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燒錢換流量維權亂象頻出 二手車電商:"看上去很美"?

  瘋狂“燒錢”換流量 維權多發亂象頻出

  二手車電商:“看上去很美”?

  張碩、劉媛媛

  近日,第三方谘詢公司艾媒谘詢發布了《2018上半年中國二手車電商平台監測報告》。報告數據顯示,2015年以來,中國二手車市場交易量保持較高的增長率,2017年1~2月銷量為171.15萬輛,2018年1~2月則達到了198.24萬輛的增長量,同比增長15.8%。預期2018年中國二手車交易量將持續放大。

  與此同時,摩根士丹利日前發布報告預計,中國二手車市場將以19%的年複合增長率增長,從2017年的1240萬輛增長到2022年的2760萬輛,未來成長太空巨大。

  然而《中國經營報》記者梳理發現,就在二手車市場蓬勃發展的同時,正處於“攻堅戰”的二手車電商平台,有的方面還僅僅是“看上去很美”,背後有許多亟須解決的問題,譬如:平台售車造假屢禁不止、服務費用收取廣為詬病、刷單拆單涉嫌虛假宣傳等。如不能一一攻破,中國二手車市場離真正的“春天”還很遙遠。

  對此,記者聯繫了優信二手車、人人車、大搜車等相關負責人。截至發稿,優信及大搜車方面未予回應。人人車方面則回應稱,二手車屬於非標品,且具有“一車一況”的屬性,國內缺乏完整的二手車車況數據及二手車檢測標準,因此二手車的車況檢測是一個行業痛點。傳統的二手車交易流程中,二手車從賣家到買家需經歷諸多中間環節,通常會有30%~40%的溢價。而人人車C2C二手車交易服務,直接鏈接個人賣家和個人買家,隻收取3%~4%的服務費。另外,刷單拆單行為在人人車內部管理規範中屬於紅線行為,人人車一直致力於通過企業經營的規範化、合規化營造誠信陽光的商業環境。

  “燒錢”擴張 後勁乏力?

  曾經有人評價“砸不出重金,玩不轉二手車電商”。據不完全統計,近4年來,二手車電商行業吸走近300億元融資。但有觀點認為,受限於國內消費者對二手車的認知不足、二手車電商的某些不規範操作及客戶服務體系尚不完善、進口關稅下調等因素影響,國內的二手車電商相比於國外的二手車平台還很難做到“真正走進消費者心裡”。

  以優信二手車為例,2018年6月,優信二手車登陸美國納斯達克,成為中國二手車電商第一股。而此前優信公布的招股書數據顯示,2017年、2016年優信運營虧損分別為18.23億元、12.52億元,淨虧損分別為27.48億元、13.92億元,虧損額在逐年遞增。管中窺豹,優信作為一家金融屬性強於二手車電商屬性的公司,起步並不被資本市場看好。

  然而就在一片喝倒彩聲中,8月22日,優信二手車公布了2018年二季度財報,這也是優信上市後的首份財報。財報顯示,優信在第二季度總收入為6.657億元,同比增長79.6%;毛利4.069億元,毛利率為61%,比去年同期的56%略有上升;淨收入2.097億元,這也是優信2016年公布業績以來首次盈利。優信方面表示,第二季度盈利的原因是衍生負債的公允價值變動產生15.44億元的账面收入。

  形勢看似樂觀,但也有分析師提出:“優信第二個季度的收益表現高過預期,但是如果從交易收益的毛利率來看,資產佔股東權益的比重同比並沒有明顯上升。”

  砸錢換流量,被外界評為二手車電商攻佔市場的捷徑。2018年第一季度,優信廣告投入已擴大到6.33億元,佔當季總營收的97.5%,幾乎接近2016年全年行銷額。此前,優信簽約奧斯卡影帝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Leonardo DiCaprio)為品牌代言人、躋身央視2018年世界杯轉播頂級合作夥伴等都是價格不菲的投入。優信集團董事長兼CEO戴琨曾表示,優信二手車在2018年的廣告投入可能會超出原計劃的10億元,達到13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自優信赴美上市後,股價一路大幅縮水,優信IPO每股發行價為9美元,相比此前的詢價區間10.5~12.5美元縮水最高達28%。截至9月12日,優信的股價已跌至5.04美元/股。據優信內部人士透露,上市後曾一度出現部分股東信心喪失,部分項目叫停等現象。優信公司內部一度有將大規模裁員的傳言。記者就此消息致電優信二手車項目管理主管求證,截至發稿對方未予回應。

  除了優信之外,記者注意到,2017年9月,人人車獲得了來自滴滴出行價值兩億元的戰略投資,並由此達成戰略合作協定;同年11月,大搜車獲得了有阿里巴巴領投的價值3.35億美元的E輪融資。僅2017年一年,優信、車置寶、大搜車、瓜子、人人二手車等企業融資超過20億美元。

