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滴滴脆弱的共享經濟:命案不斷 一單抽成10%變味公益

  滴滴命案不斷 共享經濟 底層邏輯遭挑戰

  記者 趙陳婷 錢童心

  頂著共享經濟光環一路攻城略地的滴滴,離初衷越來越遠。

  三個多月接連發生兩條人命案之後,作為滴滴共享經濟模式最後一塊門面的順風車業務,也已搖搖欲墜。

  而在之前,利用閑散社會資源的專車、快車市場早已被運營平台的“自營車輛+聘用司機”和帶車加盟的全職司機填滿。

  8月26日下午,交通運輸部聯合警察部運輸服務司司長徐亞華在對滴滴的約談中指出,兩起侵害乘客生命安全的惡性事件,暴露出滴滴出行平台存在的重大經營管理漏洞和安全隱患,並立即要求順風車業務進行全面整改。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出於安全考慮,高德地圖8月26日已暫時下線順風車業務。而嘀嗒出行尚未就該業務公開表態。

  在性命攸關的大事面前,被曝光的不僅僅是滴滴,還有共享經濟模式背後的隱患。特別是當共享模式遇上海量用戶,有限的管理半徑和手段之下,共享經濟底層邏輯設計是否能夠撐得住強烈的風控監管需求?

  一單抽成10%的變味公益

  互聯網的起高樓和樓塌了之間,有時沒留下幾口喘息時間。

  隻用了100多天的時間,定位公益的順風車就已經跌下神壇,以兩條年輕姑娘的性命為代價。

  鋪天蓋地的輿論譴責之下,讓車主和乘客通過拚車來平攤費用的順風車,從公益面孔突然變成了一張窮凶極惡的嘴臉。

  一位滴滴順風車車主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一開始滴滴向車主承諾不收服務費,但後來悄悄將每筆訂單抽取5%的服務費,詢問之下被告知是用於平台資訊運營成本及保險成本,之後5%的抽成很快又被偷偷提高到10%。

  “目前市內順風車行程滴滴每筆訂單抽成10%,而跨市順風車行程每筆抽成5%。”上述車主抱怨說,扣除服務費之後,再刨去來回接送乘客的成本,基本上沒什麽可賺。

  但對於滴滴來說,順風車已經成了一項實打實的賺錢業務。此前有報導稱,順風車在去年一年給滴滴帶來8億元利潤,但滴滴並未作出回應。

  今年3月,高德地圖成為順風車的新參與者。高德集團總裁劉振飛此前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表示,高德順風車堅決不會抽取用戶傭金,甚至目前還為用戶補貼簡訊通知、保險等第三方服務費,保證乘客花多少錢,車主就能拿到多少錢。

  有意思的是,劉振飛表示,在履新高德集團總裁之初就被告知,阿里對於高德的業務沒有盈利的考核,只要把技術和服務做到極致就行。“有時候為了賺錢的話,動作容易變形。”劉振飛這句話倒是相當符合滴滴順風車現在的遭遇。

  除了抽成太高,違背了公益的初衷,滴滴順風車另一個被詬病的原因是順風車業務中存在一批並不是為了簡單分擔油費而接單的車主。

  此前,各地發布的指導意見中均對合乘車輛每日的派單數量作出規定,北京、上海等地要求上限為2次。但滴滴順風車此前每日最高可接單數為15單,明顯高於各地政府的規定。

  這意味著,順風車中存在一些“專職車主”,他們並非在上下班或有計劃的出行中順便捎人,而是以營利為目的的專職運營。

  事實上,在專車、快車補貼明顯縮水之後,的確有一批曾經的專車、快車司機做起了全職順風車司機。而這些順風車司機的存在,讓原本合乘、平攤費用的拚車性質變味,違背了順風車原本的公益定位。

  但是為了吸引更多的車主成為順風車司機,大多數時候,平台默許了這些全職順風車司機的存在,放棄拒絕這些有潛在危險的用戶。

  而今年5月份的空姐順風車遇害案和剛發生的樂清姑娘順風車遇害案,嫌疑人都是“專職車主”。

  “血的代價表明,網絡出行平台的法律性質與其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到了必須予以明確的時候了。”中國電子商務協會政策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律師劉春泉在第一財經撰文稱,網絡出行平台與電商平台雖然都是網絡資訊平台,但行業場景特性不同而有所不同,不能直接適用電子商務法,應當專門確立網絡出行平台的安全保障義務。

