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2019年教師基常考的125個概念,趕快收藏

今天小編匯總了教育基礎知識部分常考的125個概念考點,備考題型:單選、多選、判斷、填空、名詞解釋,趕快學習起來吧!

01

教育學概念考點48個

1. 教育:

廣義的教育:指凡是能增進人的知識與技能、發展人的智力與體力、影響人的思想觀念的活動。包括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狹義的教育:是指學校教育。

2. 教育研究:以教育問題為對象,運用科學的方法,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搜集、整理和分析有關資料,以發現和總結教育規律的一種認識活動。

3. 教育目的:指教育要達到的預期結果,規定了把受教育者培養成什麽樣的人,是培養人的質量規格標準,同時也反映了教育在人的努力方向和社會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1)廣義的教育目的:是指人們對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們希望受教育者通過教育在身心諸方面發生什麽樣的變化,或者產生怎樣的效果。

(2)狹義的教育目的:各級各類學校的具體培養目標和教學目標,是廣義的教育目的的具體化。

4. 教育方針:教育方針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根據政治、經濟要求,明令頒布實行的一定歷史階段教育工作的總的指導方針或總方向。(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針中核心和基本的內容。)

5. 培養目標:根據國家的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級或某一類學校、某一專業對人才培養的具體要求,是國家教育目的在不同教育階段、不同級別的學校、不同專業方向的具體化。(教育目的與培養目標是普遍與特殊的關係)

6. 教學目標:教育者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在完成某一階段的工作時,希望受教育者達到的要求或產生的變化。換言之,教學目標是指教學活動結束後學生所能達到的預期標準。

7. 素質教育:依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主體性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徵的教育。

8. 學校教育:是有專職人員和專門機構承擔的有目的、有系統、有組織的以影響受教育者的身心發展為直接目標的社會活動。

9. 教育學:是研究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內在動力),揭示教育規律(根本任務)的一門科學。

10. 校園文化:校園文化是學校文化的縮影,就是學校全體員工在學習、工作和生活的過程中所共同擁有的價值觀、信仰、態度、作風和行為準則。

11. 教育制度:教育制度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各級各類教育機構與組織的體系及其各項規定的總稱。

(1)廣義的教育制度:廣義的教育制度指國民教育制度,是一個國家為實現其國民教育目的,從組織系統上建立起來的一切教育設施和有關規章制度的總和。

(2)狹義的教育制度:狹義的教育制度指學校教育制度,簡稱學製,是一個國家各級各類學校的總體系,具體規定各級各類學校的性質、任務、要求、入學條件、修業年限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

12. 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貴的專業人員,承擔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

13. 教師專業發展:又稱教師專業成長,是指教師在整個專業生涯中,依托專業組織、專門的培養制度和管理制度,通過持續的專業教育,習得教育教學專業技能,形成專業理想、專業道德和專業能力,從而實現專業自主的過程,它包括教師群體的專業發展和教師個體的專業發展

14. 師生關係:指教師和學生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務,以“教”和“學”為中介而形成的一種特殊的社會關係,包括彼此所處的地位、作用和態度等。師生關係是教育活動過程中人與人關係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關係。

15. 課程:指學校學生所應學習的學科總和及其進程與安排。

(1)廣義的課程是指學校為實現培養目標而選擇的教育內容及其進程的總和,它包括學校所教的各門學科和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活動。

(2)狹義的課程是指某一門學科。

16. 學科課程(分科課程):學科課程是指以文化知識(科學、道德、藝術)為基礎,按照一定的價值標準,從不同的知識領域或學術領域選擇一定的內容,根據知識的邏輯體系,將所選出的知識組織為學科的課程類型。

它是最古老、使用範圍最廣泛的課程類型。

我國古代的“六藝”和古希臘的“七藝”都是學科課程。

17. 活動課程:亦稱經驗課程,是指圍繞著學生的需要和興趣、以活動為組織方式的課程形態,即以學生的主體性活動經驗為中心組織的課程。

18. 綜合課程:綜合課程是指採用各種有機整合的形式,使學校教學系統中分化的各種要素及各成分之間形成有機聯繫的課程形態。簡單來說,就是指打破傳統的分科課程的知識領域,組合兩門以上學科領域而構成的一門學科。

