宣泄出來了。他念得有腔有調,有板有眼,有情感,有氣勢,有抑揚頓挫,我們聽了之後,好像已經理會到原文意義的一半了。好文章擲地作金石聲,那也許是過分誇張,但必須可以琅琅上口,那卻是真的。

我的老師

(節選)

文/冰心

算術補習完畢,一切難題,迎刃而解,代數同幾何,我全是不費工夫地做著;我成了同學們崇拜的中心,有什麽難題,他們都來請教我。因著T女士的關係,我對於算學真是心神貫注,竟有幾個困難的習題,是在夜中苦想,夢裡做出來的。我補完數學以後,母親覺得對於T女士應有一點表示,她自己跑到福隆公司,買了一件很貴重的衣料,叫我送去。T女士卻把禮物退了回來,她對我母親說:“我不是常替學生補習的,我不能要報酬。我因為覺得令郎別樣功課都很好,只有數學差些,退一班未免太委屈他。他這樣的趕,沒有趕出毛病來,我已經是很高興的了。”母親不敢勉強她,只得作罷。有一天我在東安市場,碰見T女士也在那裡買東西。看見攤上掛著的挖空的紅蘿卜裡面種著新麥秧,她不住地誇讚那東西的巧雅,顏色的鮮明,可是因為手裡東西太多,不能再拿,割愛了。等她走後,我不曾還價,趕緊買了一隻蘿卜,挑在手裡回家。第二天一早又挑著那隻紅蘿卜,按著狂跳的心,到她辦公室去叩門。她正預備上課,開門看見我和我的禮物,不覺嫣然地笑了,立刻接了過去,掛在燈上,一面說:“謝謝你,你真是細心。”我紅著臉出來,三步兩跳跑到教室裡,嘴角不自覺地唱著歌,那一整天我頗覺得有些飄飄然之感。

因為補習算術,我和她面對坐的時候很多,我做著算題,她也低頭改卷子。在我抬頭凝思的時候,往往注意到她的如雲的頭髮,雪白的脖子,很長的低垂的睫毛和穿在她身上勻稱大方的灰布衫、青裙子,心裡漸漸生了說不出的敬慕和愛戀。在我偷看她的時候,有時她的眼光正和我的相接,出神地露著潤白的牙齒向我一笑,我就要紅起臉,低下頭,心裡亂半天,又喜歡,又難過,自己莫名其妙。

金嶽霖先生

(節選)

文/汪曾祺

金先生的樣子有點怪。他常年戴著一頂呢帽,進教室也不脫下。每一學年開始,給新的一班學生上課,他的第一句話總是:“我的眼睛有毛病,不能摘帽子,並不是對你們不尊重,請原諒。”他的眼睛有什麽病,我不知道,只知道怕陽光。因此他的呢帽的前簷壓得比較低,腦袋總是微微地仰著。他後來配了一副眼鏡,這副眼鏡一隻的鏡片是白的,一只是黑的。這就更怪了。後來在美國講學期間把眼睛治好了。眼睛好一些了,眼鏡也換了,但那微微仰著腦袋的姿態一直還沒有改變。他身材相當高大,經常穿一件煙草黃色的麂皮夾克,天冷了就在裡面圍一條很長的駝色的羊絨圍巾。除了體育教員,教授裡穿夾克的,好像只有金先生一個人。他的眼神即使是到美國治了後也還是不大好,走起路來有點深一腳淺一腳。他就這樣穿著黃夾克,微仰著腦袋,深一腳淺一腳地在聯大新校捨的一條土路上走著。

金先生教邏輯。邏輯是西南聯大規定文學院一年級學生的必修課,班上學生很多,上課在大教室,坐得滿滿的。在中學裡沒有聽說有邏輯這門學問,大一的學生對這課很有興趣。金先生上課有時要提問,那麽多的學生,他不能都叫得上名字來,——聯大是沒有點名冊的,他有時一上課就宣布:“今天,穿紅毛衣的女同學回答問題。”於是所有穿紅衣的女同學就都有點緊張,又有點興奮。那時聯大女生在藍陰丹士林旗袍外面套一件紅毛衣成了一種風氣。穿藍毛衣、黃毛衣的極少。問題回答得流利清楚,也是件出風頭的事。金先生很注意地聽著,完了,說:“Yes!請坐!”

