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松,太極之靈魂。

文|網路 編輯 | 禪音

太極之靈魂。

松,需先知其意,再知其境。否則,不過是隔岸觀火。太極松的含義是什麼?松對人體健康的益處?松在太極拳及推手中的作用?如何在訓練及日常生活中練松?

松的反義詞是緊。但太極的松與緊是矛盾而統一的。練習太極拳,松有幾層含義:第一,心松靜;第二,身松,相對的松。松中緊,緊中松;第三,動中仍能保持松,是真松;第四,先松,才能沉,才有棚,實踐證實,松是太極基礎,不練習松,不得太極真諦。

一個人,淡泊名利,明見心性,鬧市中亦能心靜。但更多人心思雜念茂盛如野草,無法心安體靜,不練還未發覺,一旦練靜功,紛繁思緒撲面而來,身體僵硬,惱自己不能入靜。此時,應面對內心的另一個小我,不要自責,不要排斥,安然接納,觀看小我,憐惜小我,認識小我,彷彿與另一個自己的邂逅,心靈的探視。接納自己的不完美,與自我無限接近,不再矛盾,與自己和解。這同樣是一種心靜。

松的前提是心靜,練拳、

練靜功無一不是心靜體松。

太極的松,並非生活中的鬆懈。當我們累極了,經常如一灘泥在沙發上散落,那是鬆,但太極的松,不是鬆懈。一個站樁中的人,外形上與常人並無異,但身體的內動,息息不止。首先是筋骨的抻展,關節之間,骨節之間,骨肉之間,它們之間的縫隙拉長,讓氣血暢流,如同溪流,越寬,水流越順暢。其次是身體內部的對拉,命門以下松沉,命門至百匯向上撐,這種撐不僅僅是單向的上下,是身體松空後,整體的外棚。

身體形成一個立圓。胯裡裹,肩胛骨展平,含胸撥背,又形成橫向的圓。靜坐也是一樣,靜中求動,緊中求松。好比一個雞蛋,外緊內松,棚勁十足,不被人輕易握碎。外松內緊,練松不能散,意要緊,指導身體的外形與內動,緊密相連,不能無意識的鬆散,隨性、無意識的打拳。

練習靜功及打拳,是知己,常常能感覺到自己鬆了,沉了。但在推手檢驗中失效便說明:一是自己松的不夠,沒有完全沉下來;二是動中沒做到隨時虛實轉換,雙重,丟中。松是方法,沉是目的。沉是太極基本功力。所以,練習太極若只是練花拳繡腿,不練內在功力,難入太極之門。

中醫的氣血和經絡用西醫的方法檢驗,是不存在的,但一個人的氣血盡,生命也完結。氣血是生命之源,練習太極,調動人體內部的氣血,疏通經絡,心情順暢,萬路皆通,疾病想藏身也難了。

太極的粘、黏、連、隨、聽、

拿、化、發等等,無一不松。

以拙力僵勁推手,會是怎樣?這種情況在人身上檢驗最明顯。假設與一個體格很大、未練過內家拳的普通人推手,同樣用蠻力推他,我體重輕,肯定行不通。但以意松身粘黏連隨對方勁路,能感到對方的僵點很多,聽對方勁,不頂不抗不丟不扁,隨對方勁路順勢拿發,控制其讓對方失重不是不能做到的。做到這些,必須具備聽勁,松能讓聽勁更敏銳。身體松沉,意念集中,感覺對方推手的接觸點的變化,對方稍有異動,意念迅速反應,後發先至。

松的訓練可在靜功、拳路中進行,可在生活中隨時練習,自有一番樂趣。很多的文章都講解了站樁、打坐、打拳中松的方法,但是,只有長期堅持練習,自己領悟,才是真正的明白。靜心雙盤,與站樁一樣保持太極身法,以逆腹式呼吸為自然呼吸,呼氣仍能感受到沉肩,下顎微收,脊椎上拔。打拳練松,要有無人似有人的意念?為什麼?推手時若想不丟中,須有虛實轉換,松沉下來,永遠保持有一條實腿做支撐,一條虛腿靈活變化。打拳似有人,便是隨時保持重心轉換,同時松沉到實腿。打拳不同於靜功,它處於動態,若無此意,拳中不重視虛實轉換,很容易犯雙重的毛病,難以練出松沉。

日常生活中站、坐、行、臥同樣可以練習松。比如,站著刷牙、做飯、等紅燈、坐電梯......可以兩腳與肩同寬站,可以虛步站,甚至可以單腿站,前提是帶上太極身法。坐中練習松,方法同靜功。走路練松,仍保持太極身法,松肩,意念上讓兩隻腳底板緊密地貼近地面,以胯帶腿,每走一步都盡量感覺全身重量都壓在腳底,不急著轉換腳步,踏實一步將重心移至一腳,再出另一腳,再移重心,體會身體的松沉。臥中練習松,內動,仍以逆腹式呼吸為自然呼吸,心情平靜,意念讓身體放鬆,細細體會身體的各個部位下沉感。

檢驗松還有很多方法,比如,鞭梢勁。松肩,松腰,松胯,虛領頂勁,以肩膀為根節,手指為梢節,不斷勁,轉腰胯,呼氣同時丹田發力,將胳膊甩在另一人的臂膀上。若松的好,即便不刻意用力,也能讓人感到沉、穿透力。在比如,坐公車,不用手扶把手,身體的站立方向與公車行駛的方向一致,當車加速時,我的身體會下意識的蹬後腳,撐後胯,保持平衡;當車到站減速時,我會下意識蹬前腳,撐前胯,保持平衡,如同大海中的一葉帆船,雖驚濤駭浪,仍穩立船頭。

為什麼?一是汽車的加速和減速不是緊急的,控制平衡的範圍在我能力之內;二是我的腳與車地板盡量鋪滿,意念上彷彿膠水一樣粘在上面,身體松沉下後,身體的重心降低,不易被移動。在推手中,粘住對方的接觸點,有意思的是,當自己刻意用力推對方,對方沒有被推倒,自己反而很累。但意上感覺對方手腕接觸點,讓自己松肩拔背,命門外撐,胯松,旋腰胯,腳底分虛實,隨對方勁路,不用胳膊,用腰勁推,粘著對方。不一會,對方便感到累,提出換手了。

動物世界中,老虎、豹子們捕食時,背弓起,然後瞬間彈出,像弓箭一樣爆發。貓摸上去全身柔軟無骨,但是抓老鼠時的速度極快、力量極大。它們攻擊捕食對象時,身體是鬆的,蓄力,隨後再一緊,發出的力量像彈簧一樣迅猛。人若是能練到動物那樣的松,整勁出來,則亦是輕靈而剛猛。

在練習松功時,常常會想到這六個字:致虛極,守靜篤。這樣的高境界,不可刻意求之。但是如若體會一點點,僅僅是稍瞬一逝,也是值得開心的了。

(廣告)

溫馨提示:《太極》微信公眾號部分內容文章通過網路整理,如有侵權請您聯繫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刪除;貴在分享,感恩支持!投稿郵箱:viptaiji@126.其他平台轉載請註明:(來源:《太極》)。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