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補貼退潮北汽新能源裸奔上市 還能撐起千億估值嗎?

  來源:市界

  作者 | 張洋

  編輯 | 邢昀

  背靠國企的北汽新能源歷時半年完成“借殼”,即將登陸資本市場,然而接連殺出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讓北汽新能源面臨補貼縮水、銷量急劇下降的困境,另一方面,子公司經營不善,質疑聲音不斷湧現。

  燒錢、使勁燒錢,向來是新能源造車界公認的“法寶”。而一路燒錢的北汽新能源,即將變身“新能源汽車第一股”。

  背靠國企的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北汽新能源”)經歷半年“借殼”之旅,即將登陸資本市場。8月8日,SST前鋒發布公告稱,公司名稱擬由“北京前鋒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北汽藍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經營範圍和公司章程相應發生變化,北汽新能源上市只差臨門一腳。

  然而接連殺出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補貼款“退坡”一年更比一年狠,離資本市場盡在咫尺的北汽新能源面臨補貼縮水、銷量急劇下降的困境,業績堪憂。

  質疑聲撲面而來,北汽新能源還能撐得起原本期望的千億估值麽?

  著急上市

  燒錢,是新能源造車公司的常態。即使有資金雄厚的北汽集團撐腰,北汽新能源依舊缺錢。

  2016年3月16日,中國第一張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牌照,花落北汽新能源。對資金如饑似渴的北汽新能源,在拿到牌照的第二天便召開臨時股東大會,通過公司注冊資本由20億元增加至32億元的議案。

  牌照的加持下,北汽新能源的A輪融資共吸引22家公司參與,最終獲得30.72億元的融資,其中不乏知名公司,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泛海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泛海投資”)、奇虎三六零軟體(北京)有限公司等均出資押寶。

  A輪融資以天健興業出具的評估結果為定價依據,截至評估基準日2015年5月31日,北汽新能源股東全部權益評估值達到51.14億元。最終按照市場法評估,A輪融資後北汽新能源市場估值達到81.92億。

  2016年末,財政部等四部委聯合發布《關於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下稱“《2016補貼通知》”),財政補貼發放速度大大放緩。依靠財政補貼的北汽新能源,墊付資金的壓力驟然增大。

  2017年7月,北汽新能源啟動B輪融資。本輪融資中,除北汽集團、泛海投資等7名原股東繼續追加,另有7名新投資者加入。雖然這輪融資評估機構給出的股東全部權益評估值為95.91億元,但最終通過掛牌交易共融得111.18億元。按照市場法評估,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北汽新能源的市場估值已經達到280億元,翻了兩倍多。

  ▲(北汽新能源估值情況對比)

  兩次融資已經滿足不了北汽新能源的胃口,它開始尋求上市。

  然而,北汽新能源的經營數據並不好。2015年公司淨虧損1.84億元,2016年才實現盈利,淨利潤為1.1億元,2017年前10個月淨利潤為3924.4萬元。按照相關規定,A股上市條件中包含連續三年盈利,北汽新能源想要走IPO流程需要經歷漫長的等待。

  急需資金補充“彈藥”的北汽新能源最終選擇“借殼”上市。

  彼時,“股改釘子戶”前鋒股份進入北汽新能源的視野,成為借殼目標。前鋒股份2007年進軍房地產,但業績不好連年虧損,2017年靠賣房套現才保住“殼”,不過負債不多,資產負債率不到40%,跟北汽新能源一樣同屬國有控股,是一個比較理想的“殼”。

  根據“借殼”方案,北汽新能源作價288.5億元注入前鋒股份,前鋒股份以全部資產和負債作價1.87億元置出,與北汽集團持有的北汽新能源股份中等值部分進行置換,抵消後的資產價格為286.62億元。按發行價37.66元/股,向北汽集團、戴姆勒大中華區投資、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龐大汽貿集團等35名交易對方非公開發行7.61億股。

  不過,“殼”並不是那麽容易借的,北汽新能源這條資本之路並不輕鬆。一位投行人士向市界(ID:newsseeker)分析,“前鋒股份比較複雜,歷史遺留問題比較多,尤其還涉及了股改。所以這種重組上市確實比直接IPO還要複雜”。

  2017年12月宣布啟動“借殼”上市計劃之後,北汽新能源開始層層衝關,從北京國資委無償劃轉前鋒股份大股東股權,到北汽新能源進入董事會、擬定股改方案、資產置換方案、重組計劃獲批,“借殼”上市的步伐不斷往前。

  至8月8日,SST前鋒發布公告稱,公司名稱擬由“北京前鋒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北汽藍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汽新能源上市近在咫尺。北汽集團董事徐和誼在2018年北京國際車展上放話,“北汽新能源將於今年三季度上市”。

  靠補貼“續命”

  在當前脆弱敏感的資本氛圍中,北汽新能源上市後,其新能源汽車故事能否打動投資人,仍是個巨大的問號。

  根據天健興業出具的《置入資產評估報告》顯示, 截至評估基準日2017年10月31日, 採用市場法評估後的北汽新能源估值為288.50億元,增值率75.24%,報告提醒投資者“充分關注評估增值的風險”。

