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兆消費金融市場 銀行、持牌消金、互聯網平台分食

每經記者:肖樂 每經編輯:畢陸名

分期消費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消費信貸的支持讓人們能夠更加輕鬆地享受消費升級帶來的便利。

“在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保持居民合理杠杆水準的前提下,加快消費信貸管理模式和產品創新,加大對重點消費領域的支持力度,不斷提升消費金融服務的質量和效率”,《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實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明確,消費金融是居民消費的配套保障。

2017年底中國居民部門消費信貸規模達到9.5兆元,並且還在快速增長,商業銀行、持牌消費金融公司、開展消費金融業務的互聯網公司,幾大主體分食國內消費金融市場。“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居民消費需求的提升,消費金融行業經歷整頓後仍將迎來高速發展,兆市場仍待挖掘。”

三類主體分食兆蛋糕

目前,我國消費金融服務的提供方可以分為銀行、持牌消費金融公司、開展消費金融業務的互聯網平台。

銀行的消費金融產品包括信用卡、消費貸款、汽車貸款等。近年來,銀行的消費金融規模在不斷增長,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的《中國銀行卡產業發展藍皮書(2018)》顯示,截至2017年年末,我國信用卡累計髮夾量7.9億張,當年新增1.6億張,同比增長25.9%,未償信貸餘額為5.56兆元,同比增長36.8%。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了26家A股上市銀行2018年上半年的消費類貸款(不含信用卡)數據發現,有17家銀行個人消費貸款餘額較上年末增長,其中多家銀行增長迅猛。

持牌的消費金融公司是第二大類消費金融服務提供方。截至目前,全國共設立了23家消費金融公司,大部分消費金融公司在2015至2017年設立,2017年,全國共批準成立4家消費金融公司,2016年6家,2015年6家,2014年2家,2011年1家,2010年3家。在這23家消費金融公司中又可以分為銀行系和產業系,銀行系的消金公司佔大部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持牌消費金融公司2018年上半年營收和淨利潤發現,消費金融公司之間業績差異較大。例如招聯消費金融2018年上半年營收達到30.4億元,淨利潤6.04億元,馬上消費金融2018上半年營收41.07億元,淨利潤卻不如招聯,僅3.66億元。此外,還有一些公司處於虧損之中,比如上海尚誠消費金融2018上半年虧損1600萬元。

撥備計提是消費金融公司出現虧損的重要原因。上海尚誠消費金融表示,虧損原因一是公司發展初期,系統投入等成本支出較大;二是公司按照監管要求,計提貸款損失準備0.93億元。蘇寧消費金融則表示,2018年上半年撥備前利潤為2.64億元,而撥備後出現虧損主要在於去年上半年資金成本上升、公司采取穩健策略、放緩發展節奏應對行業風險、加大了研發投入,並且公司堅持按照150%的撥備覆蓋率進行撥備計提。

開展消費金融業務的互聯網公司可以歸為第三類,這裡麵包括電商、支付、網貸等提供商品分期、消費貸、現金貸等消費金融產品的互聯網平台,如螞蟻花唄、京東收據、樂信、趣店等公司。互聯網消費金融公司的業務規模也在迅速擴大,以螞蟻花唄為例,2014年、2015年、2016年和2017年,花唄的運營主體螞蟻小貸的營業收入分別為0.32億元、0.09億元、1.3億元和65.96億元。

恆大研究院研究報告指出,2017年底中國居民部門消費信貸規模達到9.5兆元。2017年網貸整治辦“57號文”和“141號文”分別對P2P和網貸提出嚴格整改,2018年消費金融行業增速將進一步下降,但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居民消費需求的提升,消費金融行業經歷整頓後仍將迎來高速發展,兆市場仍待挖掘。

模式相近各有優劣

都是為個人消費提供信貸支持,但對比三類主體提供的消費金融產品可以發現,銀行的消費信貸產品額度較高,期限較長,而消費金融公司和互聯網平台的產品額度較低,但更具靈活性。例如浦發銀行一款用於個人和家庭消費、個人經營活動中資金需求的信貸產品最高可達100萬元額度,期限最長達5年。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的貸款額度則受限於監管規定,《消費金融公司試點管理辦法》規定,消費金融公司向個人發放消費貸款的餘額不應超過客戶風險承受能力且借款人貸款餘額最高不得超過人民幣20萬元。

對於銀行來說,資金充足、資金成本低、風控成熟、客群征信狀況較好,是其開展消費金融業務的天然優勢。不過,銀行也有劣勢,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消費金融產業發展白皮書》指出,銀行劣勢在於幾乎全部採用傳統央行征信方式,本質上沒有跳出信用卡範疇,由於消費金融公司針對的客群是長尾效應下的人群,包括在校大學生、藍領在內的中低收入人群,傳統征信方式不足以覆蓋這部分人群,缺乏多維大數據將在一定程度上導致風控失效,效率不及互聯網金融平台高。

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和互聯網消費金融平台均能彌補銀行信貸覆蓋的不足,區別在於,持牌消金公司較互聯網平台更低,同時有合規上的優勢。上述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報告指出,大部分持牌消費金融公司運營模式比較傳統,依賴央行征信,缺乏多維度的信用信息,同質化競爭嚴重,觸達客戶方面與互聯網平台相比有一定的劣勢。

在互聯網消費金融平台中,阿里、京東等大型互聯網公司依托電商平台,自帶場景和流量,同時具備較強的科技實力,在開展消費金融業務的過程中具有很大優勢。此外,也有平台深耕垂直細分領域,自建生態,將金融服務拓展到更多的客群和消費領域之中。不過,對於互聯網消費金融平台而言,都需要承擔較高的資金成本。

融360大數據研究院的報告指出,在消費信貸市場上,消費金融公司仍佔少量市場份額,就2018年上半年披露貸款餘額的金融機構來看,中信銀行的個人消費貸餘額是招聯消費金融的3.7倍。銀行、互聯網頭部平台、小貸公司、P2P,每一個都是消費金融公司的強力競爭對手。

恆大研究院則在報告中表示,消費金融的本質是信貸,盈利的根本是靠利差,對於資金充裕的銀行來說,直接利差是能夠獲得的全部利潤。因此,在消費金融行業,銀行將依靠資金優勢形成護城河,長期保持核心地位。

每日經濟新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