學生也可以提出問題,請金先生解答。學生提的問題深淺不一,金先生有問必答,很耐心。有一個華僑同學叫林國達,操廣東國語,最愛提問題,問題大都奇奇怪怪。他大概覺得邏輯這門學問是挺“玄”的,應該提點怪問題。有一次他又站起來提了一個怪問題,金先生想了一想,說:“林國達同學,我問你一個問題:‘Mr.林國達is perpendiculart the blackboard(林國達君垂直於黑板)’,這是什麽意思?”林國達傻了。林國達當然無法垂直於黑板,但這句話在邏輯上沒有錯誤。

林國達游泳淹死了。金先生上課,說:“林國達死了,很不幸。”這一堂課,金先生一直沒有笑容。

金先生是個單身漢,無兒無女,但是過得自得其樂。他養了一隻很大的鬥雞(雲南出鬥雞)。這隻鬥雞能把脖子伸上來,和金先生一個桌子吃飯。他到處搜羅大梨、大石榴,拿去和別的教授的孩子比賽。比輸了,就把梨或石榴送給他的小朋友,他再去買。

金先生朋友很多,除了哲學系的教授外,時常來往的,據我所知,有梁思成、林徽因夫婦,沈從文,張奚若……君子之交淡如水,坐定之後,清茶一杯,閑話片刻而已。金先生對林徽因的談吐才華,十分欣賞。林徽因死後,有一年,金先生在北京飯店請了一次客,老朋友收到通知,都納悶:老金為什麽請客?到了之後,金先生才宣布:“今天是徽因的生日。”

金先生晚年深居簡出。毛主席曾經對他說:“你要接觸接觸社會。”金先生已經80歲了,怎麽接觸社會呢?他就和一個蹬平板三輪車的約好,每天拉著他到王府井一帶轉一大圈。我想象金先生坐在平板三輪上東張西望,那情景一定非常有趣。王府井人擠人,熙熙攘攘,誰也不會知道這位東張西望的老人是一位一肚子學問,為人天真、熱愛生活的大哲學家。

真話能走多遠

(節選)

文 / 季羨林

就在這個時候,我旁聽了寅恪先生的"佛經翻譯文學"。參考書用的是《六祖壇經》,我曾到城裡一個大廟裡去買過此書。寅恪師講課,同他寫文章一樣,先把必要的材料寫在黑板上,然後再根據材料進行解釋,考證,分析,綜合,對地名和人名更是特別注意。他的分析細入毫發,如剝蕉葉,愈剝愈細愈剝愈深,然而一本實事求是的精神,不武斷,不誇大,不歪曲,不斷章取義。他仿佛引導我們走在山陰道上,盤旋曲折,山重水複,柳暗花明,最終豁然開朗,把我們引上陽關大道。讀他的文章,聽他的課,簡直是一種享受,無法比擬的享受。在中外眾多學者中,能給我這種享受的,國外只有海因裡希·呂德斯,在國內只有陳師一人。他被海內外學人公推為考證大師,是完全應該的。這種學風,同後來滋害流毒的"以論代史"的學風,相差不可以道裡計。然而,茫茫士林,難得解人,一些鼓其如簧之舌惑學人的所謂"學者",驕縱跋扈,不禁令人浩歎矣。寅恪師這種學風,影響了我的一生。後來到德國,讀了呂德斯教授的書,並且受到了他的嫡傳弟子瓦爾德施米特教授的教導和薰陶,可謂三生有幸,可惜自己的學殖瘠薄,又限於天賦,雖還不能論無所收獲,然而猶如細流比滄海,空懷仰止之心,徒增效顰之恨。這隻怪我自己,怪不得別人。

總之,我在清華四年,讀完了西洋文學系所有的必修課程,得到了個學士頭銜。現在回想起來,說一句不客氣的話:我從這些課程中收獲不大。歐洲著名的作家,什麽莎士比亞、歌德、塞萬提斯、莫裡哀、但丁等等的著作都讀過,連現在忽然時髦起來的《尤利西斯》和《追憶似水年華》等等也都讀過。然而大都是浮光掠影,並不深入。給我留下深遠影響的課反而是一門旁聽課和一門選修課。前者就是在上面談到的寅恪師的"佛經翻譯文學";後者是朱光潛先生的"文藝心理學",也就是美學。關於後者,我在別的地方已經談過,這裡就不再贅述了。

在清華時,除了上課以外,同陳師的接觸並不太多。我沒到他家去過一次。有時候,在校內林蔭道上,在熙往攘來的學生之流中,會見到陳師去上課。身著長袍,樸素無華,肘下夾著一個布包,裡面裝滿了講課時用的書籍和資料。不認識他的人,恐怕大都把他看成是琉璃廠某一個書店的到清華來送書的老闆,絕不會知道,他就是名揚海內外的大學者。他同當時清華留洋歸來的大多數西裝革履、發光鑒人的教授,迥乎不同。在這一方面,他也給我留下了畢生難忘的印象,令我受益無窮。

念蒙萬夫老師

(節選)

