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夏天,吃甲魚吃鯽魚,不如吃它,5塊錢一斤,蛋白質卻是牛奶的7倍

對於咱們每一位中國人來說,哪怕你並不是一名吃貨,有一種食材我想你隔三差五就會吃到,那就是各種各樣的魚類食材,一直以來,咱們中國都是世界上食用魚肉最多的國家之一,特別是很多的淡水魚,因為咱們中國湖泊河流水域眾多,淡水魚類資源豐富,而且魚肉吃起來的鮮美是其它肉類食材所無法比擬的,並且魚肉營養價值也是特別的豐富,富含多種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是我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來源之一,更為重要的是魚肉高蛋白低脂肪,相比其它的肉類更加的健康一些,另外因為魚還具有著比較不錯的寓意,因此魚肉在咱們中國人的餐桌上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是上桌率最高的肉類食材之一。咱們中國人喜歡魚,也特別愛吃魚,而且也非常會做魚,不管是哪一種魚,幾乎都可以被端上餐桌,烹飪成各種各樣的美味。但還有很多既便宜又營養的魚類食材卻常被忽視,就比如咱們今天要說的這種淡水魚,它蛋白質是牛奶的7倍,即營養又美味,卻只要5塊錢一斤,特別的劃算。

這種魚它就是羅非魚,又叫非洲鯽魚,我想大家一定並不感到陌生,哪怕你並不喜歡吃魚,一直以來因為羅非魚也被稱作非洲鯽魚,因此很多人都認為它和我們常吃的鯽魚同屬一類,為一種魚,只不過國別不同而已,但其實不然,羅非魚和我們常吃的鯽魚並不屬於一類,同時也沒有任何的關係,鯽魚為鯉科魚類,和鯉魚同屬一類,羅非魚則為麗魚科魚類,而之所以會把羅非魚稱作非洲鯽魚,那是因為羅非魚屬於熱帶的魚類,原產於非洲,因為外形和個體大小有點類似鯽魚,所以得名非洲鯽魚。除此之外,在吃起來的口感與味道上,羅非魚和鯽魚也有著很大的區別,相比鯽魚,羅非魚更加的鮮美細嫩,香味濃鬱,並且和鯽魚魚刺比較多不同,羅非魚肉多刺少,幾乎沒有肌間小刺,非常的美味好吃。除了吃起來足夠的美味以外,羅非魚的營養價值也要比鯽魚更高一些,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鈣,鐵,鈉,磷,鐵,各種維生素等多種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營養非常的全面均衡。

其中羅非魚蛋白質的含量非常的豐富,達到了每百克21克左右,雖然不是所有魚類食材中最高的,卻也算得上排名比較靠前的一種,幾乎和我們常吃的牛肉相當,大約是牛奶的7倍左右,而且羅非魚谷氨酸和甘氨酸含量特別高,必需氨基酸組成平衡且含量豐富,屬於優質高蛋白,易於人體消化和吸收。所以羅非魚被稱為「蛋白寶庫」和「不需要蛋白質的蛋白源」,此外,羅非魚還被譽為人類未來動物性蛋白質的主要來源之一,除此之外,常吃羅非魚還具有促進身體發育,保護眼睛,預防高血脂等多種功效和好處,非常的不錯,可是雖然如此,羅非魚的價格卻非常的便宜實惠,一般只要5塊錢一斤左右,有些時候甚至更低,遠低於甲魚,鯽魚等其它的魚類,可以說羅非魚不論是食用,還是營養價值,都非常的不錯,絲毫不比咱們經常吃到的其它魚類遜色,常吃有著很多的好處,所以夏天,吃甲魚吃鯽魚,還不如吃點羅非魚,它蛋白質是牛奶的7倍,卻只要5塊錢一斤,特別的便宜劃算。

至於羅非魚的吃法,也是非常的多樣,蒸,煮,炸,烤,做湯都是特別不錯的選擇,幾乎可以適用於任何一種烹飪方式,尤其是紅燒去吃,不但吃起來可以把羅非魚的營養最大的保留,而且吃起來特別的美味下飯,這也是很多人選擇吃羅非魚最多的一種做法,但是很多在紅燒羅非魚的時候,做出來經常會魚腥味大,而且還特別容易破皮,導致紅燒出來的羅非魚並不好吃,也不完整好看,其實大家只要掌握對方法,做出來的羅非魚不但幾乎沒有任何魚腥味,而且百分百不會破皮,所以接下來我就教大家羅非魚正確的紅燒方法,只要這一小步秘訣,廚房小白也能保證魚皮百分百不破了,並且也不腥,喜歡的朋友一起來學習一下吧,按照這樣的方法和做法,你一定會喜歡上吃羅非魚的,尤其是夏天時,要經常吃吃一些羅非魚,要比吃其它魚類強上很多,好了,咱們廢話少說,直接進入正題。

需要的食材和配料:羅非魚1條,蔥1棵,辣椒2個,大蒜3瓣,油適量,老抽半杓,生粉適量,生抽2杓,蠔油1杓,水半碗。

具體做法和步驟:

第一步:魚處理乾淨,砍掉尾巴尖,兩面身上分別劃三刀方便熟和入味,小蔥和小米椒切碎,蒜頭拍碎,生抽、老抽、蠔油和水調成醬汁。

第二步:用廚房紙把魚身上水分吸掉,拍上一層生粉,就是煎不破皮的秘訣了

第三步:起油鍋要熱一點,轉中火一面煎約5分鐘再翻面,兩面煎好起鍋待用

第四步:重新起油鍋,爆香小米椒和蒜頭後倒入醬汁

第五步:大火燒到七八成熱

第六步:把魚放進去燜煮一會,輕輕翻面再燜煮一會起鍋,撒上蔥花就可以享用了。

小貼士:生粉的作用是經過熱油形成了一層保護膜,這樣做出來的魚就不會出現破皮的現象了,去腥的話,在爆香辣椒時,放一些薑即可,而且醬汁是很鹹得了,整個過程不用另外放鹽了,另外煎魚的時候要傾側一下鍋著重煎頭部,那地方太厚不容易熟,夏天,吃甲魚吃鯽魚,不如吃這魚,5塊錢一斤,蛋白質是牛奶的7倍,以上就是紅燒羅非魚的詳細做法,喜歡的朋友趕緊試一試吧,如果你也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歡迎分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