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小小撥筋法,治大病!

撥筋療法是林勝勤教授通過多年的潛心研究,融合易學、中醫學與現代醫學三個研究領域,繼承和發展出來的以砭石為主要撥刮工具的筋傷療法。

撥筋療法以《易經》《內經》《中醫基礎理論》《針灸學》《解剖學》等為理論基礎,徒手或用玉石、牛角梳等簡單工具對人體病灶部位的粘連經筋、傷筋、筋膜、韌帶進行松解、整復的治療方法,主要針對風、寒、濕痹證引起人體肌肉、肌腱、筋經、韌帶所產生的各種病證表現和跌打扭挫引起的筋傷。

《靈樞·經脈》說「筋為剛」;《素問·五臟生成》說「諸筋者皆屬於節」。所以筋性堅韌剛勁,對骨節肌肉、韌帶等運動關節有約束和保護的功能。古人指出:筋乃人身之經絡,骨節之外,肌肉之內,四肢百骸,無處非筋,無處非絡,聯絡周身,通行血脈而為精神之外輔。如人肩之能負,手之能攝,足之能履,通身之活潑靈動者,皆筋之挺然者也。

由此可見,筋在人身運動功能中之重要作用。由於筋附著於骨,所以人們常常筋骨並稱。筋是中醫學中特有的概念,相當於西醫學中的肌腱、韌帶等組織,但中醫對於筋的闡述內涵要豐富得多。筋也是人體特別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內經》高職門有經筋學說,與經絡學說相提並論。但很多人對經筋認識不夠,或以為經筋病只是軟組織的病痛,比如腰腿痛、頸肩痛之類等。實際上,經筋與很多疾病都密切相關。經筋屬於十二經脈的皮肉筋腱系統組織結構,是十二經脈之氣濡養筋肉骨節的體系,是十二經脈的外周連屬部分(韌帶),能約束骨骼,以利於關節的屈伸,保持人體正常的運動功能。正如《素問·痿論》所說:「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也。」其分布有一定的規律,與十二經絡相聯繫。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提到:「診治之道,法於陰陽。故邪風之至,疾如風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臟。」自古就有砭石撥筋,歷史悠久,操作簡單。撥筋能使僵硬的筋脈變柔,使之僵硬的經筋恢復彈性。人體全身各處的酸、麻、脹、痛等證可以通過撥筋療法完全治癒。通則不痛,痛則不通。本療法以撥、勾、擠手法來治療筋傷疾病。通過這些手法,改善氣血運行,疏通經絡,調理肌肉、神經、筋膜,使營氣衛氣充盈,氣血運行,激發人體自動修復功能。撥筋療法應用廣泛,療效顯著。操作工具和方法簡單有效,易學易用,綠色環保無汙染,容易推廣。

01 物品選擇

徒手或用玉石、牛角梳等,常用溫潤、光滑的鉤狀玉石為工具。

02 操作方法

1. 以指腹觸診,判斷肌肉、肌腱、韌帶是否有病因存在;觸摸脈動來診斷氣血暢通與否。


2. 以溫潤玉石為工具,順著肌肉、神經、筋膜紋理,由表入裡,上下梳理,撥理通暢;或徒手操作,掃散撥開筋膜瘀堵的鬱氣。


3. 以撥筋手法開四關,排邪氣。

03 適應證


主要針對風、寒、濕邪引起人體肌肉、肌腱、韌帶所產生的各種病證和外傷引起的筋傷。包括頭痛、眩暈、失眠、胸悶、心絞痛、頸椎病、滑鼠手、板機
指、視力疲勞、近視、肩周炎、乳腺炎、強直性脊柱炎、膝關節退化變形、腳內外翻、坐骨神經痛、腳底筋膜炎等。

04 禁忌證

本法的安全性較高,但在診治合併下列情況時,需要醫者謹慎處理。


1. 血友病患者及患有其他出血傾向疾病的患者慎用。
2. 有皮膚感染、潰瘍、瘢痕或腫瘤的部位禁用。
3. 孕婦禁用。
4. 患者在過於飢餓、疲勞及精神緊張時,以及對身體瘦弱、氣血虧虛的患者慎用。
5. 精神病患者不能配合治療時慎用。

摘自《杏林絕活·中醫藥特色療法操作規範》

《杏林絕活——中醫藥特色療法操作規範》(一)

本書為廣東省中醫院 10 年來開展「杏林尋寶」工作引進與傳承的 40 種中醫藥特色診療技術的操作規範彙編,

涵蓋了針、砭、灸、葯、導引、按摩以及診法等多個技術門類。

該書充分體現我國傳統中醫學在多個領域內的獨特技術內涵

內容豐富多彩、真實可靠,

入選技術兼顧了安全性和有效性。

近年來,這些特色技術經過了臨床實踐的驗證,

編寫部門有關同仁也在一定程度上進行了總結和提升,

具有較為可觀的推廣價值。

為了便於傳播,本書採用了相對統一的編寫體例,

適配相應的視頻內容

適合從事中醫臨床、教學與科研的讀者使用,

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本書目錄

版權聲明

點閱讀原文,一鍵下單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