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如果陳圓圓沒被李自成部下霸佔,吳三桂會不會降清?

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領大順軍攻進北京城,明朝宣告滅亡。此時,遠在山海關的吳三桂處境尷尬,大明朝已經亡了,何去何從他得下決定。正在這時,他聽聞自己的愛妾陳圓圓被李自成的部下劉宗敏霸佔,於是憤而降清,引清軍入關,做出了“衝冠一怒為紅顏”。陳圓圓也與商紂王的妲己、周幽王的褒姒、唐玄宗的楊貴妃一樣,被稱為紅顏禍水。難道吳三桂真的是一個情根深種的有情男子?如果陳圓圓沒有被李自成部下霸佔,吳三桂會不會降清?答案是會的。作為當時遼東的最高軍事統帥,吳三桂所做的任何決定完全是從自己的利益出發。

清朝氣勢正旺,這是李自成的農民軍無法比擬的

吳三桂在遼東摸滾打爬多年,參加過數次對清戰爭,但大多以失敗告終,對清朝的實力是非常清楚的。特別是皇太極上台以後,一改他父親努爾哈赤的做法,緩和滿漢矛盾,建立漢軍八旗,仿效明朝建立了內閣(內三院)和六部,這說明皇太極的政權正從一個部落奴隸政權向封建國家政權轉變。特別是皇太極正式稱帝,建國號為清,可以看出皇太極有了取代明朝統一天下的大志。

而李自成的農民軍,儘管也建立了大順政權,但連國家的雛形都沒有,還在高喊均田免賦的口號。沒有了賦稅,要想讓大順政權運轉,李自成不得不拷掠明朝官員,侵奪官員財產,來彌補空缺,這必然會引起明朝官員的群起而攻之。李自成也不想想,明朝皇帝的老祖宗朱元璋,也是農民出身,可該收的稅那是一點也不含糊,這是一個政權根基所在。從這裡也可以看出,李自成大順政權還僅僅停留在一個流民軍事組織上,離國家政權還差得遠。對於明朝體制中的吳三桂而言,李自成的大順政權只是空中樓閣,只是暫時因為兵勢太盛掩蓋了潛藏的危機,一旦軍事失利,大順政權很快就會土崩瓦解,政治敏銳性很高的吳三桂怎麽可能犯這樣的低級錯誤。實際上,李自成的大順軍被清軍打敗後,大順政權也隨之敗亡。

降清能獲重用,降李自成會屍骨無存

吳三桂的舅舅祖大壽、姨夫裴國珍、兄長吳三鳳、表哥胡弘先等明朝降清將領,在清朝都得到一定的任用。吳三桂的舅舅祖大壽降清後擔任漢軍正黃旗總兵,祖大壽的養子祖可法擔任漢軍正黃旗副都統,洪承疇也擔任鑲黃旗的包衣牛錄,吳三桂如果降清,自然也會得到重用。實際上,吳三桂降清後,被封為平西王,位居清朝三大異姓王之首。

而反觀農民軍,投降官員不但沒有受到重用,反而連自己的生命財產都無法保全,這讓投降官員極為不滿和仇恨,一旦軍事失利,這些官員就是第五縱隊。這說明了李自成政治眼光短淺,他不知道,大順政權要想順利運轉下去,是離不開明朝官員支持的。李自成也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他也有能當上皇帝,從來沒有想過統一全國,他只是安安靜靜的做個西北王。為此,他在進北京前,多次要求崇禎封他為王,西北歸他,但遭到崇禎的嚴詞拒絕,如果當初崇禎答應他的條件,李自成不但不會來北京,還會幫助崇禎掃滅其他群雄和清軍。“闖人馬強眾,議割西北一帶分國王並犒賞軍百萬。闖既受封,願為朝廷內遏群寇,尤能以勁兵助剿遼藩。”李自成是一個胸無大志的人,之所以能夠滅明,完全是時勢造成的,如果吳三桂降李自成,只會成為大順政權的殉葬品,這當然不是吳三桂所希望的。

吳三桂待價而沽,獲取最大利益

當李自成即將打進北京城的時候,崇禎封吳三桂為平西伯,希望吳三桂能夠帶兵火速勤王。當時的吳三桂軍隊是明朝最強的軍隊,擁有5萬關寧鐵騎。結果,吳三桂卻采取觀望態度,一路磨磨蹭蹭,原本用不了幾天就能趕到北京城下,吳三桂硬是走了半個月還在玉田徘徊。當吳三桂聽到北京被李自成攻破的消息後,二話不說就返回山海關。他知道,明朝亡了,現在他是李自成和清朝兩方都拉攏的對象,他有了待價而沽的本錢。

