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多學科協作共促貧血管理 多方倡導設立「中國貧血日」

近日,國家衛健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發起了「多學科協作貧血管理項目」,並聯合多學科專家,倡導將每年的8月18日設立為「中國貧血日」,藉此呼籲全社會重視貧血疾病的防治篩查。

(2018年8月18日,瀋陽)我國6歲及以上居民貧血患病率為9.7%1,其中輕度貧血患者中只有不到兩成得到治療,極重度貧血患者僅1/2得到臨床治療2,與指南規定相去甚遠。貧血不僅影響個體體能,還影響多種疾病的治療預後。

為了改善中國貧血管理現狀,提升公眾的科普認知,提高貧血相關疾病的規範診療意識,國家衛健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發起了「多學科協作貧血管理項目」,並聯合多學科專家,倡導將每年的8月18日設立為「中國貧血日」,藉此呼籲全社會重視貧血疾病的防治篩查。

在8月18日召開的「多學科協作貧血管理高峰論壇」現場,來自腎內科、血液科、腫瘤科、骨科、外科、輸血科、婦產科及消化科等貧血相關各學科領域的300餘名業內權威專家,共聚一堂,開展了一系列的學術主題活動,內容包含跨學科專家對話、貧血管理學術成果展示及學術講座等,以此普及貧血規範治療的理念,惠及更多貧血患者,助力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中國工程院院士、江蘇省血液研究所所長阮長耿,中國工程院院士、海軍軍醫大學校長孫穎浩出席會議並致辭。

▲圖為「多學科協作貧血管理高峰論壇」啟動儀式

容易被忽視的貧血問題亟需關注

貧血是世界上最常見的一種營養缺乏病,也是當前最為人們關注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顯示,目前全世界貧血人數超過20億,佔世界人口的37%3;而我國6歲及以上居民貧血率為9.7%,其中6-11歲兒童和孕婦貧血率分別為5.0%和17.2%4

「貧血在我國人群中普遍存在,其中兒童、婦女、孕婦和老人是貧血的多發人群。」中國工程院院士、江蘇省血液研究所所長阮長耿指出,「由於健康知識的普及程度較低,『貧血是小病』、『女性貧血很正常』、『貧血通過食補就可以』等錯誤觀念普遍存在,因此貧血極易被大家所忽視,很多人達到中度、重度、甚至極重度才就診,這不僅給患者帶來了身體上的痛苦和經濟上的負擔,還導致了不必要的衛生資源浪費,尤其是血液資源的浪費。」

「貧血不僅影響個體體能,而且影響多種疾病的治療預後。」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總醫院國家腎臟及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學醫學院院長劉志紅表示,「對老年人而言,貧血還是多種疾病預後的獨立危險因素。」以腎性貧血為例,腎性貧血患者的紅細胞數量減少,以至於體內攜氧能力降低、產生缺氧情況,會對全身系統、各個臟器帶來危害。腎性貧血如未能及早發現並堅持規範治療,將加速慢性腎病進展至終末期腎病,增加透析風險、心血管病發生風險和死亡率5

多學科診療 共促貧血管理

怎麼知道自己是貧血了呢?依據通常的標準,血紅蛋白測定值:成年男性低於120g/L、成年女性低於110g/L,其紅細胞比容分別低於0.42、0.37,可診斷為貧血。一般輕度貧血癥狀體征較輕,大多是在體檢時才被發現。

輕度貧血時未經及時發現治療有可能會繼續加重,發展為中度貧血。中度貧血的指標是血紅蛋白濃度小於90g/L、大於60g/L,中度貧血時男女參考值是相同的。患者一般會有疲倦,乏力,頭暈,皮膚粘膜稍顯蒼白等癥狀,需要到醫院進一步檢查來確診。

當前,貧血問題未引起全社會足夠的重視,我們對貧血的治療遠遠不足,且未達到早治療、規範治療的標準。要想改善中國貧血管理現狀,不僅要對患者進行科普教育,也要對臨床醫師加強培訓,還要大力加強多學科協同作戰,共促貧血管理。

