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24節氣養生:驚蟄

播放GIF

播放GIF

驚蟄氣候特點

驚蟄,是24節氣中的第3個節氣。時間通常為每年的3月5日或6日這一天,太陽到達黃經345。時。「蟄」就是藏的意思,驚蟄的意思是指氣象回暖,春雷始鳴,驚醒了蟄伏於地下冬眠的昆蟲,萬物復甦。

「春雷響,萬物長」,到了驚蟄節氣,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回升,雨水增多,正是大好的「九九」艷陽天,中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已升到0℃以上,華北地區日平均氣溫為3-6℃,江南為8℃以上,而西南和華南已達10-15℃,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中國人自古就很重視驚蟄這個節氣,把它視為春耕開始的日子。

農諺也說「過了驚蟄節,春耕不能歇」「九盡楊花開,農活一齊來」。很多地區驚蟄節氣平均氣溫可達到12-14℃,較雨水節氣升高3℃以上,是全年氣溫回升最快的時候。雖然日照時間明顯增加,但是因為冷暖空氣交替的原因,氣溫波動還是很大。每年驚蟄這天,在廣東和中國香港,民間習俗有祭白虎及打小人的儀式,這也從某種角度反映了驚蟄節氣是一個外邪容易入侵人體的時段。
因此,此時的養生原則主要是提升正氣,使外邪不能侵襲人體。

驚蟄飲食:宜清淡、適當進補

驚蟄氣象回暖,飲食應清溫平淡,多食用一些新鮮蔬菜及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如春筍、菠菜、芹菜、雞肉、蛋類、牛奶等,以增強體質抵禦病菌的侵襲。可以多吃一些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食物,能夠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對女性來說,還可以美白。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有水蘿蔔、辣椒、甜椒、苦瓜、蒜苗、圓白菜、菜花、西蘭花、芥菜、芥藍、菠菜、柑橘、刺梨、木瓜等。

驚蟄時氣象比較乾燥,燥邪容易侵犯人體,我們常常會感覺口乾舌燥,還容易出現乾咳少痰的表現。生梨性寒、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習俗,是一種經濟、便捷的食療選擇。梨的吃法很多,生食、蒸熟、榨汁、烤熟或煮水都可,比如冰糖蒸梨對咳嗽具有不錯的療效,製作起來非常簡單方便。為大家介紹一些常用的梨的食用方法。

榨汁:梨洗凈,去皮、核,放入榨汁機中榨汁即可;也可以加入冰糖、胖大海1枚,上火煮開10分鐘後服用,有潤肺生津、利咽開音的功效;還可以與蓮藕一同榨汁後兌入蜂蜜飲用,有健脾、清心、潤肺的功效。

蒸熟後食用:生梨1個、川貝母3克、冰糖10克。梨去核後,把頂部切開,把川貝母研成細粉,同冰糖一起放入梨中,蓋上頂部,隔水蒸30分鐘後取出食用,潤肺止咳化痰的效果非常好。

煮水食用:梨去皮、核,切片後與冰糖、川貝母、銀耳同煮,有健脾潤肺止咳的功效。

除了梨之外,具有潤肺健脾作用的食物還有百合、枇杷、銀耳等,滋陰潤肺的中藥有沙參、麥冬、玉竹、黃精等,都適合在春季食用。

芥藍

中醫認為其具有除邪熱、解疲勞、清心明目的作用。芥藍可炒食、湯食,或作配菜,非常適宜春季食用。

芥菜

芥菜其性溫、味辛,入肺、胃、腎經,有宣肺豁痰、溫中利氣之功效,主治寒飲內盛所致的咳嗽痰多、胸膈滿悶及牙齦腫爛、寒性腹痛、便秘等病症。《本草綱目》中記載:久食則積溫成熱,辛散太甚,耗人真元,肝木受病,昏人眼目,發人痔瘡。因此不可多食。

