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上海市工商局約談拚多多 市值蒸發近400億元

  監管介入!上海市工商局約談拚多多,市值蒸發近400億元,CEO黃崢“回應一切”

  一、拚多多事件的最新進展

  拚多多事件紛擾多日之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今日終於發聲。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的表態,有以下幾層資訊:

  1、已要求上海市工商局約談拚多多;

  2、將對拚多多平台上銷售山寨產品、傍名牌等問題認真開展調查檢查;

  3、不管是第三方平台還是平台內經營者,只要構成違法,都將依法嚴肅處理。

  對此,拚多多發表聲明並回應稱,將全力配合工商、市場監管部門開展調查,進一步嚴厲打擊平台上侵權假冒商品,努力達到社會和廣大消費者的期望。同時,拚多多表示,真誠歡迎社會各界群策群力,形成打擊侵權假冒商品的社會共治局面。

  二、市值縮水超55億美元 黃崢身家超劉強東

  今天是拚多多上市的第5個交易日。

  7月27日,拚多多正式登陸納斯達克,股票代碼“PDD”,開盤價26.5美元,較19美元的發行價上漲39.47%。截至當日收盤,拚多多股價上漲7.8美元,報26.8美元,較發行價上漲41.05%。按收盤價計算,拚多多市值達到305.31億美元。

  按照拚多多的股權結構,以上市當日開盤價26.5美元計算,創始人兼CEO黃崢所持股票價值約137.4億美元。

(圖片來自拚多多官微)(圖片來自拚多多官微)

  按照富比士實時富豪榜7月26日排名,劉強東以93億美元的財富位居中國大陸富豪榜第16位,張志東以143億美元排第11,李彥巨集以146億美元的財富排名第十,丁磊第九,財富為161億美元,順豐王衛第八,雷軍第七。也就是說,上市當天,黃崢的身價已經超過了劉強東,接近張志東。

  這距離黃崢創立拚多多,僅隻過去了4年。

(圖片來自拚多多官微)(圖片來自拚多多官微)

  事情在7月28日急轉直下,受到口誅筆伐的拚多多,股價連續三天下跌,累計跌幅為15%,最新市值為250.25億美元,3天市值蒸發超過5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近400億。黃崢身家縮水至117.13億美元。

  很少有一家公司會像拚多多一樣,在IPO後突然遭遇輿論幾乎一邊倒的質疑。上一家有此待遇的公司,是趣店。

  2017年10月18日,趣店在紐交所上市,股票交易代碼為“QD”,發行價為每股美國存托股(ADS)24美元。隨後,趣店開盤價報34.35美元,較發行價上漲43.13%,市值達到113.31億美元。至當日收盤,趣店報收29.18美元,較發行價上漲21.58%,市值為96.25億美元。創始人羅敏為大股東持股比例為21.6%,按此計算,身家超過20億美元。

  趣店的最新市值是多少呢?25.25億元,縮水了接近8成。

  不過,羅敏還是相當自信,其在個人公眾號“我是羅敏”撰文稱:2018年3月12日,我35歲,這一天公司市值52億美元,我決定,在公司市值達到1000億美元之前,我不再從公司領取一分錢薪水和獎金。

  三、媒體會“回應一切”,有關拚多多的10大焦點問題

  黃崢同樣表達了這種自信。就在昨天,拚多多臨時組織了一次媒體溝通會,以回應鋪天蓋地的質疑,“回應一切”。黃崢當場宣布:拚多多全體員工的期權鎖定3年,3年裡,所有的人不能從股票市場(兌現)套一分錢。

  原本不在溝通會名單之中的黃錚,臨時趕來救場,他直言,“剛剛上市完,剛剛開完員工大會,本來以為可以休息兩天,也安排了其它事情,這場發布會完全不在計劃當中。”

  這次媒體溝通會拚多多主要回答了10大焦點問題。

  1、對平台上假貨的態度?   

  打假,我們一直是特別認真的,在假貨這件事情上,我們的態度一直非常鮮明,從來沒有猶豫過。

  今天其實是把山寨問題和假貨問題混在一起了,當輿論進一步提高的時候,把所有的商家問題都變成了假貨問題。

  2、拚多多上市讓中國打假倒推20年?   

