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年血壓好,老了不癡呆!除了用藥還有它們,穩穩護住血壓!

由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和法國國家衛生與醫學研究所聯合進行的新研究發現,50多歲時血壓升高,可能增加日後患上老年癡呆的風險。

研究團隊從1985年開始追蹤調查了8600多名參與者的血壓和大腦健康狀況。結果顯示,如果50歲時收縮壓高於130毫米汞柱,今後患癡呆的風險會增加45%;但60歲和70歲年齡組血壓升高不會增加癡呆風險。這表明,中年時對高血壓進行積極防治,可避免晚年患上癡呆症。

這項研究支持了一種假設,即中年高血壓而非晚年高血壓會增加癡呆風險。高血壓可直接或通過腦血管疾病間接導致癡呆,梗死、微出血、白質改變等腦部小血管疾病可能是誘發機制。

50歲開始發病的高血壓患者,大腦暴露在高血壓狀態的損害時間更長,供應大腦的主要動脈發生硬化,白質、顱內代謝改變,進而影響記憶、執行功能等。

有研究建議,50歲以上人群的收縮壓應控制在120毫米汞柱以下,以減少腦血管疾病風險。

60歲以上患者存在對高血壓的預適應,腦血管側支循環已適應較高的血壓狀態,或狹窄的血管需要相對更高的血壓提供動力。此時,過度降壓反而可能導致大腦血液供應不足、腦組織缺血缺氧,引起代謝障礙,導致癡呆。

此項研究對人群進行了詳細的年齡段界定,對疾病預防起到指導作用,但血壓和認知障礙的精細調節關係尚不清楚,需要更大樣本的深入研究。根據上述結果,50~60歲的患者可通過飲食、藥物、運動等手段,將收縮壓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60歲以上老年患者的血壓控制可稍放寬。

發生五種情況 須趕緊測血壓

作息紊亂

有些人由於工作原因,作息十分不規律,連續的熬夜加班可能使血壓突然升高。如果加班不能避免,就應及時測血壓。

吸煙喝酒

大量吸煙、喝濃茶或濃咖啡等也可引起血壓升高,這是因為尼古丁、茶鹼、咖啡因這些物質能夠興奮交感神經系統,使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大量飲酒可擴張血管、利尿,短期內血壓會突然下降,但之後血管的收縮性反而更強,血壓會再次升高,甚至超過平時的水準。因此,飲酒後一定要及時測血壓。

情緒波動

情緒起伏較大,如極度興奮、悲傷或焦慮、抑鬱等不良精神狀態可直接引起血壓升高。如果遇到影響情緒的重大事件,要警惕血壓突然升高的可能性。

氣溫突變

換季或氣溫變化較大時應加強血壓監測。部分高血壓患者在冬季氣象寒冷時血壓會突然升高,而夏季氣象炎熱、出汗較多、飲水較少時血壓又會驟然下降。

合併其他疾病

患者因為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鉻細胞瘤、慢性腎臟病、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等疾病引起的高血壓,稱為「繼發性高血壓」,這類患者的血壓波動會較大。高血壓患者如果發現自己的血壓起伏不定,吃藥也難以控制,應考慮到存在繼發性高血壓的可能,並及時就醫。

準確測血壓要做到「四定」

定體位:血壓計與心臟保持同一水準線。

定時間:每個時間段的血壓也不一樣,血壓夜間最低,晨起後緩慢上升,上午6~10時和下午4~8時各有一個高峰,接著緩慢下降。所以應在固定時間段測血壓。

定部位:相同條件下,右胳膊比左胳膊測量值約高10毫米汞柱,更客觀,應盡量選擇遠離心臟的右上臂。

定血壓計:每個血壓計都存在一定誤差,定血壓計才能記準變化。

最護血壓的3種食物

菠菜

高鈉飲食會使血壓升高,與鈉恰恰相反,鉀可以促使腎臟排出更多的鈉,從而緩衝鈉鹽升高血壓的副作用。並且,研究也發現,適當多吃含鉀的食物對腦血管有保護作用。

在綠葉菜中,菠菜是含鉀大戶。不少人喜歡吃菠菜罐頭,但其中含有大量的鈉,不利於高血壓患者的健康。

在不能吃到新鮮菠菜的情況下,推薦吃速凍波菜,營養素不會流失並且容易儲藏。大家可以將它與堅果、牛奶等製成混合果汁飲用。需要提醒的是,服用華法林抗凝的患者應少吃菠菜,以免影響藥效。

香蕉

香蕉是最常見且營養豐富的水果之一,其高鉀低鈉的特性,可很好地穩定血壓水準。

此外,香蕉中富含的鎂元素也對血壓有調控作用。曾有研究發現,如果每日攝入368毫克鎂元素,持續3個月,總體收縮壓就會降低2毫米汞柱,舒張壓降低1.78毫米汞柱。

目前,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已經允許香蕉產業在廣告中宣傳香蕉的降血壓和防中風功效。但是,香蕉與螺內酯、氨苯喋啶、阿米洛利等保鉀利尿葯同服可能引起高血鉀。因此,服用上述藥物的患者,應限制食用。

蕃薯

蕃薯富含膳食纖維、鉀、鐵和維生素B6等營養素,有利於腸胃蠕動,能使人順暢排便,從而有助降低便秘誘發的血壓短期升高。其中富含的鉀元素可以促進體內礦物質水準的均衡,輔助降壓。有研究發現,蕃薯等富鉀食物可將中風的風險降低20%。

但是,蕃薯不能完全替代主食,也不能替代其他蔬菜,空腹食用還容易造成反酸、燒心等問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