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保險公司上半年“補血”超700億元!其中4家發債總額達505億元

據“金融1號院”對銀保監會及中國保險行業披露的大量數據梳理顯示,2019年上半年,保險公司增資、發行資本補充債“補血”超過700億元。

具體來看,今年上半年,27家保險公司獲批增資合計252億元;4家保險公司獲批發行資本補充債規模合計505億元(佔增資發債額的八成);二者合計757億元。

11家保險公司增資超10億元

整體來看,增資超過10億元的保險公司達11家。其中,中郵人壽增資金額最多,達65億元,該公司資本金由150億元增至215億元。長安責任險、昆侖健康險、國華人壽等險資還通過引進新股東進行增資。

除增資之外,發行資本補充債券也成為保險公司的“補血”新寵。具體來看,今年上半年,中國人壽獲批發行規模資本補充債金額最高,達350億元;平安產險、珠江人壽、百年人壽獲批金額分別達100億元、35億元、20億元。

實際上,據“金融1號院”統計發現,今年以來“補血”的保險公司中,不少由於償付能力不足而補充資本,還有部分欲進一步擴大業務規模,減少發展業務掣肘因素而大幅增資。

一家今年通過發債補充資本金的保險公司管理層對“金融1號院”表示,公司之所以增資是因為償付能力長期處於略高於監管線的狀態,增資後,公司業務發展將不再受到保費規模的限制,也不會影響一線業務人員發展業務的積極性,未來公司將進一步擴大業務規模。

增資補充償付能力

從一季度的償付能力情況來看,5月30日,在2019中國總精算師論壇上,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財務會計部(償付能力監管部) 主任趙宇龍致辭時表示,2019第1季度,保險業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首次上升,償二代引導保險業逐步樹立了價值導向的發展理念。

雖然一季度行業整體償付能力充足率首次上升,但仍有部分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出現下滑。比如,據“金融1號院”梳理,今年一季度42家壽險公司的綜合償付能力出現不同幅度的下滑,有3家保險公司償付能力不達標。

從中小保險公司來看,2018年以來,隨著行業新一輪轉型的推進,特別是部分人身險公司在2016年以來銷售的中短期業務,在2018年、2019年逐漸進入退保給付期,這類保險給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帶來壓力,保險公司不得不通過增資或發債補充資本金。此外,部分保險公司經過今年“好采頭”期間業務發展較快,對償付能力也形成一定的壓力。

從大型保險公司來看,雖然個別保險公司償付能力保持充足,但為進一步增強實力,也加入補充資本的隊伍。比如,中國人壽副總裁趙立軍曾在今年3月份舉行的開放日上表示,資本一直以來是公司未來發展的非常重要的優勢、資源、實力,我們確實非常關心這個問題,這麽大的公司如果出現資本不充足,會是讓我們非常擔憂的事情。

此外,隨著保險公司陸續籌備實施IFRS9會計準則,新會計準則實施後對於保險公司利潤(導致利潤波動加大)、償付能力(資產所述類別不同影響風險類別定義,進而導致實際資本金額變化)以及資金運用都將產生較大影響。尤其是保險公司需要結合償付能力要求、新保險合約會計準則等要求,進一步加強資產負債管理能力。

趙宇龍表示,在二期工程中,銀保監會將研究和探索在資本計量中更好的引入調控性特徵因子,更好地體現監管和政策導向,引導保險業回歸本源,發揮長期穩健風險管理和保障功能。

依然有保險公司靠股東借款度日

儘管上半年保險公司密集增資、發債補血,但仍有保險公司增資遲遲不到位。

比如,目前中法人壽仍舊靠股東借款“艱難度日”。中法人壽在發布的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表示,公司2017年4月下旬陷入流動性枯竭,為應對流動性危機,公司努力協調股東借款,已采取管理層降薪,削減非必要支出等多項應急措施暫緩風險暴露,日常運營均靠股東借款維持。預計未來一年,公司綜合流動比率為5.20%。後續,公司將持續全力推動增資擴股工作,力求增資申請盡快批複,從根本上化解流動性風險。

中法人壽還提到,公司目前面臨的主要風險為:一是償付能力不足,因公司資本金長期未得到補充,在以風險為導向的償付能力評估體系下,公司經營費用支出導致實際資本持續下降,公司總體償付能力低於監管要求水準。二是流動性不足,公司自2005年成立以來,資本金從未得到過補充,因持續虧損,資本金已消耗殆盡,現金流持續淨流出,公司自2017年4月份即出現流動性枯竭情形。三是人員不足,因目前公司償付能力不足,經營費用管控,導致人員流失,招聘困難,存在部分關鍵崗位人員配備不足,無法保證履職的風險。

歡迎關注

《證券日報》金融1號院

編輯:王思文 值班主編:李文

終審:馬方業/張志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