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暈車暈船暈飛機連坐電梯都暈 女子患暈動症三十多年不敢出遠門

生活報4月10日訊 暈車、暈船、暈飛機……對於各種暈的人來說,出一趟遠門或者去遊樂園玩耍簡直就是一場噩夢。他們輕的眩暈,噁心;重的五臟六腑翻江倒海,甚至虛脫和休克,這些癥狀被醫學界稱之為「暈動症」,也叫運動病。

哈市李女士今年50歲,一說起自己愛犯暈的這個毛病,真是滿肚子苦水。「坐車暈車,坐船暈船,坐飛機暈飛機,甚至連坐電梯都暈。」李女士說,她從小就有暈車的毛病,每次坐車時間稍微長點,胃裡就感覺翻江倒海,嘔吐不止。長大些,她發現自己連船和飛機都坐不了,好幾次和家人出門,都吐得死去活來,連走路都困難。好不容易回到家,幾天躺在床上起不來。三十多年來,李女士都不敢出遠門。近日,李女士來到哈醫大一院腦外科,找到謝春成副教授。經檢查,李女士是患上了暈動症。通過筋膜松解、中醫手法整復、神經調整等一系列綜合醫療手段,李女士的癥狀得到明顯緩解。

A什麼是暈動症?

據哈醫大一院腦外科謝春成副教授介紹,暈動症是人們乘車、船、飛機時所產生的顛簸、搖擺、旋轉及加速運動等刺激人體的前庭神經而引發的疾病。尤其當急剎車、急轉彎或突然起動時癥狀更厲害;而在下車休息片刻,可逐漸減輕或恢復。人群中,約有近1/3因暈動症而嚴重影響其海、陸、空旅行及其他運動方式。輕者咽部不適、唾液增多、疲乏、嗜睡;中者噁心、嘔吐、頭暈頭痛加重、渾身冷汗;重者上述情況加劇、嘔吐不止、心慌、胸悶、四肢冰涼、唇乾舌燥、精神抑鬱,甚者出現脫水、水電解質紊亂等。

B哪些人易患暈動症?

謝春成副教授說,暈動症的患者群體相當廣泛,國內中醫界的研究表明,濕熱質、氣鬱質、氣虛質、陰虛質、陽虛質的人群在遠洋航海過程中,更容易罹患暈動病。而在所有體質類型中,濕熱質是最容易產生暈動病的。最新研究表明:感覺衝突是釀成暈動病的主要原因。當身體處於某些運動環境中,各感覺器官傳入的信息就容易相互矛盾而致衝突,使協同作用遭受破壞,繼而機體平衡系統功能紊亂,最終釀成了暈動病。除去一些器質性原因,心理精神因素也能誘發暈動病,如情緒緊張、睡眠不佳、作息習慣不規律等。

C如何治療暈動症?

目前,對暈動病的治療包括三種方法,口服西藥、應用中醫中藥以及適應性訓練。在多年的臨床實踐中,謝春成發現,有暈動病的患者,在經過後顱窩減壓術之後,其癥狀減輕甚至消失。對此,謝春成總結了筋膜松解、中醫手法整復、神經調整等一系列綜合醫療手段,解除頭頸部筋膜和骨膜對椎動脈的「打壓」,並增加前庭對刺激的耐受閾值,目前已經有300多名暈動病病人經過醫治後減輕了癥狀。

為避免暈車、暈船、暈機,謝春成建議出行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1.在出發前2小時,宜吃點易消化、少油膩的食物,不宜過飽。

2.乘車時選坐車輛中部並靠近窗口的位置,面向前方。在車船行進時,可閉目養神,欣賞音樂。

3.經常暈車、暈船的人,應在乘車前半小時服藥。當車船晃動太厲害時,可採取臉朝後的坐位,或是閉目仰臥調勻呼吸。

4.臉色蒼白、噁心時,不宜服藥。應儘可能使身體放舒服些,要脫掉帽子、鬆開領口和褲帶,衣服要鬆寬些。

5.切上一片鮮薑片,登上車船前貼在肚臍處,用傷濕膏或醫用膠布固定好,到達目的地後再取下來丟掉。或者上車前飲用1杯濃茶汁,或出發前喝1小杯加醋的溫開水,有一定防暈車效果。

6.有輕度不適者,可在前額、鼻唇間的人中處,塗上少許清涼油或薄荷油。

7.暈動症病人還可調整自己的呼吸方式——從胸式呼吸變為腹式呼吸。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