  2018年9月3日,大搜車再次宣布獲得5.78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由春華資本和晨興資本領投,阿里巴巴、昊翔資本、陽光保險、宜信等機構跟投。此次融資距離上一輪阿里巴巴領投的融資剛剛過去9個月。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二手車電商及相關平台就有59家之多,未來可能還會有更多的平台想分一杯羹。汽車行業資深分析師萬春雷表示:“二手車電商平台蓬勃發展,但歸根結底其盈利的模式是‘賺差價’,目前急需頒布、規範行業內部對二手車的評估檢測標準,不能一個平台一套標準,這樣才能更好地保障這個行業的健康發展。”

  亂象頻出 消費者不買單

  前不久,有媒體梳理國內法院2016年以來審結的涉二手車電商消費維權案件,發現其中佔比最高的起訴事由是“隱瞞實際車況”。消費者在二手車電商平台購買回家的車“名不副實”成為大家最擔心的問題。

  據《成都商報》報導,2017年5月,成都的劉女士以6.3萬元的價格在某知名二手車平台購買了一輛福特嘉年華兩廂汽車,可提車一周就出現了故障。劉女士稱,安全氣囊的燈一直在亮,車輛行駛時也有抖動問題。經4S店檢測,車輛副駕的安全氣囊缺失,內部也有焊接跡象,且遭受過撞擊。之後,劉女士在為車輛交強險續保時,也發現該車在2016年11月份曾有保險賠償記錄,可以判斷這是一輛“被變身”的事故車。

  劉女士致電二手車平台,工作人員對車輛進行了檢查,但對於“事故車輛”的說法並不認同。“當時他們說,可能是電路原因,車輛抖動也可能是機油問題,只需進行簡單的維護保養即可。”劉女士介紹。直到媒體記者聯繫該電商平台,該平台才責成區域經理出面承認了過錯,進行了賠償。

  近日,記者隨機採訪了北京朝陽區王四營鄉附近的幾家4S店內選購汽車的消費者,問他們為何不選擇在二手車電商平台購車,得到的答案大多是:“看過二手車市場的一些不規範報導,擔心在二手車電商平台買到有品質問題的車輛。”流水似的資金、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不能贏得消費者的“放心”,這些回復耐人尋味。

  有長期研究二手車市場的人士曾總結,消費者在二手車電商平台買車曾遇到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車輛資訊嚴重不對等,老車型當準新車賣;車況與實際不一致,號稱經過上百道檢驗工序的車,其實是泡水車或事故車;售後服務跟不上;維權成本高。二手車數據被篡改後,維權時取證會比較困難。

  以浙江省為例,2017年浙江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受理的關於二手汽車消費投訴案件共459件,同比上升了34.2%。其中,篡改裡程數的投訴有241起,佔投訴總量的52.5%;品質問題的投訴有108起,佔投訴總量的23.5%。除此之外,出售事故車、虛構車源騙取定金、亂收費、合約不規範等也是欺騙消費者常用的手段。

  《中國消費者報》消費指導部主任郝慶豐曾表示:“之所以存在這些欺詐現象,主要還是在於某些二手車電商平台本身的監管不力及沒有誠信。比如,一些業務員在驗車的階段可能收了回扣,然後把價格標高;再比如,由於高企的成本稅收等因素,為了實現利益最大化,這些電商平台往往會弄虛作假;此外,還有一些平台並不是為了盈利,而是想要擴大規模,利用資本市場運作來達到更高的估值。”

  針對上述提到的問題,人人車方面表示,為了進一步杜絕重大事故車、水泡車、火燒車,人人車平台設定了購車前檢測+購車後質保的二手車交易流程。購車前249項檢測,旨在盡可能全面地去呈現車況;同時,人人車平台設立了2億元用戶保障金及先行賠付機制,還對現有售後服務體系進行全面更新,從服務體系、服務平台、服務品質各方面進行全方位更新。更新後的管道服務,在行業內首次實現“九大客服平台”+365天×24小時+一對一+24小時快速效應的極致服務,隨時響應用戶需求。

  “二手車電商平台的興起打破了二手車傳統線下的交易模式,從積極層面來看,改造並推動了汽車行業的進步與發展,是時代發展的必經之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汽車經銷商商會專家顧問顏景輝對本報記者表示,目前二手車電商平台所暴露出的一些問題,有很多也是之前線下二手車市場固有的一些頑疾,包括缺失誠信、資訊不對等。“二手車電商平台想要迎來真正的‘春天’,贏得消費者的信賴,要通過多方面的努力才能達成。首先,二手車電商要回歸‘誠信’的根本,用先進的手段、誠實的服務去贏得市場。其次,政府有關部門要加速頒布相關的行業標準,明確監管機構的職責,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責任編輯:張國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