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尚福林:發揮數字技術積極作用,助力金融高質量發展

  意見領袖丨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

  金融科技的運用在金融支持經濟發展、助力經濟增長動力轉換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一是金融服務的網絡化有助於提高金融服務的可得性和便利性;二是金融信息的數字化有助於降低信息不對稱、提高金融服務透明度;三是金融服務智能化有助於降低金融服務成本,提高服務效率。

  但需注意,金融科技在客觀上增加了金融體系的關聯性和金融系統的順周期性,讓金融風險的隱蔽性、傳染性、突發性、危害性更強,處理不好可能產生系統性影響,加大實體經濟的成本。對此,一是金融科技創新必須遵循金融基本規律,二是要維護好市場競爭秩序和創新環境,三是要防止算法歧視和數字鴻溝,四是要高度重視信息安全與操作風險。

  展望未來,要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推動科技創新支撐和引領經濟社會發展。一是圍繞核心技術突破,增加金融科技的硬實力。二是降低普及門檻,增加金融科技的普惠性。三是提升科技素養,加強金融科技複合人才的培養。四是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夯實金融科技發展基礎。

  ——尚福林 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主任

  以下為尚福林在第四屆外灘金融峰會全體大會“金融科技:數字技術釋放數字生產力”上所做的主題演講全文。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金融科技是科技創新的前沿。在金融領域,如何發揮金融科技的積極作用,促進金融高質量發展,對此我有三方面看法。

  金融科技為推動

  生產力提升發揮了積極作用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數字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數字經濟規模由2012年的11兆元增長到2021年的45.5兆元,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由21.6%提升至39.8%,總體規模連續多年位居全球第二。一方面,以互聯網技術為核心支撐的平台企業快速崛起,衍生出一系列新的產業形態和商業模式,激發經濟發展新動能。另一方面,傳統產業利用數字技術開展轉型升級、“上雲用數”,以工業互聯網為代表的產業數字化加速發展。

  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正在加速融合。以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區塊鏈為代表的數字技術已經全面滲透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對於釋放生產力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作用愈發突出。一是創新了產業形態和商業模式。數字技術幫助傳統產業實現了資源要素產業鏈的優化、調整和迭代提升,對人們的生活消費方式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二是提高了資源配置效率。數字經濟以數據為關鍵生產要素,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核心驅動力,推動了資源要素的便捷流動,優化資源配置,提高了供需匹配度,降低了生產成本和交易成本。三是改進了組織結構。數字經濟為實體經濟提供了生產組織形式的重構,推動了用工形態轉變,讓從業者擁有了更多自主靈活的就業機會。在這次疫情防控中,數字技術為對衝經濟下行壓力,在穩增長、保就業、促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金融業的發展歷史中,信息技術的創新運用始終伴隨金融改革發展步伐。技術進步,特別是近年來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為金融科技的創新應用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也讓金融科技備受關注。金融科技的應用特徵也從早期以模擬替代手工的金融電子化信息化,逐步向以數據為生產要素的數字化、智能化轉變;基礎服務由網點覆蓋向網絡覆蓋轉變;金融行業的櫃面業務向遠程化、無接觸服務轉變;信用管理由原有的征信模式向多渠道、多元化、信息化轉變;各類業務處理和管理向集中化、智能化轉變。這種迭代的進程是加速演進的。產品服務模式的創新甚至改變了傳統經營的底層邏輯。總的來看,金融科技的運用在金融支持經濟發展、助力經濟增長動力轉換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一是金融服務的網絡化有助於提高金融服務的可得性和便利性。過去發展普惠金融,解決基礎金融服務的可得性和覆蓋面,主要靠傳統物理網點,偏遠地區主要依靠轉账電話等自助機具,能夠提供的服務內容相對單一。現在,依托互聯網技術,通過科技手段,金融服務的地理約束與時間束縛被解除,具備了全天候、跨地域的特徵,極大有利於彌補傳統金融服務的空白,也提升了客戶體驗。同時,這種非接觸式的服務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銀行間靠增設網點、設置機具進行經營擴張的模式,打破了傳統的機構間競爭格局。

  二是金融信息數字化有助於降低信息不對稱、提高金融服務透明度。金融市場天然具有信息不對稱性。金融機構作為信用中介,作用就是減少信息的不對稱、聯結資金的供需兩端。大數據、雲計算等科技手段,能夠增加透明度,降低信息的不對稱性。比如,大數據分析可將傳統信用信息之外的替代信息轉換為信用信息,幫助還原客戶經營狀況和還款能力。再比如,算法模型可對信息數據進行深度分析,提供智能風控、大數據客戶畫像等輔助決策,對客戶的金融服務需求進行精準匹配,從被動基礎服務向主動智能投顧轉變。

  三是金融服務智能化有助於降低金融服務成本,提高服務效率。金融科技具有標準化、可複製的特點,一旦形成規模效應,邊際成本很低,可以服務大量客戶。運用移動互聯網技術和數字化風控手段,從貸款申請、授信審批到支用還款的全流程都可以實現自動化、智能化。與傳統依靠人海戰術的小微客戶經理團隊走訪打分相比,流程更加便捷,服務效率更高、成本更低。隨著工業互聯網發展,產業鏈上下遊企業客戶的數字化程度也在提升,基於平台上下遊的交易數據,金融機構能夠更加精準地做好供應鏈金融服務,對接產業鏈各環節金融需求。