鵪鶉

中醫認為,鵪鶉性甘、平、無毒,具有益中補氣、強筋骨、消結熱、利水消腫等作用。《本草綱目》中記載,鵪鶉的肉、蛋有補五臟、益中續氣、實筋骨、耐寒暑、消熱結之功效,對貧血、營養不良都有一定的輔助食療功效。

薏苡仁

薏苡仁祛濕美容,預防腳氣病,能增強腎功能,並有清熱利尿作用,對水腫病有益。其抗癌的有效成分中包括硒元素,能有效抑製癌細胞的增殖,可用於胃癌、子宮頸癌的輔助治療。薏苡仁中含有一定的維生素E,是一種美容食品,常食可以保持人體皮膚光澤細膩,消除粉刺、色斑。
選購顆粒飽滿,有光澤,白色或黃白色,抓起來無粉末者為佳。
儲存於密封放於陰涼乾燥處。

生菜

生菜中含有一種「干擾素誘生劑」,可刺激人體正常細胞產生干擾素,從而產生一種「抗病毒蛋白」抑製病毒。

生菜中膳食纖維和維生素C較白菜多,有消除多餘脂肪的作用,故又叫減肥生菜。生菜中含有甘露醇等有效成分,有利尿和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

尿頻、胃寒的人應少吃。

生菜搭配醋會降低營養價值。

草莓

草莓是鞣酸含量豐富的植物,在體內可吸附和阻止致癌化學物質的吸收,具有防癌作用。草莓中所含的胡蘿蔔素是合成維生素A的重要物質,具有明目養肝作用。草莓除可以預防壞血病外,對防治動脈硬化,冠心病也有較好的療效。
太大的草莓忌買,過於水靈的草莓也不能買;不要去買長得奇形怪狀的畸形草莓。
草莓表面粗糙,不易洗凈,用淡鹽水或高錳酸鉀水浸泡10分鐘既能殺菌又較易清洗。孕婦和兒童,不能食用畸形莓。

香蕉

香蕉能緩和胃酸的刺激,對胃黏膜有保護作用,對胃潰瘍有改善作用。
香蕉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粗纖維,能將體內致癌物質迅速排出體外,潤腸通便,是一種較好的防癌果品。香蕉能讓人減輕心理壓力、減少憂鬱,令人快樂開心。歐洲人稱其為「快樂水果」。
香蕉不要放進冰箱裡保存。
連皮燉食香蕉治痔瘡、便血。

驚蟄養生食譜

豬心棗仁湯
材料:豬心1個,酸棗仁10克,茯苓15克,遠志5克,味精、鹽各適量。
做法
1.先將豬心剖開,洗乾淨;茯苓、酸棗仁、遠志用紗布袋裝好,紮緊口與豬心同入砂鍋。
2.鍋中加水適量,先用大火燒沸,撇去浮沫,後改小火慢燉,至豬心熟透後,加入少許鹽、味精調味即成。
功效:此湯有補血養心、益肝寧神之功效,適用於心肝血虛所致的心悸不寧、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等。

燉龍眼黨參鴿肉湯
材料:龍眼肉20克,黨參15克,鴿肉150克。
做法
1.先將鴿肉洗乾淨,切成小塊。
2.鴿肉與龍眼肉、黨參同入砂鍋,加水適量燉湯,鴿肉熟後飲湯,食鴿肉和龍眼。
功效:此湯有滋肝腎、益脾氣之功效。適用於肝腎陰血虧虛、脾氣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軟、形體消瘦、頭暈耳鳴、心悸不寧、失眠健忘、氣短食少等。

