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現在的中國正是孕育產生諾獎的時代”

諾獎,其實離我們的生活並不遙遠。

因為發現人體感知氧氣機制,威廉·凱林、彼得·拉特克利夫、格雷格·塞門扎,獲得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消息傳來時,這一重大發現的相關臨床應用研究已在中國落地,全球首個低氧誘導因子治療腎性貧血藥物去年在上海率先上市。

這一自主研發新藥羅沙司他,是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陳楠團隊牽頭,進行了歷時8年的大規模全國臨床研究。這一轉化醫學典範,正是以三位科學家的原創發現為基礎。這一次,受益的是腎性貧血患者。未來,與機體低氧狀態有關的腫瘤、心肌梗死、中風、外周血管疾病等,或將因這一發現找到潛在治療靶點。

這正是從0到1的原始創新影響力所在,猶如扔在平靜水面的一顆石子,定能激起陣陣漣漪。

諾獎時刻,原始創新方是初心。

陳楠和諾獎得主威廉·凱林(左)合影

“卡脖子”問題,其實就是原始創新供給不足

“我們說的‘卡脖子’問題,其實就是原始創新供給不足。”上海交通大學常務副校長丁奎嶺院士認為,如果一個高新技術的源頭不在自己這裡,就要等別人的專利失效才可以使用,一般技術專利保護時間是20年。這就意味著,誰的思想、概念、方法發明了高新技術,誰就提早20年掌握主動權。而原創的思想、概念和方法,需要從長期的基礎研究中來。我國的基礎研究經費現在僅有1千億人民幣左右,約佔研發(R&D)投入的5%,相比發達國家將近20%的投入比例,還很不夠,需要加大投入。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馮·希佩爾在《創新之源》一書中指出:一個國家在知識經濟時代的產業競爭優勢主要是由“首次”創新和“源頭”創新決定。隨著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效率的迅速提升,原始創新和基礎研究的重要性越來越發顯著。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王雪瑩博士介紹,日本科學家獲得1994年諾貝爾獎的藍光LED原始發明,使得日本顯示面板行業保持了10年的全球領先地位。我國在量子保密通信方面取得的重大原創性突破,也使我國得以在第一個量子通信密碼國際標準製訂中發揮主導作用。

近年來,以北京、上海為代表的中國城市在全球科研版圖中迅速崛起。北京2016年首次超越了紐約,成為全球年度原始創新綜合貢獻最高的城市;上海2017年超越了巴黎,排名全球城市第6位。

但在開創和引領科技創新全球熱點方面,我國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自然》雜誌每年發布的年度十大科技人物和《科學》雜誌每年發布的年度十大科技進展,體現了當年全球科技界最具影響的原創成就。2012-2018年間,舊金山、波士頓入選兩大榜單數量均超過十項,而北京、上海分別只有3項和2項入選。

王雪瑩認為,為進一步提升我國科技創新策源力和產業創新主導力,需要把強化原始創新和基礎研究提升到創新發展的核心戰略層面。要提高對於前沿創新不確定性和失敗風險的準備度和忍耐力,加強科技創新“長線投資”的意識,培育形成具有高度不可替代性的基礎科研和產業技術創新專長。

19個諾獎的背後,是日本在基礎研究領域的深耕

提到諾獎,人們很自然地會想起我們的鄰國日本。由於發展了鋰電池技術,日本科學家吉野彰與美英兩位科學家分享了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有意思的是,每年一到諾獎頒發時,日本各大報紙都會辟出專欄對“日本的有力候選人”進行預測,吉野彰沒有讓他們失望。這樣的“預測”在當下的中國還沒有發生,這也從一個細節反映了我們與日本在原始創新上的差距。

1995 年,日本國會通過了《科學技術基本法》,明確提出“科學技術創造立國”,並將其作為基本國策。2001年,日本在第二個為期五年的科學技術基本計劃中,明確提出了在21世紀前50 年獲得30個諾貝爾獎的目標。這一目標曾經招來了議論和懷疑,但進入21世紀後,包括吉野彰在內,獲諾獎的日本科學家已有19人,這讓許多人覺得日本當初的目標並非天方夜譚。

這19個諾獎的背後,是日本在基礎研究領域多年的深耕。早在1960年,日本在製訂“國民收入倍增計劃”的同時,就提出要力爭將國民收入的2%用於科研。到了1975年,日本的研發經費總額已經達到2.62兆日元,超過了法、英兩國的研發經費總額。其中,基礎研究在日本科研經費中的佔比常年維持在15%左右。

日本經濟大學教授高橋文行告訴記者,日本科研人員在申請科研經費時可以個人自由申請,研究課題不需要所屬行政部門審批,而是由專家審查,審查結果也會在網上公開。在申請範圍內可以自由使用經費,也很少受考核、評價等干擾,不用擔心在短時間內沒有成果產出而被取消經費。

“現在的中國正是孕育產生諾獎的時代”

很多人可能會問,中國何時才能再次獲得諾貝爾獎的自然科學獎項?其實,答案並不重要。當我們有了越來越多的原創成果,也就水到渠成了。

今年2月揭曉了“2018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基於體細胞核移植技術成功克隆出獼猴”和“創建出首例人造單染色體真核細胞”兩項成果出自上海科學家團隊,並以高票位列前兩名。

去年7月,中國本土研製的抗阿爾茨海默病原創新藥GV-971臨床3期成功揭盲。研究結果顯示,經過36周口服治療,GV-971能明顯改善患者認知功能障礙,有望成為全球首個糖類多靶點抗阿爾茨海默病創新藥物,從而結束這一疾病16年無新藥上市的歷史。今年9月,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耿美玉課題組聯合上海綠谷製藥有限公司等科研團隊在線發表論文,揭示了GV-971的作用機理。這一研究不僅證實了對於腸道菌群紊亂與阿爾茨海默病關聯性研究的假說,而且首次提供了阿爾茨海默病腸道菌群失調誘導大腦神經炎症的具體分子機制。

“現在的中國正是孕育產生諾獎的時代,只不過要在二三十年後才會顯現。”曾在日本工作了26年的中科院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張曉林告訴記者,日本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經濟高速發展,進入21世紀後獲得的諾獎多是那個時候孕育產生的。中國現在是生產大國,技術發展很快,會聚攏很多的人才,科學發現也會湧現出來。但由於我國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最缺乏科學的土壤和科學的思維方式,要出現改變世界的重大發明和理論,還需持久的努力。

被譽為“中國通”的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首席研究員衝村憲樹曾經說過,中國有龐大的基礎人才做後盾,10 年、 20 年後肯定能帶動科技力量不斷增強。他同時建議,中國在促進基礎研究和實現真正的突破性創新方面更需要開放和自由探索,因為諾貝爾自然科學獎需要好奇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