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陳修園「勸讀十則」古今皆宜

陳修園(1753~1823),中國清代醫學家。父陳廷啟,號二如,早逝。祖父陳居廊,博學通醫。苦攻經史之餘,還鑽研醫學,專心研究古代醫學經典,頗有心得。見原書文辭深奧,遂加以淺注,或編成歌訣,著《傷寒論淺注》、《長沙方歌括》傳世。

「勸讀十則」載於《長沙方歌括》卷首,是陳修園對《傷寒論》辨證精神,及其方劑應用價值與臨床經驗的深入體會,寫成十條「勸讀」原則,告誡後人應熟讀與應用,繼承與發揚《傷寒論》。

1.勸讀仲師之《傷寒論》原文,深入理解其精神,強調臨床應用

作者對《傷寒論》十分推崇,倍加讚揚。如說:「明藥性始於《神農本經》,論病情始於《靈樞》、《素問》,以葯治病始於伊尹湯液,迨漢仲師出,集伊聖及上古相傅之經方,著《傷寒論》及《金匱玉函經》二書。」《傷寒論》總結了秦漢以前的中醫藥理論,始創臨床醫學辨證著作,開闢了理法方葯的辨證論治體系,奠定了醫學發展基礎,故奉勸後世「讀仲師書為第—勸」。

2.勸後世醫家遵循《傷寒雜病論》的理論,違背者要「知過必改」

陳氏進一步強調仲景書的實用價值,批駁後世醫家由於學習不夠,應用不強,而存在許多弊端,要知過必改。如說「仲景書文義古奧難讀,即劉張朱李四家,雖尊仲聖之說,鮮有發揮,更有庸妄者,顛倒是非」,又誤認為張仲景隻「專攻傷寒,其桂枝、麻黃,隻行於西北,宜於冬月」,只是「以芎、蘇、羌、獨、荊、防等為感冒切用之品;以補中、歸脾、八珍、六味等方為雜病平穩之方」,而且「百病不究根由,隻以多熱為陰虛,多寒為陽虛,自誇為挈領提綱之道,究竟偽術相師,能愈一大病否?」這些無知之談,是很缺乏修養的,而且有錯誤之處,故「以知過必改,為第二勸」。

3.要知經方之療效神速,若用之得當其效如桴鼓

《內經》有記載:「一劑知,二劑已」,即言服—劑全料就有效,服兩劑則病癒。《傷寒論》也說「一服愈,不必盡服」,如桂枝湯服法,一服即服藥的1/3,如果服1/3葯就痊癒則不必將全劑都服完。「可知古人用藥,除宿病、痼病外,其效只在半劑、1、2劑之間」,即可治癒,說明經方用之得當,其效神速。

陳氏指出後世有不同之見,如「薛立齋醫按雲:服30餘劑及百劑效。」又如「李士材雲備參五斤,期於三月奏效。」這是服藥的效果,還是病氣已衰而自愈呢?所以應當奉勸用藥不當之人,應精益求精,深入辨證,用方用藥切當,為第三勸。

4.強調《傷寒論》治療原則是「存津液」三個字,勸告後世醫家治療傷寒,不要耗竭津液

如說:「《傷寒論》113方,是以存津液三字為主。」「試看桂枝湯和平解肌,無一非養液之品。即麻黃湯輕清走表,不加薑之辛熱,棗之甘壅,從外治外,不傷營氣,亦是養液之意。」對後世醫家治傷寒,應用「芎、蘇、羌、獨、荊、防、蒼、芷,苦燥辛烈,大傷陰氣。」

最簡略的是有些醫生的習氣,認為「二陳湯為發汗平穩之劑」,但是「方中陳皮之耗氣,半夏之耗液,茯苓滲利太早,皆所以涸其汁源,留邪生熱,以致變成煩躁大渴,譫語神昏等證,所謂庸醫誤人者此也。」

至於《金匱》之方劑,其主要的宗旨,是「調以甘葯」四字。如後世的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及四物湯、八珍、十全、歸脾、逍遙等劑,都頗得「甘調之意」。勸導後世醫家治病以扶正氣、存津液為主,明經方之有利無害,這是第四勸。

5.勸告後人不要輕易懷疑仲景之方,可大膽應用 「仲師為醫中之聖人,非至愚孰敢侮聖」、「所疑者其方也」,方中無見證治證之品。

並且「銖兩升鬥畏其大劑」,因而不敢輕易試用。關於用藥劑量的大小不同,是從「宋元諸家」開始,「而極於明之李時珍」。但能讀《本經》而通曉藥性者,也只是知道方中的三四味葯的神妙。況且古今的度量衡有不同,從上古到漢代,從漢到今(清)的劑量也不同,漢代的劑量僅是今日的十分之三,每劑葯分三服,因此,一服也不過是七八錢而已,這較之時方其劑量還為輕。因此,應用經方要通曉藥性,而且以今日的度量衡折算,是不可不知的,這是第五勸。

