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滴滴等需踩刹車:高速公路是好東西 但飆車就不對了

  共享經濟需要踩刹車

  張緒旺

  來源:北京商報

  高速公路是好東西,但飆車就不對了。近幾年,共享經濟(分享經濟)開上了互聯網高速公路,速度驚人、形象靚麗,每每形成規模效應——全產業鏈投注熱情的時候,就不只是一輛車,更像一個狂野飆車的車隊——你爭我趕、惟恐掉隊。

  所以,當滴滴順風車空姐事件出現時,人們驚呼:原來共享經濟沒有想象中的安全堡壘,看似三方製衡,也有監管部門,但凡出事,原來某些維度根本沒系安全帶。

  最可怕的事實還在於,這不是個例,滴滴的“罪過”是共享經濟的通病。過往幾年,我們經常健忘,忘記了美團外賣出現過“偷吃外賣”的送餐員,忘記了Airbnb愛彼迎多次發生的房主“偷拍訪客”……即便在不發生人際關係的共享單車領域,押金難退成了集體性頑疾。

  問題在哪兒?持有“無可奈何”論調的人士會認為“這是概率事件”,放在任何市場均可發生;持有“平台主責”論調的人士則認為,必須“殺一儆百”,嚴厲追責互聯網平台。

  不過,在現階段,似乎哪種論調都難以安撫受到傷害的個案當事人,更無法舉一反三成為行業通例。

  歸根到底,共享經濟跑得太快了,快到大至法規、倫理、輿情,小到技術、賠付、產品,都沒有跟上規模爆發的速度。在新事物面前,似乎只有惡性事件才能反推安全底線的確認,而且速度極其緩慢。更殘酷的悖論在於,未等到行業準則、政策法規確定的那天,整個產業可能已經變成了偽命題。

  比如共享單車,在一輪暴風驟雨式的資本洗牌後,剩者寥寥並且放緩了成長速度,甚至整個行業已經開始看衰這個市場。實際上,大規模爆發押金問題也不過才過了半年。有消息稱,關於押金託管的政策還在制定之中,離推出尚有距離。

  快,導致各個方面都措手不及。我們還知道,共享經濟因涉獵的領域不同而局面複雜,比如網約車、順風車,提供的是人際服務,平衡乘客與車主的關係;而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提供的是物品租賃,解決人與財產的關係。

  共享經濟打破了原有的權責劃分,交易的隨時隨地性,又導致監管難度加大。

  因此,期望某個新經濟出現伊始就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安全保障制度,並不客觀。現實是,我們寄希望於平台方,作為最具實力的參與者,做到最大程度的道德自律。而對於消費者(乘客、食客等)和服務參與者(車主、送餐員),能做的就是擦亮雙眼、保持警惕。

  更具操作意義的建議是,我們可能不知道應該做什麽,但知道“不應該做什麽”:共享經濟應該踩刹車。當新事物產生,能否理性發展?不以優惠、補貼來製造“虛假繁榮”,因為除了繁榮,不法分子也會盯上這一塊肥肉。

  馬雲的名言“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不代表“每個人都應該從中賺錢”。當共享經濟變成了利益競逐的產物,乘客可能會為了便宜而迷住雙眼,服務者群體就會混入一心牟利的壞人,平台提供者更會因為效益放棄了安全底線。

  共享經濟未來很美好,莫要總是急著趕路。

責任編輯:陳永樂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