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讀書當讀典,讀那些可以產生其他書的“原書”

讀書當讀典。何謂典?

《說文》中說:“典,五帝之書也。”《爾雅》裡說得更加乾脆:“典,經也。”“五帝之書”也好,“經”也罷,總之在古人眼裡,“典”是有淵源的書、是不可輕易刪改的書、是足以成為其他書的依據的書。不過在古人那裡,夠得上這一個“典”字的書是極少的,三皇五帝,四書五經,也就只有數得過來的那幾本。今人就要幸福得多,時光已然沉澱出一批批歷久彌新的經典,以五千年閱歷的挑剔眼光揀選而出,呈現在今人面前。

讀中學時,語文老師便告訴我:讀書當讀典。他說,讀書不在多,在精,要向源頭去讀書,讀那些可以產生其他書的“原書”,也就是經典。然後,他就給我們留了一項家庭作業:期末之前,將老子的《道德經》背下來。他說,雖然你們現在肯定讀不懂,但是留在心中,自然有所裨益。時至今日,《道德經》已被我忘了大半,但偶爾靈光閃現,也會忽然覺得似乎悟得了隻言片語,五千言的《道德經》就像撒進蚌中的五千細沙,天長日久總會有那麽一兩粒結出令人欣喜的珍珠,這便是“有典在胸”的妙處了。

後來在大學裡,教授唐宋文學的老師也要我們背誦唐詩宋詞,彼時我們心裡還頗有微詞:又不是小學生,搞什麽背誦,何況考試又不考,不如老老實實翻翻教材和鑒賞文章,掌握“藝術特點”即可。這話後來傳到老師耳中,他便在課上告誡我們:讀第一手文獻,做第一流學問;讀第二手文獻,做第二流學問。《全唐詩》是第一手,《滄浪詩話》等算是第二手,到你們手裡的教材,隻怕已經是七手八手,你們若止步於此,做的學問也就只能算是九流以下的不入流學問了。這一番說教,雖然後來我沒有成為學界中人,至今卻也記憶猶新,每每與人言論,口若懸河之前,總是先捫心自問:在這個領域你的知識是“第幾手”的知識?你這觀點又敢不敢說是入得了流的觀點?

可歎現在的時代,像上兩位老師那樣縝密嚴謹的讀書人,卻是越來越少了。社會發展,生活節奏加快,現代人的閱讀習慣也越來越快餐化,大部頭的原本典籍啃起來費勁怎麽辦?各種“速成讀物”便應運而生:諸如“500本世界名著速讀”、“傻瓜經濟學”,甚至“一小時讀懂相對論”、“五分鐘哲學入門”,一時間,談歷史的不讀《史記》、《春秋》,論哲學的不讀康德、尼采,講文學的渾然不知一部作品厚度幾何,大家仗著各自的“一小時”和“五分鐘”高談闊論甚至互相挑剔攻訐,互射“空包彈”,卻也打得不亦樂乎。當下微博正紅火,什麽都沾一個“微”字,今日“微閱讀”,明日“微研究”,你來“微科學”,我搞“微文史”,卻不見有誰承認自己做的是“微學問”。

當下社會日新月異,不奢求做全學科的“知識分子”,退而求其次地做一個“知道分子”,也是未嘗不可,這樣是不是就不必讀典了呢?依我看,只要是時間精力允許,還是讀為更佳。讀書當讀典,不只是為了追本溯源、做一流學問,也是對自己的知識負責,對自己的寶貴的時間負責,確保自己珍貴的閱讀時間,不會浪費在不入流作者的誤人子弟的書本上。而經典雖然往往年代久遠,卻總能常讀常新,這也正是“典”之為“典”的價值所在;而堪稱經典的作品卷帙浩繁,總有能吸引你的一部,滿足並超乎你的期待,正如卡爾維諾所說:“通過閱讀經典,我們感到它們遠比傳聞中所想象的更新鮮、更出乎預料、更不可思議。”讀書當讀典,可能從一開始就無關實用主義的知識與學問,只是為了更好地追求閱讀帶給我們的快樂吧。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學習古籍版本,離不開查看實物、關注古籍網拍、了解市場價格!網拍是低成本、最方便的學習方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