芹菜炒香菇
材料:芹菜400克,香菇(鮮)50克,鹽2克,澱粉(豌豆)10克,醋、醬油各5毫升,味精1克,植物油30毫升。
做法
1.芹菜去葉、根,洗凈,剖開,切成2厘米長的段,用鹽拌勻約10分鐘,用清水漂洗凈,瀝乾待用。香菇切片。
2.醋、味精、澱粉混合後裝在碗裡,加水約50毫升兌成芡汁待用。
3.炒鍋燒熱後,倒入植物油燒熱,下入芹菜段煸炒2-3分鐘,投入香菇片迅速炒勻,再加入醬油稍炒,淋入芡汁,快炒起鍋即成。
功效:這道菜能清肝熱,益氣和血,特別適合春季常吃。

青椒木耳炒荸薺
材料:青椒50克,木耳50克,荸薺200克,鹽2克。
做法
1.青椒洗凈切塊;木耳用溫水泡發洗凈;荸薺去皮,洗凈切塊。
2.熱油鍋爆炒青椒和木耳,將熟時倒入荸薺翻炒。
3.最後加入鹽和雞精調味就可以出鍋了。
功效:本菜有清熱生津、益氣強身的作用。

當歸鬱金豬蹄湯
材料:當歸10克,鬱金15克,豬蹄250克,紅棗5顆,生薑15克,鹽適量
製作方法
1 將豬蹄颳去毛,處理乾淨後洗凈,在沸水中煮2分鐘,撈出,過冷水後斬塊備用。2 當歸、鬱金、生薑洗凈,將生薑拍裂。將除鹽外的全部材料放入鍋內,加清水沒過所有材料,大火澆沸後轉成小火煮2~3小時。3 待豬蹄熟爛後加入適量鹽調味即可。
功效:此品理氣活血、疏肝解鬱。

秘製白蘿蔔絲
材料:蝦米50克,白蘿蔔350克,紅椒1個,生薑絲少許,料酒10克,鹽5克,雞精2克
製作方法
1 蝦米泡發;白蘿蔔洗凈切絲;紅椒洗凈切片。2 炒鍋置火上,加水燒開,下白蘿蔔絲焯水,倒入漏杓濾乾水分。3 油燒熱,倒入蝦米、紅椒、生薑絲,加鹽、雞精、料酒炒勻,起鍋倒在白蘿蔔絲上即可。
功效 提神健腦。

蘆筍百合炒瓜果
材料:無花果、百合各100克,蘆筍、冬瓜各200克,香油、鹽、味精各適量
製作方法
1 蘆筍洗凈,切斜段,下入開水鍋內焯熟,撈出控水備用。

2 鮮百合洗凈掰片;冬瓜洗凈切片;無花果洗凈。

3 油鍋燒熱,放蘆筍、冬瓜煸炒,下入百合、無花果炒片刻,下鹽、味精調味,淋入香油即可裝盤。

功效 提神健腦。

金槍魚釀西紅柿
材料:生菜100克,金槍魚肉50克,西紅柿3個,芥末、沙拉醬各適量


1 西紅柿去蒂托,洗凈去子;生菜洗凈,切細絲;金槍魚肉洗凈。2 將切好的生菜絲裝盤,放入芥末、沙拉醬攪拌均勻備用。3 將已調好芥末西紅柿沙拉醬放入西紅柿肚內,鋪上金槍魚即可。
功效 補血養顏。

菠菜粥

材料:菠菜200克,粳米100克,鹽3克,味精2克,胡椒粉1克,植物油少許。
做法
1.將菠菜洗凈,在沸水中燙一下,切段;粳米淘凈。
2.鍋中加水適量,下入粳米,常法煮粥,粥將熟時將菠菜下入粥中,繼續煮直至成粥,停火;再放入鹽、味精等調勻即成。
功效:菠菜粥具有養血止血、斂陰潤燥、通利腸胃的作用。