6.勸導不要有「先入為主」的思想

應用經方治病應靈活掌握,辨證應用。「先入為主,人之通患也。」如「桂枝湯、小柴胡湯,無論傷寒雜病,陽經陰經,凡營衛不和者,得桂枝湯而如神;邪氣不能從樞而外轉者,得柴胡而如神」,而又有人迷惑於「春夏忌桂之說」、「邪在太陽,誤用柴胡反致引入少陽說」,以及「李時珍虛人不可多用」,「張景嶽製五柴飲列於散陣(解表劑)」中,都是對桂枝柴胡應用較偏,而先入為主,以致應用不敢用,而不知《神農本經》將柴胡、桂枝列為上品,「久服可以卻病延年」現在有些人不相信《神農本經》而相信今世醫家之言,是很奇怪的。

作者又從本身經驗論述,「余用桂枝湯,萬無一失」。而用量「自三錢,亦用至八、九錢,而效者」。至於用柴胡一般不超過四錢,而且浙江江蘇醫生,每用時必以鱉血拌蒸,最多也不過二錢,這都是先入為主的思想所致,而《傷寒論》用柴胡到八兩,「取其性醇,不妨多服,功緩必須重用。」其它還有「細辛、五味,用不過一錢,大棗不過二枚,生薑不過二片,種種陋習,皆違經旨」,所以作者曰:「吾願同事者,先進去市中徇人惡習,而以愈達愈上。」為第六勸。

7.經方運用得當可「起死回生」

「起死回生,醫之道也」,這是醫生的天職,若庸醫無術,則病家待弊,究其原因,多為「雜法所誤」,而沒有按仲景法治療,如按仲師法:「四逆、白通以回陽;承氣、白虎以存津,助其樞轉,運其針機,臟腑調和,統歸胃氣,危急拯救」,不單靠人蔘,亦可救其十中二三。作者體會到行醫30餘年,深知經方的效果,可造化生機,祛病延年而起死回生,即要「知經方之權奪造化」,這是第七勸。

8.勸導學經方要「溫故知新」

陳氏說「經方愈讀愈有味,愈用愈神奇,凡日間臨證立方,至晚間一一於經方查對,必別有神悟。」可見晝日臨證,夜晚讀書,是良好的方法,只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溫故」承經方之旨,神悟受納方能「知新」。這是第八勸。

9.樹立仲景學術思想為臨床醫學之本

仲景是「醫門之仲師,即儒宗之宣聖」因此,可作為衡量後世醫術的標準和分水嶺,「凡有闡揚聖訓者則遵之,其悖者則貶之。」如後世金元四大家之作,有成就也有不足,如劉河間雖然有偏重於苦寒攻下之弊端,「尚有見道之言」;朱丹溪雖然沒有深入研究致病之根源,但「卻無支離之處」;張子和之作,「瑕瑜參半」;最後是李東垣,其「論以脾胃為主,立方以補中為先,徇其名而亡其實,燥烈劫陰,毫無法度。」

後世醫著中還有一些人,只是「載其人富而好名,巧行其術,邪說流傳,至今不熄」,這正和仲景治傷寒「養津液及調以甘葯之法相反」並對後世醫家也有不同評論及批評。應以仲景學說為正宗,不能有「朱紫之亂」,故奉勸後世讀書當「專一不雜」為第九勸。

10.說明撰寫「勸讀十則」的想法和目的

寫以上意見是作者直言不諱,對於醫學各家門戶之見,藉仲景先聖之功,溯委窮源,對於那些「陷溺未久及穎慧過人者,自必悔而就學」,以經典著作為基礎原則,則不至於走的過遠,所以,作者的目的,「凡我同人,務宜推誠相與,誠能動物,俾此道日益昌明,則以有言無隱,和氣可親」為第十勸。

陳氏「勸讀十則」,根源於清,流承至今,所論內容豐富,見解明確實用,古今皆宜。此乃啟迪深思,備受人用,醫術醫德醫患,收益久遠矣。

▍版權聲明:

○ 本文摘自《中國中醫藥報》2006年/5月/19日/第005版,作者:聶惠民。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聲明。

○ 版權歸創作人所有,我們尊重著作權所有人的合法權益,如涉及版權爭議,請著作權人告知我方刪除,謝謝。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