  拚多多雖然上市了,但其電商規模沒有那麽大,整個拚多多的生意佔整個行業的比例非常小。

  打假不是一家的事情,打假不應該是拚多多一家的事情,整個行業應該一起從供應鏈、到下遊的銷售端來打假,打假沒有終點。

  同時,假貨問題也是社會問題,讓3歲的拚多多承擔是不公平的。假貨不是有了拚多多才出現的,在淘寶、京東都出現過。假貨的識別和打擊如何做得更好,在學習的路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3、美團點評的王興說,大家在質疑拚多多的時候,已經忘了淘寶是怎麽起家的,這說明這個社會太健忘了。對於王興的評述您怎麽看待?   

  時代是在前進的,我們現在的環境比之前要好,在別人的基礎之上,或者說因為有別人走過,已經幫我們省了很多工夫。包括在今天這樣的輿情下,從長期來說,也是幫我們省掉很多的。

  4、7塊5的奶粉是真的嗎?   

  這是商家用來引流的菊花晶,不是真正的奶粉。七塊五購買的是350克的菊花晶,我們非常認真告訴大家,這不是真正的奶粉,而是菊花晶。

  菊花晶引流,從而給消費者帶來不適和誤導。這是商家的行為,存在違規,會采取相應的處罰。

  5、原價888的貝因美“愛+”奶粉為何只賣20元?   

  這裡涉及到臨期奶銷售處理問題。一罐奶粉是兩年保存期限,現在還剩1個半月到期,從規則上來說,銷售是可以的,但這和還有1年保存期限相比,食用性和安全性有多少差別,大家沒法區別,但臨其奶粉在銷售時價格就比較低。此類奶粉在中國被稱為“臨期奶粉”,佔到整個奶粉產業的銷售額的20%左右。

  我們會率先在行業更新更高的標準,會像“香煙盒提醒風險”一樣在罐體圖片上強製以醒目方式添加‘此為臨期奶粉,請謹慎購買’字樣。

  6、是否在平台上放縱山寨家電商家?   

  未來一方面會引進更多的品牌商,給消費者正品保證。另一方面,關於白牌機,其成本不高,比如電視機的液晶屏,大部分是行銷成本。願意與阿里等友商一起,規範白牌機,能讓行業問題變得更良性。

  7、是否會下架“白牌家電”和保健品?   

  拚多多的價值觀是把消費者放在第一位,滿足消費者需求,提升消費者體驗。白牌機,不僅僅是拚多多的問題,其他電商平台也存在。如果把所有的行業問題都放在拚多多上,是不公平的。坦白說,拚多多也解決不了行業所有的問題。

  我們從源頭來找到問題,從行業和產業鏈之間、尋求合作夥伴,一起來解決問題。

  8、在拚多多平台上開店是零門檻?   

  我們在一直學習和參考淘寶,淘寶的門檻也很低。比如大家電門檻,保證金從1000提升到10000元。包括還有一些品類的商品,拚多多不斷提升門檻。加強技術力量,拚多多會做抽檢等動作。同時,拚多多1.5億元的消費者基金,先行墊付。

  9、這一次的輿論風波,給拚多多帶了怎樣的困惑、壓力?是不是監管來查了?投訴增加了?平台銷售有何變化? 

  當然會。它有點異常,7月26日正上市當天,因為它是大新聞,百度搜索指數假設是100,這一次的輿論風波指數到昨天就是400,是拚多多上市這個新聞的4倍的量。

  從平台的銷售情況來說,這段時間,一定程度上可能還上升,因為關注度變高了。

  10、拚多多在短短三年,為何發展這麽快?   

  這是新的互動方式帶來的。

  首先是因為消費者的行為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手機上的消費者和PC年代的消費者,他們的行為是很不一樣的,為什麽我們的搜索場景小?因為在手機上,大家敲字比PC上麻煩,這個變化看起來是微妙的,但是對消費者日常影響是很大的,整體的基礎邏輯都改變了。

  在這種前端用戶消費的狀態發生巨大改變的情況下,其實是在呼喚新模式。我們只是剛好做了一個東西,可能不是最好的,但它契合了這個大的方向。就好像改革開放,出現了股份製企業,雖然它在股份分配的問題上還不怎麽好,但是股份製企業的活力釋放出來了,雖然看起來有各種各樣的矛盾,很粗糙,但是它的邏輯是吻合這個大潮流。

  在給員工的信中,我提到大家要堅信我們的模式,因為這個模式在推著我們往前走,否則不可能公司做到這麽快,這麽大,它是大勢推動。

  拚多多真的回應一切了嗎?至少二級市場的壓力得到了一定的緩解。昨日開盤後拚多多也一度下跌12.4%。不過,隨後股價開始回升,最終收漲0.4%。

  今天,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的表態,又重新給股價蒙上了陰影。後市何去何從?

責任編輯:陳永樂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