當歸鵪鶉枸杞子粥

材料:當歸、枸杞子各15克,鵪鶉1隻,茶樹菇適量,大米80克,鹽3克,味精1克,薑絲、蔥花各適量
製作方法
1 大米淘凈;鵪鶉洗凈切小塊;茶樹菇、當歸、枸杞子洗凈。2 油鍋燒熱,放入鵪鶉,加鹽炒熟盛出。3 鍋置火上,注入清水,放入大米煮至五成熟,放入其他材料,煮至米粒開花後關火,加鹽、味精調勻,撒上蔥花即可。
功效 養肝補血、補中益氣、清利濕熱。

薏苡仁黃芪粥

材料:薏苡仁30克,黃芪8克,大米70克,鹽2克,蔥8克
製作方法
1 大米、薏苡仁均泡發洗凈;黃芪洗凈,切片;蔥洗凈,切花。2 鍋置火上,倒入清水,放入大米、薏苡仁、黃芪,以大火煮至米開花。3 再轉小火煮至呈濃稠狀,調入鹽拌勻,撒上蔥花即可。
功效 此粥有補氣固表、止汗脫毒、生肌斂瘡、利尿消腫之功效。

芝麻糯米羹

材料:杏仁30克,黑芝麻50克,糯米300克,冰糖適量
1 糯米、杏仁均泡發洗凈;杏仁洗凈下鍋小火炒香,然後碾碎。2 糯米洗凈冷水下鍋大火熬10分鐘,之後放黑芝麻慢慢攪拌。3 20分鐘後放冰糖,撒杏仁碎即可。
功效 本品具有滋陰補虛、健脾益胃、止咳化痰、潤腸通便等功效。

柏子仁大米羹

材料:柏子仁30克,大米100克,鹽、枸杞子、生菜葉各適量
製作方法
1 大米泡發洗凈;柏子仁、枸杞子洗凈;生菜葉洗凈切絲。2 鍋置火上,倒入清水,放入大米,以大火煮至米粒開花。3 加入柏子仁、枸杞子,以小火煮至呈濃稠狀,調入鹽拌勻、撒上生菜葉即可。
功效 本品能養心安神、潤腸通便,對驚悸、失眠、盜汗、便秘有食療作用。

靈芝銀耳茶

材料:靈芝10克,銀耳40克,冰糖 15克
製作方法
1 將靈芝用清水漂洗乾淨;銀耳泡發洗凈。2 然後將二者切成碎片,置於熱水瓶中,沖入適量沸水。3 加蓋燜一夜,次晨加入冰糖,溶化後即可。
功效 補肺氣,滋肺陰。用於哮喘日久,肺臟氣陰兩虛者。見於平常疲乏少氣,口乾咽燥,喘息氣促等症者。

黑豆芝麻汁

材料:黑芝麻1大匙,黑豆2大匙,香蕉少許,冷開水200毫升
製作方法
1 黑豆洗凈,入鍋煮熟,撈出備用;香蕉去皮,切段。2 將黑豆、香蕉加入冷開水放入攪拌機中攪打成泥。3 加黑芝麻拌勻即可。
功效 本品具有滋陰補腎、潤腸通便、烏髮並防脫等功效。

薏米百合豆漿

材料:薏苡仁30克,百合10克,黃豆60克,清水、白糖或蜂蜜適量
製作方法
1 將黃豆在清水中浸泡6~8小時,泡至發軟備用;薏苡仁水浸泡2小時;百合略泡,切碎。2 將浸泡好的黃豆、薏苡仁、百合一起放入豆漿機的杯體中,添加清水至上下水位線之間,啟動機器,煮至豆漿機提示薏米百合豆漿做好。3 將打出的薏米百合豆漿過濾,等豆漿稍涼後,添加適量蜂蜜即可飲用。
功效 春季適宜食用清淡養陽的東西,薏苡仁營養全面,是個好的選擇。用薏苡仁與百合製成的這款豆漿,有明顯的清補功效,適合春季飲用。

