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共享單車“股價跌停”,是要觸底反彈?

摩拜賣身美團之後,終在這個炎熱的7月給用戶來了一次透心涼,摩拜官方正式對外宣布全國用戶免押金騎行。農村包圍城市的哈羅,最近有消息傳出,其即將完成10億美金的新一輪融資,資方為老股東跟投,同時還會引入重量級投資者,雖未獲得官方肯定,但足以讓這讓融資“熔斷”的共享單車行業迎來新的市場波瀾。

那個遍布一二線城市各個角落的小黃車雖然沒有重大的利好消息,顯得落寞了許多,但這絲毫無法掩蓋行業第一的影響力,並且主動進軍區塊鏈、布局車身廣告、涉獵互聯網金融,這足可見小黃車正在努力完善自身的造血能力,謀求在下一輪的競爭中C位出道。

這一切的消息似乎都在映射著平靜了半年的共享單車行業似乎即將迎來一場新的市場洗牌,只是筆者疑問的是,曾經的“資本明星”項目,為何會落得乞討為生的下場呢?

自從2015年第一輛共享單車在北京大學校園被推出時,它就如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嬰兒一樣,一誕生就獲得的了市場、資本方、風投機構、模仿創業者高度一致的認可。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共享單車這個新物種就開啟了瘋狂的增長模式,它的高速增長救活了產業鏈上遊奄奄一息的自行車生產廠商,遊走於城市各個角落的單車運營管理員,解決了數萬人的就業問題。自行車維修司機這個誕生於18世紀末期的古老職業也有了“互聯網+”的頭銜,成為了人人羨慕的職業。

對於消費者而言,共享單車的誕生就如一劑止疼藥,解決了地球上所有城市面臨的“最後一公里”這個共性問題。似乎解決了一個政府最為頭疼的城市治理難題。較低的單次使用成本,讓消費者直呼過癮。

從商業模式的原型,到消費者的痛點需求,共享單車行業完全就是一個市場空白,短短兩年多的時間中,有接近30個的共享單車品牌創立,用戶規模超過兩億、投入的資本總額超過300億人民幣。典型的的互聯網新經濟的資本“風暴”。

可是在2017年6月13日,第一家共享單車企業悟空單車宣布破產拉開了行業下行的帷幕。緊接著3Vbike、町町、小藍、酷奇、小鳴等一大批共享單車品牌因為資金鏈斷裂紛紛宣布倒閉或停止運營。

雖然說破產倒閉的是處在市場尾部、局部化市場的一些割據性的小品牌,頭部玩家並沒有倒閉,但伴隨其左右的財務危機從未從未離去,這些像P2P一樣的連續暴雷,已經足夠讓投資者和創業者冷靜了。

所有的參與者都開始思考為何完全符合互聯網有用戶、有流量、高頻的商業模式,最後卻不能自身造血運轉呢?

馬化騰曾經表示過這樣的一句話:“在共享單車這個行業,套牢了那些小股東”這是不是說明共享單車並不是一個完整閉環的商業模式呢?

共享單車有互聯網的“形”,卻無互聯網的“魂”。

和外賣、團購、網約車這些早期的互聯網明星創業一樣,共享單車也是靠燒錢補發展市場的。它們都通過瘋狂的補貼來吸引流量、用戶。但為何前者能燒出未來,而共享單車我們至今都看不到未來。

其實共享單車和前者是有本質區別的,以網約車為例,雖說它初期有過大量的燒錢,但這些錢都用在了用戶消費習慣的培養和市場份額的搶佔之中,並未鋪設大量的硬性資產,但共享單車在初期不僅要瘋狂補貼用戶,還要花費巨資投放成千上萬輛的單車,除此之外全國運營城市還需要大量的維護人員,這樣讓其在早期將大量的資本和經歷放在了單車的市場投放上。這直接例證網約車是互聯網推行的輕資產運行,而共享單車完全是重資本運行。

在發展的後期,網約車有了市場規模優勢後,他完全走得通雙邊經濟模式,也即雙向收費的模式,一方面向司機抽傭,另一方向乘客收費,且還可以融入廣告等等許多的變現模式,也即雷軍金句:“羊毛出在豬身上”。但共享單車卻無法做到,就如現在一樣,雖然有市場規模,但依然只能向用戶單邊收費,並且由於行程短的限制,價格的天花板很低,即時采取市場承受的最高收費便準,也可能依然無法打平運營成本,盈利實現。

也許有人會說共享單車有巨大的押金沉澱池,完全可以走金融模式來盈利。現在看來這是最危險的一條賺錢之道,處在市場一梯隊的摩拜和OFO就從未脫離過挪用用戶押金的傳聞中,並且一旦如果出現用戶集體退押金的情況,對運營企業而言,面臨的直接是資金鏈斷裂,破產倒閉的下場。

而對於互聯網市場上流行的其它盈利模式,對共享單車都不適用,它的經濟承載體太散、太小、經濟鏈條太短,完全無法向網約車、外賣一樣擴大自己的產業邊際線。

筆者認為這也是為何作為巨頭之一的摩拜最終賣身美團的原因吧。現在市場上剩餘的兩個主流玩家OFO和哈羅雖然在艱難的獨立生存,想盡各種辦法實現自身的造血功能。但隨著政府監管政策逐漸趨嚴、完善。留給他們是錯的時間不多了。

如果無法自身造血,不管市場如何洗牌,結局將是比現在還要慘烈的“一地雞毛”。

特別聲明: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DoNews專欄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DoNews專欄的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取授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