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暈車、暈船、暈飛機,按揉這1對穴位

我們都知道生活節奏也是越來越快了,而且每個人的家庭條件也是非常好的,如果是在出門的時候,肯定很多人都會坐汽車了,或者經常坐船或者是經常坐飛機,但是有的人可能會坐在一些暈車之類的,那麼這種情況感覺非常痛苦的,到底應該怎麼做才可以更好的去避免的呢?

暈車,醫學上稱之為「暈動症」,是一種由於外部強烈移動或運動刺激引發的綜合征。多在乘車、乘船等交通工具時,由於身體受到外界的運動刺激產生敏感的機體反應。臨床多表現為噁心、嘔吐、頭暈、胸悶等諸多不適,患者感到極其痛苦,給出行帶來不便。現代研究證實,暈車出現的機理是乘車時,患者受到車輛搖晃、顛簸、振動的刺激,體內耳迷路不能很好地適應和調整*的平衡,使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導致神經功能紊亂,進而引起噁心、嘔吐、眩暈、胸悶、 冷汗等暈車癥狀。常用的暈車藥有抗膽鹼類藥物,如東莨菪鹼;抗組胺葯,如異丙嗪、苯海拉明等;鎮靜葯和止吐葯,如胃復安、茶苯海明片、甲氧氯普胺等;競爭性兒茶酚按藥物,如阿替洛爾。雖然西藥可以降低暈動症的發生,但是各種禁忌和副作用卻限制了使用人群。

中醫學雖無「暈動症」的名稱,但認為眩暈多與痰濕有關。正如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所雲:「眩者,言其黑暈轉旋,其狀目閉眼睛,身轉耳聾,如坐舟船之上,起則欲倒。」又雲:「此證屬痰者多,蓋無痰不能作眩也。」由此可見,暈車多與痰濁之邪上蒙清竅有關。臨床上,中醫多選用生薑、五苓散膠囊口服預防、緩解和治療暈動症,或者用生薑、食鹽敷神闕穴亦可。但是乘車外出,有時由於著急趕路,容易暈車的朋友可能忘記帶暈車藥,甚至是連一個盛放嘔吐物的塑膠袋也忘帶了,那怎辦呢?給大家推薦幾個可以預防和緩解暈車的穴位,可以試試看能否緩解暈車癥狀。主要按揉內關穴、合谷穴兩個穴位。

▲內關穴的定位是在前臂掌側,當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合谷穴的定位在第一、二掌骨之間,當第二掌骨橈側之中點處。此外,還可以選擇足三裡、鳩尾、中脘、梁門、神門、手心等穴位進行按摩。

通過按摩的方式可以改善我們的身體,尤其是遇到一些暈車了或者經常遇到一些暈船之類的,這個時候應該要記得去按摩,孩子在坐車的時候應該要記得盡量的避免吃的比較多,或者是可以使用一些小妙方可以緩解,或者吃一個藥物都可以治療暈車的現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