文/賈平凹

他最不喜歡刻板的生活,常要做些很憨的動作和說許多趣話惹得大家捧腹大笑,如果不了解他的學問,誰也看不出他是教授。他對自己從來不講究,但卻極認真地辦理別人托他的事。我幾次在學校碰見一些請教學問的和辦什麽私事的人,在一旁的人就說:“你去找蒙老師!”蒙老師在中文系是最忙的人。

畢業之後,我練習創作,他已經是知名的文藝批評家。作協陝西分會在太白開會,會上大家對我的創作說了許多鼓勵的話。那一個晚上,他卻叫我一塊兒去散步,嚴肅地指出我創作中的許多不足,要我冷靜頭腦,扎實創作。我們在一條窄窄的街道上走過去又走過來,一直到深夜。那一夜他的胃不好,不停地打嗝兒。

他喜歡喝酒,甚至有些貪,為了他的身體,師母曾嚴厲限制過他,我們在一起,也勸他少喝。一次他到我家,我拿了酒敬他,炒幾盤小菜,因為他喜歡吃辣,我的小女兒也喜歡吃辣,兩個人很快吃完了那盤辣豆腐,他說:“這孩子有個性,和我這個客人搶吃哩!”因為高興,他喝得多了點,我和他到學校,偏巧遇到師母,問他是不是喝酒了?他當時很尷尬。師母說:“你老師有胃病,以後不要讓他喝酒。”從此和他在一起很少再敬他酒,就在他去世的前一天晚上,我們幾個朋友在酒桌上還提到他,說今後一定要多勸他少喝。

一個月前,我有事去找他,我們就蹲在校外的馬路邊上說話。他氣色很不好。我說:“你近來身體不好嗎?”他說:“是不好。”我說:“你要多保重才是。”他說:“我有個預感,可能隨時就不行了。”我聽了吃了一驚,勸他別這麽思想,不要太勞累。他又談了許多他主管的作家班的一些事,還談了他的小女兒,……甚至談到家裡的那隻貓。

現在蒙老師離我們而去了,我們做學生的一見面就提到他,眼裡充滿淚水,塵世真是好人難留。

我的老師

(節選)

文/莫言

我上學時還穿著開襠褲。喜歡哭,下了課就想往家裡跑。班裡的學生年齡差距很大,最小的如我,最大的已經生了漆黑的小鬍子,給我留下了印象的第一個老師是一個個子很高的女老師,人長得很清爽,經常穿一身洗得發了白的藍衣服,身上散發著一股特別好聞的肥皂味兒。她的名字叫孟憲慧或是孟賢惠。我之所以記住了她是因為一件很不光彩的事。

那是這樣一件事:全學校的師生都集中在操場上聽校長做一個漫長的政治報告,我就站在校長的面前,仰起頭來才能看到他的臉。那天我肚子不好,內急,想去廁所又不敢,將身體扭來扭去,實在急了,就說:校長我要去廁所······但他根本就不理我,就像沒聽到我說話一樣。後來我實在不行了,就一邊大哭著,一邊往廁所跑去。一邊哭一邊跑還一邊喊叫:我拉到褲子裡了······我自然不知道我的行為帶來的後果,後來別人告訴我說學生和老師都笑彎了腰,連校長這個鐵面人都笑了。我只知道孟老師到廁所裡找到我,將一大摞寫滿拚音字母的圖片塞進我的褲襠裡,然後就讓我回了家。

十幾年之後,我才知道她與我妻子是一個村子裡的人。我妻子說她應該叫孟老師姑姑,我問我妻子說你那個姑姑說過我什麽壞話沒有,我妻子說俺姑誇你呐!我問誇我什麽,我妻子嚴肅地說:俺姑說你不但聰明伶俐,而且還特別講究衛生。

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第二個老師也是個女的。她的個子很矮,姓於名錫惠,講起話來有點外地口音。她把我從一年級教到三年級--我自己也鬧不清楚上了幾次一年級--從拚音字母教起,一直教到看圖識字。三十多年過去了,我還經常回憶起她拖著長調教我拚音的樣子。今天我能用微機寫作而不必去學什麽王筆字型,全靠著於老師教我那點基本功。於老師的丈夫是個國民黨的航空人員,聽起來好像洪水猛獸,其實是個和藹可親的老人。他教過我的哥哥,我們都叫他李老師,村子裡的人也都尊敬他。文化大革命期間,興起來往牆上刷紅漆寫語錄,學校裡那些造了反的老師,拿著尺子排筆,又是打格子,又是放大樣,半天寫不上一個字,後來把李老師拉出來,讓他寫,他拿起筆來就寫,一個個端正的楷體大字躍然牆上,連那些革命的人也不得不佩服。於老師的小兒子跟我差不多大,放了學我就跑到他們家去玩,我對他們家有一種特別親切的感情。後來我被剝奪了上學的權利,就再也不好意思到他們家去了。

青年作家雜誌社

新青年 新文學 新閱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