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腸鏡檢查痛苦,但有幾種情況是必須進行複查腸鏡!

因為做腸鏡需要嚴格的腸道準備(清腸),加上做腸鏡相對來講比較麻煩、複雜一些,特別是以前沒有無痛苦腸鏡檢查的時候,腸鏡檢查的痛苦,讓很多做過腸鏡檢查的人望而卻步。但問題是有些病人,因為疾病的特點,還必須定期複查腸鏡。

1、結腸息肉

結腸息肉一般有二種情況,一是家族性息肉病,二是一般的結腸息肉,比如結腸腺瘤樣息肉。這二種情況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與結腸癌密切相關,通俗點講,就是會癌變。

家族性結腸息肉病是一種遺傳性疾病,全結腸與直腸均可有多發 性腺瘤。在息肉發生的前5年內癌變率為12%,在15~20年則>50%,癌變的平均年齡為40歲。

而結腸腺瘤樣息肉是結腸癌的癌前病變,很多結腸癌都是由結腸息肉癌變導致。家族性息肉病在手術之前,密切隨訪,定期複查腸鏡非常必要。

而一般結腸息肉在腸鏡下摘除後,不少患者會在其它部位發生新的息肉,所以定期複查也非常必要。一般建議6——12月複查一次腸鏡,直到複查未再新發息肉,以後可以二年左右再檢查。

2、結直腸癌術後

這類病人常常更多的關注CT和腫瘤標誌物的複查,甚至不少外科和腫瘤科的醫生也會忽視腸鏡複查。其實腸癌術後的病人定期複查腸鏡同樣非常重要。特別是有幾種情況,在術後的病人更要注意複查腸鏡。

一是術前因為腫瘤導致腸腔狹窄,未能完成全結腸檢查的人。二是術前除了腸癌同時存在結腸息肉的患者。這二類病人應該在術後3到6個月就複查一下腸鏡,如果發現息肉要即時做腸鏡下治療。

還有一種情況患者和醫生都常常忽視腸鏡複查,就是直腸癌做人工肛門(造漏)的病人,因為腸道準備和腸鏡檢查相對都比較麻煩,往往不複查腸鏡,但結果恰恰有這樣的病人,有因為沒有複查腸鏡,後來又因為結腸息肉導致癌變的。所以,一般結直腸癌術後的病人,提倡一到二年複查一下腸鏡。

3、潰瘍性結腸炎

潰瘍性結腸炎屬於炎症性腸病,屬於一種容易複發而且很難完全治癒的疾病,所以定期複查腸鏡,除了評估病情的因素外,另一個原因,就是潰瘍性結腸炎發生結腸癌的機會比常人明顯增高。

4、結腸癌家族史

結腸癌有明顯的遺傳傾向,所以有家族史的人,建議在40到50歲左右或在其家庭成員發生結腸癌的年齡倒推10年左右,做一下腸鏡檢查。如果沒有異常,以後至少每四年做一次腸鏡檢查。如果發現結腸息肉等問題,則要及時治療,並根據情況一到二年複查腸鏡。

這裡僅僅說了幾種常見的需要定期複查腸鏡的情況,供大家參考。總之,如果你屬於必須定期複查的對象,還是要重視,不要因為怕麻煩,而耽誤病情。而無痛苦腸鏡的普遍開展,已經使腸鏡檢查不在痛苦,也完全沒必要恐懼檢查。

(部分圖文來源網路,侵刪)

胃部調養微信:weichang006,有問必答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