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經方臨床模擬練習-每日一案(第802期)

徐××,女,48歲,工人。病者經常小便頻急,尿量少,少腹墜脹,小便常規檢查正常,診斷為尿道感染。用西藥PP粉外洗,皮膚乾,內服氟呱酸,能控制癥狀,不能治本,反覆發作。

就診時尿意頻數,白天每2~3小時一次,甚至不足1小時一次,夜間3~4次,尿量少,尿道輕微刺激感,少腹墜脹,口不渴,大便正常,舌苔白潤而滑,脈緩有力。

處方:██。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註:答案非唯一,僅供參考)

郭某,男,56歲。患奔豚氣證,發作時氣從少腹往上沖逆,至心胸則悸煩不安、胸滿憋氣、呼吸不利、頭身出汗。每日發作兩三次。切其脈沉弦無力,視其舌質淡而苔水滑,問其小便則稱甚少,而又有排尿不盡之感。

辨證:心陽不足,下焦寒飲欲逆

治則:溫通心陽,化氣利水

方葯: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

茯苓30g,桂枝12g,大棗12枚,炙甘草6g。

囑患者以大盆貯水,以杓揚水,水面有珠子五六千顆相逐,用以煮葯。

患者服兩劑,小便通暢而「奔豚」不作。轉方又用桂枝10g,炙甘草6g。以扶心陽,其病得愈。(劉渡舟,傷寒論十四講,1985)

原文複習

《傷寒論》第65條: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

各家論述

《註解傷寒論》:本方用茯苓以伐腎邪,桂枝能泄奔豚,甘草、大棗之甘滋助脾土以平腎水氣。煎用甘瀾水者,揚之無力,取不助腎氣也。

《醫宗金鑒》:此方即苓桂術甘湯去白朮加大棗倍茯苓也。彼治心下逆滿,氣上沖胸,此治臍下悸,欲作奔豚。蓋以水停中焦,故用白朮,水停下焦,故倍茯苓。臍下悸,是邪上乾心也,其病由汗後而起,自不外乎桂枝之法。仍以桂枝、甘草補陽氣,生心液;倍加茯苓以君之,專伐腎邪;用大棗以佐之,益培中土;以甘瀾水煎,取其不助水邪也。土強自可製水,陽建則能禦陰,欲作奔豚之病,自潛消而默化矣。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