在「多學科協作貧血管理高峰論壇」上,來自不同學科領域的「大咖」,暢談貧血治療,分享學術熱點。中華醫學雜誌副總編陳新石主任主持了「巔峰對話」學術環節,各學科專家做精彩發言。

▲圖為:多學科協作貧血管理高峰論壇「巔峰對話」現場

關於腎性貧血的管理,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趙明輝教授表示:目前我國成年人群中慢性腎臟病的患病率為10.8%,特別是西部高原地區患病率更高一些。腎性貧血是慢性腎臟病患者最常見的併發症。隨著腎功能減退,貧血的發生率逐漸升高,貧血的程度會逐漸加重,腎病發展到終末期,98.2%以上的透析患者合併貧血。而在諸多的併發症中,腎性貧血是最容易糾正的、治療反應最好的併發症,尤其是從重組人促紅素(EPO)的研發問世,到現在的普及應用,極大地改善了CKD患者的治療現狀和病人的生存品質。因此,「關注貧血,關愛生命」,腎性貧血要早期診斷、及時治療。

關於血液病相關貧血的管理,蘭州大學第二醫院張連生教授指出:我國貧血的發病率非常高,尤其是西北部地區發病率更高一些。幾乎所有的血液病都存在貧血的情況,這對血液病相關貧血的管理提出了挑戰。可喜的是,隨著目前治療方式的進步,貧血管理確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比如我們對EPO的認識,可以說從爭議到落實,到現在不僅要用,量要足、療程要保證。只有超過三個月足期、足療程治療,才可取得明顯的療效,而且與「治本」的藥物聯合起來更有明顯的差異。我想今天開展的「多學科協作貧血管理高峰論壇」,讓多學科聯手協作,這必將造福血液病患者。

關於腫瘤相關貧血的管理,哈爾濱血液病腫瘤研究所所長馬軍教授指出:我國現在腫瘤病人越來越多,並且腫瘤相關性貧血的現象也越來越嚴重。貧血導致的不良事件在腫瘤併發症中佔到第三位,晚期腫瘤患者的貧血問題幾乎達到100%,所以要想讓腫瘤患者正常活下來就要解決腫瘤相關性貧血的問題。EPO的出現對我國腫瘤相關性貧血的治療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現在,隨著EPO應用的不斷的實踐以及深入,我們總結成《EPO治療腫瘤相關性貧血中國專家共識》和《腫瘤相關性貧血臨床實踐指南》,用於臨床治療指導。我們希望臨床腫瘤醫生學習這些先進的經驗,真正把腫瘤相關性貧血治療達到一個良好的療效,讓腫瘤患者和正常人一樣正常無痛苦地生存。今天,我們倡導設立「中國貧血日」,希望中國沒有貧血,消除貧血,尤其是消除貧困地區的一些營養性不良的貧血。

關於輸血相關貧血的管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汪德清教授表明:如何解決貧血問題,過去我們很多時候只是在輸血的時候才關注。其實,輸血只是一個短暫的指標,而不「治本」;現在貧血的管理關注的不單是一個「點」,而是整個全過程管理。不僅關注輸血本身血量夠不夠,更得關注患者的生存品質,這跟過去有本質的區別。目前血液短缺非常嚴重,感謝多學科協作共同解決目前血液短缺的問題,緩解了輸血科的壓力,患者的生活品質也會得到很大的提高。

關於骨科相關貧血的管理,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楊惠林教授闡述:貧血問題對外科來說是非常頭痛的問題,也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問題。為什麼骨科病人貧血發生率那麼高?一是老年人骨骼老化,活動量減少,裡面的造血功能也在減退;二是內科病人也會發生外傷骨折,骨折手術後貧血發生率高達約90%;三是關於外科手術,術中骨頭上的滲血尚在正常可控範圍內,但術後隱性貧血出現較多,大多數病人關注度低,這導致術後由於貧血問題又返回住院的發生率非常高。現在有了全方位的貧血管理,包括術前、術中和術後。EPO應用以後,使得手術當前的輸血量從50%降低到了14%,住院周期和住院天數也顯著降低。