雙豆銀耳豆漿

材料:銀耳30克,黑豆70克,黃豆30克,清水、白糖或冰糖適量
1 將黑豆、黃豆洗凈後,在清水中浸泡6~8小時,泡至發軟備用;銀耳用清水泡發,洗凈,切碎。

2 將浸泡好的黑豆、黃豆和銀耳一起放入豆漿機的杯體中,添加清水至上下水位線之間,啟動機器,煮至豆漿機提示豆漿做好。

3 將打出的豆漿過濾後,趁熱加適量白糖或冰糖調味,不宜吃糖的患者,可用蜂蜜代替。不喜甜者也可不加糖。
功效 銀耳具有潤腸益胃、補氣和血、強心壯身、美容護膚、延年益壽之功效。

補氣益血花草茶

牡丹花茶

【原料】
牡丹花3朵,白糖10克,水適量。
【製作方法】
⑴將牡丹花乾品置於容器中,加沸水沖泡,燜泡5分鐘即可飲用。
⑵牡丹花口味略有清苦,可加入適量白糖,使茶湯的口味更加甘美。
⑶可依個人口味添加搭配玫瑰花、綠茶等飲用。
【養生功效】
養血和肝、解鬱祛瘀,適用於面部黃褐斑、皮膚衰老之人,常飲可使人氣血充沛、容顏紅潤、精神飽滿,能減輕生理疼痛、降低血壓,對改善貧血及養顏美容有助益。
【小叮嚀】
脾胃虛寒者不宜多飲。
小貼士
李時珍提出:牡丹隻取紅、白兩色的單瓣者入葯,其他品種皆人工培育而成。「氣味不純,不可用。」紅花者偏於利,白花者偏於補。

紅棗茶

【原料】
紅棗20顆,水適量。
【製作方法】
⑴將大棗洗凈,去核,掰開,露出纖維;
⑵把處理好的大棗放在鍋裡,倒入適量涼水,燜4個小時或過夜;
⑶泡好後把鍋直接放在火上加熱,大火煮沸後再繼續煮5分鐘即可。
【養生功效】
紅棗補血,強健脾胃。脾胃虛弱、腹瀉、倦怠無力的人,每日吃紅棗7顆,可以健脾益胃、增加食慾。此外,紅棗還可以補氣、養血、安神,是女性的滋補佳品。
【性味歸經】
味甘、性溫,歸脾、胃經。
小貼士
將大棗掰開是為了讓營養物質更易於煮出來,去核是因為棗核會使人上火。

驚蟄起居、運動:動則昇陽

驚蟄節氣所進行的運動不宜太過激烈,畢竟人們剛從冬季的寒冷中舒緩過來,運動也需要循序漸進。外出踏青、郊遊、放風箏都是不錯的選擇。
驚蟄過後,氣溫逐漸升高,氣象變暖,此時人們感到睏乏,只有保證良好的睡眠,才能有充沛的精力工作和生活,在睡前半小時要摒棄雜念,保持心情平靜,這樣有利於入睡;稍微活動一下身體,有利於身體的舒展和放鬆;睡前洗臉、洗腳,按摩面部和搓腳心,可推動血氣運行,溫補臟腑,安神寧心,消除一天的疲勞,有利於入睡。

驚蟄保健:按摩三陰交,防止邪風侵襲

驚蟄節氣易感受風邪,按摩三陰交穴,對預防邪風侵襲有幫助。三陰交穴名意指足部的三條陰經中氣血在本穴交會。本穴有脾經提供的濕熱之氣,有肝經提供的水濕風氣,有腎經提供的寒冷之氣,三條陰經氣血交會於此,故名三陰交穴。三陰交是一個重要的保健穴,有「女人常揉三陰交,終身不變老」的說法。
取穴方法:內踝尖直上3寸(4橫指),按壓有一骨頭為脛骨,此穴位於脛骨後緣靠近骨邊凹陷處。
按摩方法:每天1次,每次15 ~ 20分鐘。
功效:按摩本穴具有疏肝健脾、養血活血、補腎安神的作用。

END 往期精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