吳三桂不是一個單純的武夫,他是一個政治投機者。他在等李自成和滿清雙方開條件。結果,他等了數天,沒有等來他想要的結果,李自成根本不重視吳三桂,隻派人攜帶其父吳襄的信件來招攬吳三桂,這讓吳三桂很憤怒,他被李自成輕視了。但當時還沒有更好的條件,所以吳三桂只得假意答應投降李自成,但在從山海關去北京的路上來來回回倒騰兩次,就是不想立即進京。當然,在這過程中,他應該有派人去和李自成及清朝商談投降條件的。李自成本來就是一個農民出身,骨子裡對明朝官員有一種仇視心理,自然不會給吳三桂好的條件。

清朝當時的攝政王多爾袞眼光長遠,給的條件肯定符合吳三桂的預期,這讓吳三桂很滿意,但他得找個降清的借口。而在這時,吳三桂聽聞自己的小妾陳圓圓竟然被李自成部下霸佔,自己的父親也被拷打,這讓吳三桂很興奮,瞌睡來了,竟然立馬有人送枕頭來。實際上,當時很多人不但不對吳三桂降清行為大加撻伐,還認為他是在為君父報仇,南明甚至還封他為薊國公,可見吳三桂的欺騙性有多高明。

李自成對崇禎身後事的處理也非常草率簡單,這也看出了李自成缺乏政治眼光,敗亡已定。崇禎皇帝不像他的哥哥天啟、祖父萬歷那樣懶政怠政,他登基以來,渴望中興大明,是一位非常勤政的皇帝,他的死讓明朝軍民很是同情,而李自成對崇禎皇帝的態度,讓很多原本持觀望態度的明朝軍民對李自成非常失望,據說後來李自成就死於湖北農民之手。而清軍入關後,以帝王之禮重新安葬了崇禎,收獲了一大批人心,如果不是清朝發布剃頭令,江南百姓的反清可能也不會那麽激烈。

吳三桂對李自成是聽其言觀其行,經過多天的觀察,知道李自成肯定成不了大事,最終只會走向滅亡。所以,只有抱住清朝的大腿,不僅生命無憂,還能在官場更進一步。他也知道,他現在雖然扼守山海關,即使不讓路,清朝還是可以從其他地方借道進入中原的。畢竟,清朝有過多次繞過山海關進入關內的記錄。當初袁崇煥之所以被崇禎凌遲處死,原因之一就是袁崇煥放清軍入關,實際上,這與袁崇煥一毛錢的關係都沒,清軍是繞過山海關從其他地方入關的。而一旦清朝繞過山海關進入關內,吳三桂待價而沽的籌碼就會失效,他就會腹背受敵,處境將變得非常危險,所以吳三桂必須搶在清朝入關之前投降,才會有一個好的賣價。

吳三桂是一個利益至上的人,不會受人影響

吳三桂是一個權力欲極強的人,是不會被親情和愛情所羈絆,更不會受他人影響,他有一套自己的為人處事原則,那就是利益至上。如果把吳三桂降清看成是為了一個女人,這也把吳三桂看的太膚淺了。中國古人是非常重視孝道的。吳三桂明知自己的家人和父親都被李自成扣為人質,但他仍然還要降清。一個連自己的父親和家人都不顧的人,怎麽可能會為了一個地位並不高的女人而放棄自己的原則。在吳三桂心目中,所謂的親情愛情是沒有的,他的心裡只有利益。後來,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儘管也被清朝扣為人質,但當康熙舉起削藩的大旗威脅到他的利益時,吳三桂還不是照樣反。

在中國古代,女子只是男子的附庸,特別是小妾,地位非常低,隻比丫鬟稍好一點。陳圓圓只是一個小妾,雖然漂亮,但在吳三桂眼中充其量不過是一個花瓶,用來裝點門面罷了。在花瓶和權利之間如何取捨,吳三桂心裡當然非常清楚,他怎麽可能為了一個無用的花瓶而放棄即將到手的權位。吳三桂降清後,甘為清朝馬前卒,帶領清軍從關外一直打到雲南,還親手勒死了南明最後一位皇帝朱由榔,以朱明皇帝的死再做一次投名狀。

實際上,吳三桂早有降清打算。他雖然兩次名義上投降了李自成,但那不過是虛與委蛇,他是在等清朝開給他的條件。多爾袞在給順治皇帝的奏報就說:“李自成與三月二十二日僭稱帝,遣人招降三桂,三桂不從”。南明的夏允彝也在《幸存錄》裡也說“闖寇所以誘其甚至,三桂終不從”。可見,所謂吳三桂的“衝冠一怒為紅顏”,其實就是個大大的幌子,即使沒有陳圓圓這檔事,吳三桂也是會降清的。

參考資料:《明史》、《清史稿》、《小腆紀年附考》

文中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