關於外科相關貧血的管理,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李寧教授提出:「關注貧血,關愛生命,關照外科。」外科醫生對貧血的重視在於當前兩個現實問題:第一,現在的腫瘤病人多,老年病人多,貧血發生率非常高;第二,中國血源越來越緊張。外科臨床上經常會看到,由於沒有充足的血源,不得不停掉手術;或原來可以做大手術改為小手術,這種現象在外科臨床上屢見不鮮。這樣嚴峻的形勢怎麼解決?我們可以盡量鼓勵人們改變觀念去獻血,但這是一個被動的方法。主動的方式就是在術前把貧血糾正,在圍術期把貧血問題處理掉,最終減少出血。

關於消化科相關貧血的管理,陸軍軍醫大學大坪醫院陳東風教授暢談:關於消化科相關貧血的管理,陸軍軍醫大學大坪醫院陳東風教授暢談:消化系統疾病發生貧血是很常見的,這主要有幾個方面:其一,消化系統有肝、膽、脾、胃、腸等8大器官與造血系統關係密切。其二,消化系統參與了貧血的四大環節進程,從造血原料不足到影響原料的吸收,從消化道炎症及腫瘤的進展到器官功能失缺,消化系統跟貧血關係緊密相連。其三,貧血是消化系統的某些重大疾病早期預警信號。其四,對於貧血問題的病因發現,消化內鏡起到重要作用,如通過胃腸鏡來診斷食管癌、胃癌及結直腸癌等。最後四句話總結:萬惡之源,源於胃腸;貧血病機,消化全程;探究貧血,內鏡助力;胃腸若敗,身體必壞。

關於婦科相關貧血的管理,電子科技大學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四川省腫瘤醫院張國楠教授表明:貧血對婦科腫瘤來說是非常常見的,從嬰兒開始一直到老年婦女,貧血可能伴隨著她們整個一生。婦科最常見的良性腫瘤是子宮肌瘤,它很小卻可以導致貧血;而惡性腫瘤子宮頸癌,最常見的癥狀也是貧血。總之,貧血問題在婦科腫瘤涉及到的手術、放療、化療等整個治療過程中非常普遍。貧血問題不得到及時糾正,不但影響手術效果,也會影響治療預後。因此,我們提倡在術前就把貧血問題糾正,這樣我們用微創手術,放、化療才可以獲得較好的效果。「關注女性貧血,關愛生命全過程」,這對婦科腫瘤領域的發展和患者生存品質都有的重要意義。

倡導「中國貧血日」設立 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可以說,貧血問題不解決,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中國醫療健康事業的發展。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貧血管理也越來越受重視,要想進一步優化中國貧血管理現狀,就需要在思想上提高認識,喚起廣大民眾和專業人士對貧血的認知和重視。因此,在中華醫學會下屬各機構、專家學者以及公益組織的共同努力下,設立「中國貧血日」的倡議應運而生。

作為公益組織的白求恩公益基金會對貧血日的設立表示支持:倡導「中國貧血日」的設立有利於加深公眾對貧血疾病的認知,多方應攜手共同開展貧血專項行動如貧血大型義診、貧血知識進社區等各類公益活動,調動社會各界的積極性,全方位、多角度地為改善中國貧血疾病現狀做出貢獻。

與會專家呼籲:希望通過倡導「中國貧血日」的設立,提升全社會對於貧血疾病的重視,規範臨床合理用血,緩解醫療資源緊張的狀況,為推進落實「健康中國」助力,加油!

參考文獻

1.《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年)》

2.「CSCO2017·現場」撥雲見日,腫瘤相關性貧血呼喚規範診療 《醫師報》 2017-09-28

3.世界衛生組織2008年資料

4.《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年)》

5. http://health.sina.com.cn/news/2017-11-22/doc-ifypapmz3721015.shtml

華醫網執業藥師衝刺班(中藥、西藥)特邀具有多年執業藥師考試指導經驗的專家級講師,突出考試重點難點,將知識點化繁為簡、總結煉化,幫助學員記牢提分!(輔導課程請顧問小助手:weizhushou95)!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