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我國氫彈之父於敏去世享年93歲 我國核武技術奠基者

中國國防科技事業改革發展的重要推動者、改革先鋒於敏,1月16日在北京去世,享年93歲。

  於敏出生於1926年8月。1944年,於敏考進了北京大學工學院機電系。1946年,出於對理論物理的熱愛轉到理學院物理系,於敏將理論物理定為自己的專業。1949年,於敏師從張宗燧攻讀研究生並兼任助教。

  為了盡快研製出中國自己的氫彈,於敏廢寢忘食。“百日會戰”令人難以忘懷。100多個日日夜夜,於敏先是埋頭於堆積如山的電腦紙帶,然後做密集的報告,率領大家發現了氫彈自持熱核燃燒的關鍵,找到了突破氫彈的技術路徑,形成了從原理、材料到構型完整的氫彈物理設計方案。


比基尼環礁上的氫彈試驗

  在他的組織和部署下,氫彈理論得以突破。1967年6月17日,羅布泊沙漠腹地,一朵蘑菇雲升騰而起,我國氫彈試驗取得成功。從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到第一顆氫彈試驗成功,美國用了7年多,蘇聯用了4年,中國用了2年8個月。

  1964年10月,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在鄧稼先長官的團隊下爆炸成功,隨後於敏率領的研製團隊在1967年研發出中國首枚氫彈,為我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和國防實力的增強作出了開創性貢獻。

  2015年1月9日,於敏獲2014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同年4月3日獲得鳳凰衛視頒發的“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2018年12月18日的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黨中央、國務院決定,授予於敏等100名同志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

  上世紀80年代以來,於敏率領團隊又在二代核武器研製中突破關鍵技術,使我國核武器技術發展邁上了一個新台階。

  自研製工作開始,於敏便沒有正常作息,常年為了研究工作操勞,落下了嚴重的胃病。曾多次休息被送進急救室,但是這些困難都沒有使其停下腳步。我國如今的成就,離不開這些研究人員,而今天的新聞令許多國民都感到分外可惜與心痛,這位值得尊重的老院士,將一生都交給了國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