  脆弱的共享經濟

  滴滴發布樂清順風車事件的自查進展表示,自8月27日零時起,滴滴將在全國範圍內下線順風車業務,內部重新評估業務模式及產品邏輯。

  今年5月份發生的空姐順風車遇害案件之後,滴滴已經對順風車的安全問題進行改善,順風車業務也曾全國暫停一周進行調整。隨後還進行了一系列整改措施,但空姐遇害案的悲劇還是再一次發生了。

  中國市場對於這種共享創新模式的監管環境相對寬鬆,而且滴滴在收購快滴、合並Uber中國業務後基本取得了市場的壟斷地位,估值已經膨脹到560億美元左右,並可能於明年IPO。不像Uber在全球還有那麽多競爭對手,滴滴在中國缺乏足夠體量的競爭對手,此次事件距離上一次乘客被殺害不足三個月。

  公眾迫切想知道,當下的技術手段到底能不能保證順風車行程安全,到底是技術水準不夠,還是滴滴做得不夠?

  在提升用戶安全的技術方面的投入,滴滴做得令人失望。滴滴曾表示對平台進行安全更新,包括正式上線新版緊急求助功能,在原有功能的基礎上將進入按鈕提升至顯著位置,並添加110、120、122以及滴滴24小時安全客服等快捷方式,用戶可自主一鍵撥打。但第一財經記者查看滴滴順風車平台,在車服務選項中,並沒有發現110報警功能,僅找到了120急救的服務標誌,點開後,更是大吃一驚——在題為“意外事故及突發疾病均可享受”服務說明中顯示了一系列的套餐購買服務。滴滴竟然在事關生命安全的服務中仍把賺錢放在第一位!

  一位互聯網行業觀察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一鍵式報警,把資訊同步傳送給警方,其實不難實現,卻能很大程度上解決緊要關頭的問題。”

  滴滴26日在公布自查進展情況時承認,隨著服務體量的增大,公司安全管理和處置能力也面對巨大的挑戰,特別在潛在風險識別、流程制度設計、快速響應等方面有許多亟待改善的地方。

  滴滴順風車此前宣布,其已覆蓋國內近400座城市,匯集了2300萬車主分享自己的座位。滴滴26日還公布了順風車的一組數據,在順風車上線的三年多時間裡,滴滴服務了十多億次出行。這意味著,這三年多來,滴滴順風車平均一天約90萬單,體量驚人。

  這樣大的一個盤子,在C2C模式之中,似乎任何一個平台都無力管控所有細節,但把控不了細節,就埋下了風險的隱患。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共享經濟分析師陳禮騰認為,順風車作為典型意義上的C2C共享經濟,供需雙方通過第三方連接平台實現交易,其中的細節管理難度遠遠大於B2C模式。由於順風車並非專職司機,對於車主的審查不會像網約車司機一樣嚴格。而審核車主背景,做到日常的管控和巡視,最大程度上確保用戶的利益與安全,是平台的社會責任。

  谘詢公司Automobility創始人羅威(Bill Russo)表示,滴滴的問題也給了競爭對手發展的機會。“中國的用戶可以有其他軟體作為備選,比如曹操專車、美團計程車這些平台在不斷出現,如果它們能夠借機把服務體驗做得更好,會從滴滴平台上獲得一部分的客戶。”

  滴滴當下所面臨的問題也是眾多C2C平台無法規避的。曾經與Uber在分享經濟領域齊名的Airbnb主打的短租項目,進入中國後至今表現得不溫不火。除了分享客房的政策風險,即使現在,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說,自己打理房間、負責接待房客,還要和陌生房客住在一起,依然是一個很瘋狂的事情。這些擔憂並非多餘。去年10月,一名在Airbnb上預訂了一間墨爾本民宿的顧客,遭到居住在該房的三名男子殺害。

  事實上,相比網約車,網絡餐飲在群體性和個體性安全問題上,面臨著更大的危險系數和技術問題。

  而主打網絡訂餐的美團、百度、餓了麽等外賣平台們發展得更早,積累的用戶數也同樣驚人,但移動互聯網技術發展至今,依然沒有有效技術手段能夠監測外賣平台的違法行為,也沒有明確的技術手段隨時監控無證無照和餐廳實際衛生狀況。

  這意味著,即使政策和監管真正踐行了“政府管平台,平台管企業”的分享經濟原則,平台如何在技術上和制度設計上管好企業,也是一個需要深入探討和研究的難題。

責任編輯:李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