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鵝知道 | “氫彈之父”於敏:一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人

據光明日報報導,我國國防科技事業改革發展的重要推動者、改革先鋒於敏,於1月16日在京去世,享年93歲。

於敏畢業於北京大學,後被著名物理學家錢三強、彭桓武調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他與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乾結構模型,填補了我國原子核理論的空白。

1961年,於敏開始了長達28年隱姓埋名的氫彈理論探索任務,並取得了我國氫彈試驗的成功,為我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和國防實力的增強作出了開創性貢獻。

騰訊新聞精選知乎答主的優質回答,通過這些回答或許你能看到一個更真實的於敏。

知乎答主我是一隻小萌刀:於敏是一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人

建國初期參與原子彈氫彈研究,他幾乎是唯一一個沒出過國的土專家,竟然不知天高地厚參與研究。

國內當時就一台每秒萬次的電子管電腦,95%給了原子彈計算,只有5%用於氫彈設計,他居然不知天高地厚領著人去做,工具就是計算尺,居然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難題。

因為他的不知天高地厚,中國也不知天高地厚,從原子彈到氫彈,按照突破原理試驗的時間比較,中國隻用了兩年零兩個月,而美國人用了七年零三個月,英國四年零三個月,法國八年零六個月,前蘇聯四年零三個月。

他對自己的身體更是不知天高地厚。1969年,於敏因奔波在北京和大西南之間,胃病嚴重在工作現場幾至休克。1971年10月,幸虧上級考慮於敏身體狀況,特許妻子照顧他,才不至於深夜休克無人發現,終於被醫生搶救過來。1973年,他在回京車上便血,在醫院點滴時又一次休克。

但他似乎又懂得天高地厚。因為工作性質,他隱姓埋名三十載。他面對別人甚至最親近的人時,他說的最多的也是我不能說,就像鄧稼先面對妻子質問時,回答的是地點我不能說,去多久我不能說,幹什麽我也不能說。

他曾遺憾的說一生沒有出過國,如果出國學習,也許現在對國家的貢獻會更大。其實他可以出國,但為了國家,他放棄了。

對於別人說他是氫彈之父,他總是婉拒。他說:“核武器的研製是集科學、技術、工程於一體的大科學系統,需要多種學科、多方面的力量才能取得現在的成績,我只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氫彈又不能有好幾個父親。”

於敏最大的遺憾是他的夫人去世了,他經常看到遺跡遺物,睹物思人,因為他覺得虧欠夫人太多,他引用了元稹的一句詩——報答平生未展眉。

於敏在房間裡掛了諸葛亮說過的一句話——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我當年坐在飯館裡吃飯,電視上正在頒發國家最高科技獎。於敏坐著輪椅緩緩走過來領獎。我看著頒獎,我高興地哭了。

我看著坐在輪椅上的他,我記得他因為家裡窮沒路費,於是暑假不回家自己跑到景山頂,迎著夏日的涼風,拿著課本,做著習題,他從不認為自己天賦異稟,他只是勤奮。

我看到了那個年代那幫科學家的一個縮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