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吃紅棗的9大禁忌,常吃棗的要懂

據《本草備要》記述,大棗可「補中益氣,滋脾土,潤心肺,調營衛,緩陰血,生津液,悅顏色,通九竅,助十二經,和百葯。」但是——吃棗好處多,也要看對象!

中國傳統醫學歷來重視大棗的補益價值,《神農本草經》將它列為上品,並指出能「安中養脾」。《日華子本草》稱大棗「潤心肺止嗽,補五臟,治虛損,除腸胃癖氣」。

在中醫臨床中,也經常用大棗,發揮其補中益氣、養胃健脾、和百葯的功效,治療脾胃氣虛所致的食欲不振、久瀉不止等症,並能固益正氣,強身健體,減緩峻烈藥物的副作用。

此外,鮮棗營養豐富,具有凈化血液、幫助消化、養顏美容等保健作用,但一般不做藥用。

大棗保健用處多

民諺有:「一天食三棗,紅顏永不老。」便是說大棗有補中益氣、促進氣血生化從而達到美容的作用;女性常吃,可促進皮膚血液循環,使皮膚與毛髮光澤,舒展面部皺紋,延緩衰老。在此,針對現代人常見的一些問題,筆者想推薦一些食療方供需要者在明確病因後輔助治療。

脾虛食少:大棗10個,黨參、白朮各12克。水煎服,日1劑。脾虛久瀉:大棗15個,紅茶9克,紅糖30克。煎取濃汁,頓服。心煩失眠,心悸,情志失常:大棗10個,小麥15克,甘草9克。水煎服。

貧血:大棗15個,洗凈,煎湯,棗爛時加冰糖,糖化即可,喝湯吃棗,日1劑。此外,用西藥治療貧血時,可在服藥後嚼服10個大棗。大棗與抗貧血葯有協同作用,還可減輕抗貧血藥物的不良反應,如服用硫酸亞鐵片引起的胃腸不適、腹痛、腹瀉等癥狀。

抗疲勞:大棗10個,去核,黨參15克,洗凈,加水煮爛,連湯帶棗一起食用,日1劑。

以上各方,乾大棗水煎時,要把大棗撕爛,這樣才能把有效成分充分煎出。

大棗食療九不宜

對健康人來說,用大棗養生一般每天食用10枚乾棗為宜,切忌多食,以防招致其他問題。對患者而言,儘管藥用或食用都十分有益,同樣不是多多益善,有些病人還不能食用,應引起注意。

古人在《醫學入門》中指出:「惟心下痞,中滿嘔吐者,有齒病者忌之。」《本草匯言》也說,胃痛氣閉,有寄生蟲腹痛的人,不宜服用。

現代中醫藥學家也總結了九不宜:

一是腸道寄生蟲腹痛、小兒疳積、齒病疼痛者應忌服。

二是腹瀉者忌食鮮棗,且多食鮮棗也易引起腹瀉,尤其是消化不良的患者。

三是長期或大量食用大棗,易助濕生痰熱,凡痰熱咳嗽及有其他濕熱症者不宜。

四是正在患便秘、咽喉痛、牙齦腫痛等上火癥狀者不宜,因紅棗性味甘溫,偏於溫補,若大量食用,猶如火上澆油,應避免食用。

五是有些皮膚病,如濕疹及瘡瘍等需要利濕治療的病症,在患病期間,也不宜食用新鮮或乾大棗。

六是腹部脹滿,肥胖病,大便秘結,舌苔厚膩者也不宜多食、久食乾大棗。

七是想要減輕體重者,也不宜長久食用大棗,因大棗可增加食慾,這給想吃棗減肥的人敲了警鐘。

八是大棗味甘質膩,易壅塞氣機,令人中滿,氣滯中焦不虛者,不宜大量應用。

九是大棗甘甜,對糖尿病患者而言不是好食品。鮮棗含糖量為20%~60%,在兩餐的空腹時可少吃幾個,對血糖影響不大。可乾棗含糖量為60%~80%,糖尿病人儘可能免食,以防血糖升高。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