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吃水果能預防痛風?高尿酸不能吃海鮮?

隨著收入水準的提高,患痛風和高尿酸人越來越多。

研究發現,即便不發展為嚴重痛風,高尿酸血症也代表著身體代謝紊亂,與糖尿病、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都有很大關係,因此絕不能掉以輕心。什麼人容易患上痛風?除了遺傳因素外,絕大多數人都有飲食生活方面的不良習慣。目前研究發現,飲酒、吃過多紅肉、吃過多海鮮、運動太少等,都會增加患痛風的風險。研究還發現,超重、腰腹肥胖都是痛風的危險因素。一項在近 3 萬名經常跑步的健身者中的研究發現,飲食生活習慣會影響痛風的患病風險:

1. 多喝 10 克酒精,痛風風險上升 19%

平均每天攝入 15 克以上的酒精,即便跑步鍛煉的距離完全一樣,患痛風的風險也是完全不喝酒者的 2 倍。

進一步分析發現,同樣的 10 克酒精量,紅酒會使風險上升 27%,啤酒則上升 19%。這與此前「喝紅酒不會促進痛風」的調查結果不太一致。

2. 每天多吃一份(生重 80 g)紅肉,痛風風險上升 45%

考慮到體重偏高的人大多愛吃肉,研究者們還對同樣體重的人進行吃肉量的比較,發現多吃一份紅肉,仍會增加 45% 的痛風危險。

3. 每天多吃一個水果,痛風風險下降 27%

這種效果不受體重差異的影響。研究者認為,與其說水果對痛風有直接預防作用,還不如說,經常吃水果的人可能整體健康意識比較強,生活習慣比較好。研究者特別提到,儘管這項研究中沒有調查乳製品的攝入量,但通常水果攝入量高的人乳製品攝入量也高,而乳製品對痛風預防很有好處。對抗痛風該這樣吃

看了這些研究結論,也就知道怎樣做有利於控制尿酸、預防痛風了。

1. 減少紅肉類食物的攝取

簡單講,紅肉指那些做熟前是紅色的肉。生活中接觸最多的紅肉是豬肉、牛肉和羊肉。但三文魚肉屬於白肉。

臨床醫生髮現,很多痛風患者都有吃大量紅肉的習慣。這些人也通常有明顯的肥胖狀態。

此外,痛風急性發作期不應食用肉類,緩解期或高尿酸血癥狀態時,每天平均的紅肉類攝取量應當控制在 50 克以內為好。動物內臟最好不吃。

2. 減少海鮮類食物的攝取

長期吃大量海鮮,也是公認的痛風風險因素之一。由於海鮮食物熱量相對較低,部分患者身體可能並不明顯肥胖,但尿酸水準較高。

3. 減少脂肪攝入

脂肪本身會阻礙腎臟對尿酸的排泄,而且脂肪高的食物還會導致肥胖和代謝紊亂。對體脂過高、腰腹肥胖的人來說,減肥本身就有利於代謝紊亂狀態的改善。

4. 改變主食內容

不吃「精白 + 油脂」的主食組合,適度增加雜糧薯類比例,減輕肥胖和胰島素抵抗狀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