  實際上,對北汽新能源來說,比估值更為危險的是巨量政府補貼大滑坡。

  2015年,財政部等四部委聯合發布的《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顯示,對新能源汽車的補助將逐步退坡,其中:2017年-2018年補助標準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 20%,2019年-2020年補助標準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40%。

  根據前鋒股份6月披露的《重大資產置換及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報告書(修訂稿)》(下稱“交易報告”)顯示,北汽新能源在2015年、2016年和2017年1-10月的營業收入別為34.71億元、93.72億元和7 3.77億元。同期北汽新能源的淨利潤分別為負1.84億元、1.08億元和3924.40萬元。

  2016年和2017年1-10月雖有盈利,卻是依靠政府補助支撐。同期,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分別為1.48億元和2475.25萬元。

  除上述已到账的政府補貼之外,北汽新能源還存在大量因沒有達到領取標準而未到账的補貼資金。根據《2016補貼通知》,對非個人用戶購買的新能源汽車申請補貼,累計行駛裡程須達到 3 萬公里(作業類專用車除外),補貼標準和技術要求按照車輛年度執行。

  交易報告顯示,北汽新能源2016年銷售的4128輛車中,有3975 台銷售給非個人用戶,已計提的補貼款 2.66億元,尚未達到累計行駛3萬公里的領取標準,因此尚未收回。而2016年北汽新能源第一大客戶是關聯公司北汽集團,銷售金額為71.62億元,佔營業收入的65.14%。

  即北汽新能源產出的純電動汽車大部分銷售給了母公司北汽集團,而這部分車的行駛裡程並未達到3萬公里。《2016補貼通知》的頒布,可謂是給北汽新能源獲取政府補貼堵上了半扇門。

  受到補貼政策放緩的影響,2017年1-10月,北汽新能源銷售4.46萬台車給個人用戶,共計19.52億元補貼款,按國家規定補貼金額申報於2018年初開始提報,目前也沒有收回。根據補貼進度,上述兩筆未收回的補貼款直到2019年前和2020年前才可以到账。

  交易報告披露,北汽新能源並未對補貼款進行計提壞账準備,同行業中比亞迪眾泰汽車對兩年以上的補貼款均有不同比例的計提壞账準備。

  業績大滑坡

  補貼政策的變動,不僅導致補貼款減少,還直接對北汽新能源整車銷售帶來巨大衝擊。

  根據全國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席會的統計,今年6月份北汽新能源EC系列車型銷量為3台,相較於5月銷量12624台,呈現斷崖式的下跌。

  業內人士分析,北汽新能源EC系列車型銷量暴跌,要歸咎於6月12日起施行的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

  該新政規定,純電動車續駛裡程低於150公里的車型,補貼為零,較2017年老政策減少2萬元,續航裡程在150公里至200公里(不含)的,補貼為1.5萬元,同比減少2.1萬元。

  北汽新能源EC系列中的主計程車型EC180和EC200,其續航裡程分別為156公里、162公里,依照2018年補貼新政,補貼降幅達到58%。

  EC系列曾是北汽新能源的銷量冠軍,亦是主計程車型。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2017年北汽新能源EC系列的銷量為7.81萬輛,佔據中國電動汽車銷量排行榜第一名的位置,成為最好賣的國產電動汽車。

  ▲(北汽新能源EC系列佔據中國電動汽車銷量排行榜)

  資產重組交易報告顯示, 北汽新能源EC系列是A00級(微型車)車型,2017年1-10月,A00級為北汽新能源帶來36.34億元的銷售收入,佔總銷售收入的71%。

  雖然銷售額迅速增長,但A00 級車型毛利率卻接近腰斬,從2016年的30.49%下降到2017年1-10月的15.14%。交易報告中解釋,A00 級車型單價及成本較低,由於2017 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退坡,單台補貼平均降低 2.25 萬,對於低成本的產品毛利影響較大。

  北汽新能源重點押寶的EC系列車型,恰恰是2018年補貼新政補貼退坡最嚴重的車型,在可預見的將來,EC系列將面臨銷量、毛利率雙重下跌的危險。

  今年6月,北汽新能源在北京的多家4S店爆出已經清空EC180和EC200,不再對外銷售,更新版的EC3還在排產中,預計今年三季度上市,該車型續航裡程提升到261公里。

  資產重組交易還配套募集不超過20億元資金,投向C35DB車型、 N60AB車型、N61AB車型項目三款新車型。意味著嚴重依賴EC系列帶來銷售收入的北汽新能源,將面臨一次調整主打產品的重大挑戰。

  母公司面臨重大挑戰之餘,北汽新能源控股子公司經營也出現問題。

  資產重組交易報告顯示,北汽新能源控股子公司北汽新能源汽車常州有限公司,2016年度、2017年1-10月淨利潤分別為5172.50萬元、912.98 萬元,其主要原因是2017年1-10月,政府補助大幅下降,導致2017年相關利潤減少 8134.50 萬元。

  另一家控股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車行銷有限公司業績也大變臉,2016年盈利7956.01 萬元,2017 年1-10月卻虧損2.24億元。

  此外,2017年1-10月,北京輕享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恆譽新能源汽車租賃有限公司分別虧損942.10萬元,2433.98萬元。

  主計程車型銷量危機、子公司經營不善的雙面夾擊下,北汽新能源對資本市場的願景恐怕是要落空了。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原作者並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白仲平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