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最好的藥房是廚房,吃對了就可以養生!

“冬吃蘿卜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飲食佔據了日常生活的重要位置,不僅可以讓人填飽肚子,善加利用,還能幫助人強身祛病。

《禮記·禮運》說:“夫禮之初,始諸飲食。”在古文明發祥的最初階段,飲食幾乎成為禮製的主要物質形式,如孔子在《論語·鄉黨》中說了這樣一段話:“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吃什麽或不吃什麽都與敬天法祖的儒家禮儀有關。從另一方面來看,這些飲食禮節反映了古人對合理平衡飲食的初步認知及具體實踐,是古人健康飲食的智慧和飲食養生的基本理念。

中醫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是氣血生化的源泉。腸胃產生的營養物質從哪裡來的呢?《黃帝內經》中提到:“五味入口,藏於腸胃,味有所藏,以養五氣,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人們所吃的五穀雜糧經過脾胃的消磨變化,就會成為對人體有用的精微物質,然後被運往全身,濡潤髒腑,滋養四肢百骸。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人體健康的四大基石,第一個就是膳食平衡。《千金要方》說:“不欲極饑而食,食不可過飽;不欲極渴而飲,飲不欲過多。飽食過多,則結積聚;渴飲過多,則成痰癖。”膳食平衡、飲食有節是保證人體健康和延年益壽的重要基礎。

“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任何食物都可以分為四氣、五味,五味分別有各自的作用,如酸味食物能收斂生津,苦味食物能起到清熱瀉火的作用,甘味食物能滋補中和、緩急止痛,辛味食物具有發散的功效,苦味食物能軟堅散結。酸苦甘辛鹹五味太過都會引發人體疾病。

“食以養人,食亦傷人”,現在餐桌上的食物越來越豐富,我們更應該了解飲食的四氣五味,遵循其規律,采取合理的飲食方式,在一日三餐中輕輕鬆松地增強體質,遠離疾病。

中醫在治療疾病時,提倡首先採用食療,當食療不起作用時才採用藥物治療。而當疾病減輕或痊愈後,醫生也會叮囑採用食療幫助身體恢復和輔助調理。如我國著名的老年病學家嶽美中老先生,他在為老年人或者體虛的人治療感冒時,喜歡用一個叫“神仙湯”的食療小方,取七片生薑、七個蔥頭、一把粳米,米熟湯成後加醋兌服,效果非常明顯。因為這個食療方解表散寒又不傷正氣,特別適合老年人或者體虛的人服用。

飲食康復法,實際上就是利用人體生命活動過程中,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能量交換的正常因素而起到康復治療作用,具有很大的優越性,其可分為食療、食補、食養三類。可以說最好的藥房是廚房,吃對了就可以養生!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三道簡單美味的藥膳:

大棗茯神粥

茯神又叫茯神木,有寧心安神、利水的功效。食用大棗茯神粥能補益心脾、寧心安神,不過腎虛小便不利或不禁、虛寒滑精者避免食用。

原材料:大棗15枚,茯神15克,粳米60-100克

製作方法:將大棗、茯神細銼煎煮濃縮去滓,與粳米同煮成粥,溫熱食之。

黃精糕

李時珍認為黃精“得坤土之精,為補養中宮之勝品”,可以補氣養陰,健脾益腎,中寒泄瀉,痰濕痞滿氣滯者避免食用。

原材料:經過九蒸九曬的黃精50克,黃豆100克,紅糖150克,糯米粉和粳米粉分別250克

製作方法:先將黃精和黃豆同煮兩小時後搗爛成泥,加入糯米粉,粳米粉和紅糖一起拌勻揉成團,上鍋蒸一小時取出晾涼,切成塊狀即可食用。

山楂茯苓餅

《本草衍義》記載“茯苓、茯神,行水之功多,益心脾不可闕也”,食用山楂茯苓餅有健胃消食、改善脾胃功能的效果,陰虛火旺者避免食用。

原材料:炒山楂10克,炒麥芽20克,炒萊菔子3克,炒神曲20克,茯苓3克,麵粉200克,白糖適量。

製作方法:將山楂、麥芽、萊菔子、神曲、茯苓粉碎過篩,並與麵粉混合,加水及白糖,攪拌和勻製成薄餅,烙熟食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