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新高考時代,是新機制還是新機遇?

從2018年秋季學期開始,第三批實施新高考的省市已經陸續開始了高考改革,雖然有部分省市延遲推行新高考,但綜合改革傳統高考模式已是大勢所趨。

圖片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教師是新高考改革能否順利“落地”的關鍵。對於即將到來的新高考,心存疑慮的不僅僅是學生。有更多的中學教師,尤其是那些成熟的教師,在思考著該如何更及時地做出相應調整,積極應對新變化,盡快適應新高考。

學思並重

不管高考制度怎麽改革,都離不開“學、思”二字。陶行知先生說:“出世便是破蒙,進棺材才算畢業。”這就要求老師始終處於學習狀態,站在知識發展前沿,刻苦鑽研、嚴謹篤學,不斷充實、提高自己。

教育恆學,教育人一定要持之以恆地學習,不自滿,這樣才有最前沿的專業視域,才能始終保持一定的學術敏感。教師,絕大多數是愛學習的,但隻學是不夠的,還要在學的基礎上進行學科深學,這是教師的“看家本領”,教師在本學科內應該“懂一切”,做到“精專”。

魯迅曾說:“多有不自滿的人的種族,永遠前進,永遠有希望。多有隻知責人不知反省的人的種族,禍哉禍哉!”勤學善思,以思考的視角去學習,就能看到問題,更能對問題有獨到的見解;學而深思,思考得越深,消化吸收得就越多,能力提高得就越快。

轉變觀念

新的高考制度打破了唯分數論高下的高考錄取機制,取消文理分科,考試範圍覆蓋國家規定的所有科目。這種新機制衝擊了教師原有的教育觀念,需要教師加強學習與實踐的磨練,突破舊教學理念的局限性,以不同的視角廣泛地解讀課程,將原有從既定知識的展開到既定知識的總結的教學思路,變為新知識的生成、聯繫及拓展。不斷地轉變、更新觀念,以積極的心態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跟上改革的步伐。

提升能力

過去的教師只要關注學科教學就夠了,今天的教師還得關注教學研究,新高考對教師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為應對新要求,需要教師用新的視角建立新的自我提升路徑,做“1+N”型教師,“1+N”型教師就是指學科教師不但要有較深的專業功底,還要有教育教學的N個能力。這裡除了要夯實原來教育教學的功底外,還要具備適應新高考的多個能力,比如教學研究的能力、研發本學科項目的能力、開發課程的能力等。

促進發展

教師是教育的基石,是知識傳承的中堅力量。蘇格拉底曾說:“教育不是灌溉,而是點燃火焰。”新高考考驗的不只是學生,對教師也是一大挑戰。在新高考背景下,“走班製”與分層教學已成為發展的趨勢,這就要求教師在規定課時內既要完成學業要求,還要把學科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思想方法體現在教學過程中,做到了解差異、針對差異、面向全體、因材施教、因“層”而教、逐步提高。也就是說,教師需要優化自身專業結構,如果教師不做能力與學科拓展,那就無法適應新高考,終會被時代所淘汰。

新機制帶來新變化,必然伴隨著困難和挑戰,但不論過程如何坎坷,新高考時代已經來了,與其感歎路難行,不如盡早出發提升自己。真正的實力不是獨自擁有,而是持續地研究和分享,與其躊躇不前,不如勇往直前,讓新機制真正成為助力您拔節成長的新機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