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午睡的好處多多,但是有可能升高血糖水準

關於睡眠和健康的關係,相關研究可說是汗牛充棟。現在又添補了新的一項:午睡可能會改善情緒、增強記憶和其他認知功能,但也與較高的血糖水準有關。

這項新研究專門針對青少年學生——一個以其不穩定的睡眠模式而聞名於世的群體。共有59名年齡在15-19歲之間的學生參與實驗,他們被分成兩組。兩組人每24小時只能睡眠6.5小時,其中一組的全部睡眠時間都在晚上,另一組則是晚上5小時,外加午睡90分鐘。

根據白天進行的測試,午睡組在幾個與健康狀況相關的領域內表現更佳:知覺敏銳,睏倦感更低,且在各種記憶和認知任務中得分更高。

「有趣的是,在限制睡眠的條件下,間斷睡眠組的學生比連續睡眠6.5小時的同齡人表現出更好的警覺性、警惕性、工作記憶和情緒,」研究人員之一,來自新加坡Duke-NUS Medical的神經科學家Michael Chee說,「這一發現非常值得注意,因為他們在午睡前24小時內的總睡眠持續時間實際上較少。」

在你開始為自己安排間斷式6.5個小時的睡眠之前,請注意一點——根據2016年早些時候的研究,研究人員發現,與每晚睡9小時人相比,午睡者的整體表現和情緒更糟。

正如我們之前提到的,採取分段式睡眠的人群血糖水準較高——這是2型糖尿病的危險徵兆。連續睡眠6.5小時的組與2016年實驗組的血糖水準沒有明顯差異,該組每晚睡9小時。

這是一個重要的區別,因為雖然之前的一些研究表明,夜晚睡眠,外加規律性的午睡或許優於只在晚上睡覺,但很少有研究關注新陳代謝以及認知影響。

鑒於我們已經知道睡眠不足與糖尿病之間存在可能的關聯,因此代謝反應是研究人員此次關注的焦點。

雖然我們在這裡討論的是一組小而有限的樣本,但是它確實指出了一種可能性,即使情緒和認知表現因為午睡而得到提升,但午睡也可能會導致血糖含量升高。

最後,該研究得出的結論是,24小時內的睡眠不足對你不利,無論你怎麼安排睡眠時間——特別是對於仍在發育中的青少年大腦。至少對於這個年齡組,平均每晚睡9小時才是最好的選擇。

「最好建議他們保證充足的夜間睡眠量,」研究人員總結道。

該研究已發表在Sleep上。

本文譯自 sciencealert,由譯者 majer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