  金融科技中應關注的一些問題

  科技正在與金融行業加速融合,成為金融服務創新的重要驅動力。與此同時,金融科技是技術驅動下的金融創新,通過創造新的商業模式、應用、流程或產品,對金融市場、金融機構產生影響。隨著現代信息技術更深度地參與到金融交易、風險決策等活動中,金融機構、科技企業和金融市場基礎設施間的聯繫更加緊密,客觀上增加了金融體系的關聯性和金融系統的順周期性,讓金融風險的隱蔽性、傳染性、突發性、危害性更強,處理不好可能產生系統性影響,加大實體經濟的成本。在前段時間規範平台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就看到過不少案例。

  一是金融科技創新必須遵循金融基本規律。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金融科技創新必須有利於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金融是風險管理的行業,金融科技創新必須遵循安全性、流動性、盈利性的基本原則,必須在審慎監管的前提下進行。任何業態的金融業務,都應當按照相應的規則規範、法律法規管理。

  二是要維護好市場競爭秩序和創新環境。互聯網經營金融業務與傳統線下金融不同。理論上,技術是不受地域限制的。頭部企業掌握海量數據,加上算法和算力優勢,在開展金融業務的過程中具有排他的競爭優勢,容易形成市場主導地位甚至行業壟斷地位。雖然經濟活動產生了大量數據,但是在數據互聯互通等方面,制度安排仍不完善,不同程度存在“數據孤島”等問題。部分平台采取技術封閉、技術排他等手段,濫用市場優勢地位,強迫“二選一”,排擠競爭對手,給全社會技術創新環境帶來了不利影響。

  三是要防止算法歧視和數字鴻溝。數據作為生產要素,已經深入生產過程並且創造價值。在金融領域,基於數據分析的技術手段已經應用於各類金融產品和服務。數據挖掘、數據處理、數據算法等技術,在幫助金融機構服務長尾客戶的同時,也可能通過對面貌特徵、行為習慣等進行大數據分析,對客戶“過度”畫像,比如涉及性別、職業、健康狀況等敏感信息,從而進行差別定價,容易引發算法歧視、數據殺熟等問題,損害消費者的正當權益。此外,不同群體的數字化基礎不同,老年人等特殊群體可能因為智能技術運用困難而面臨“數字鴻溝”。

  四是要高度重視信息安全與操作風險。市場主體對技術的依賴性越來越強,放大了信息技術風險的負面影響,比如金融科技外包風險、金融活動受到網絡攻擊的風險等都因為對科技的依賴而變得更強。由於技術壁壘和門檻,金融機構在對外開展技術合作時,可能集中在市場中頭部企業,造成強者通吃。同時,自動化高頻交易策略、更複雜的算法交易,可能導致金融市場的自我強化、同頻共振,進而加劇市場的價格波動。

  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推動科技創新支撐和引領經濟社會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數字經濟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是新一輪國際競爭重點領域。金融科技要抓住數字經濟發展的戰略機遇,在金融領域充分發揮釋放數字生產力的積極作用。

  一是圍繞核心技術突破,增加金融科技的硬實力。從數字經濟的整體發展看,仍存在大而不強、快而不優等問題。科技領域的競爭力、研發水準和原始創新能力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就金融領域而言,需重點圍繞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堵點痛點,從實際金融需求出發,推動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密切跟蹤研究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數字身份認證等重要金融科技領域發展,發展“硬科技”,把科技創新的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堅決整治用科技概念包裝,實則從事違規監管套利的各類“偽創新”活動。

  二是降低普及門檻,增加金融科技的普惠性。金融科技本身是有技術和成本門檻的。同時,中國特色的金融發展之路與西方國家不同,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拓展金融科技應用、推進金融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既要吸收國外先進經驗,更要符合我國金融市場成熟度和各類群體的接受度,努力縮小地域、群體、機構間差距。為人民群眾創造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數字化金融生活,讓金融科技的成果更廣泛深入地惠及人民群眾。

  三是提升科技素養,加強金融科技複合人才的培養。現有金融科技人才隊伍仍需進一步強化。目前,行業內不同程度地存在核心技術、運維管理依靠外包,受製於人等問題。金融行業是經營風險的,而科技本身又是專業性很強的。要加快培養既懂科技又懂金融的人才隊伍,提高金融從業人員的科技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

  四是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夯實金融科技發展基礎。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離不開新型基礎設施的投入。金融的信息化到數字化再到智能化,同樣需要持續的硬體投入,比如,安全可靠的金融網絡、數據中心、算力體系、技防體系等,為技術迭代進步、更多信息的互聯互通,搭好平台。

  (本文作者介紹: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是一家非官方、非營利性的專業智庫,定位為“平台+實體”新型智庫,專注於經濟金融領域的政策研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