19. 必修課程:根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制定的,所有學生都必須學習的科目。

20. 隱性課程:亦稱潛在課程、自發課程,是學校情境中以間接的、內隱的方式呈現的課程。隱性課程往往是學生在學校情境中無意識獲得的非學術性經驗,隱性課程的實施往往表現出非計劃性、非預期性、隨機性等特點。它可能是消極的,也可能是積極的。

向上滑動查看更多

21. 課程目標:課程目標是根據教育宗旨和教育規律而提出的具體價值和任務指標,是課程本身要現的具體目標和意圖。它是確定課程內容、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的基礎,是整個課程編制過中最為關鍵的準則。

22. 課程計劃:課程計劃是根據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養目標,由教育行政部門制定的有關學校教育和教學工作的指導性文件。

23. 課程標準(教學大綱):是課程計劃中每門學科以綱要的形式編寫的、有關學科教學內容的指導性文件,是課程計劃的分學科展開。

24. 課程結構:課程結構指課程各部分的組織和配合,即課程內容有機聯繫在一起的組織方式。

25. 課程設計:是一個有目的,有計劃,有結構的產生教學計劃,教學大綱以及教科書等的系列化活動。

26. 課程實施:課程實施即將已經編定好的課程付諸實踐的過程,它是達到預期的課程目標的基本途徑。

27. 課程評價:課程評價是以一定的方法、途徑對課程的目標、實施和結果等有關問題的價值和特點做出判斷的過程。它包括對課程本身的評價和對學生學業的評價。

28. 教學:是教育目的規範下的教師教與學生學共同組成的一種活動。

29. 教學過程:教師根據教學目的,任務和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通過指導學生有日的,有計劃的掌握系統的文化科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發展學生智力和體力,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及培養道德品質,發展個性的過程。

30. 教學原則:是根據一定的教學目的和對教學過程規律的認識而制定的指導教學工作的基本準則。

31. 教學方法:是師生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而采取的共同活動方式,是教師引導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獲得身心發展而共同活動的方法。

32. 教學組織形式:指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為實現教學目標所採用的社會結合方式。

33. 班級授課製:是一種集體教學形式,它是一定數量的學生按年齡與知識程度編成固定的班級,根據周課表和作息時間表,安排學生有計劃的向全班學生集體上課。

34. 教學評價:教學評價是指以教學目標為依據,通過一定的標準和手段,對教學活動及其結果給予價值上的判斷,即對教學活動及其結果進行測量、分析和評定的過程。

35. 教學模式:指比較穩定的教學程序及其方法體系,它具有特定的教學理論指導,具有特定的教學目標定位,對教學因素及其組合結構具有特定的要求,對教學活動及其流程具有特定的規定。把教學模式等同於教學程序或教學方法是不恰當的。

36. 教學計劃:是指導和規定課程和教學活動的依據,是學校課程和教學活動的依據,也是制定分科標準,編寫教科書和設計其它教材的依據。

37. 教學策略:特指為達到某種預測效果所采取的多種教學行動的綜合方案,就是在教學目標確定以後根據已定的教學任務和學生特徵,有針對性的選擇與組合有關的教學內容,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法和技術,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義的特定的教學方案。

38.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會和階級的要求,與目的,有計劃,系統的對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響,通過受教育者積極的認識、體驗、身體力行,以形成他們的品德和自我修養能力的教育活動。

39. 德育目標:是通過德育活動在受教育者品的形成,發展上所要達到的總體規格要求,即德育活動所要達到的預期目的或結果的質量標準。

40. 德育過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雙方借助於德育內容和方法,進行施教傳道和受教修養的統一活動過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發展的過程,是個體社會化和社會規範個體化的統一過程。

41. 德育原則:是根據教育目的,德育目標和德育過程規律提出的指導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42. 德育模式:德育模式實際上是在德育實施過程中德育理念、德育內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徑等的有機組合方式。

43. 班級:班級是學校為實現一定的教育目的,將年齡和知識程度相近的學生編班分級而形成的、有固定人數的基本教育部門。

44. 班級管理: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它是班主任和教師根據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採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帶領全班學生對班級中的各種資源進行計劃、組織、協調、控制,以實現教育目標的組織活動過程。

45. 班集體:是按照班級授課製的培養目標和教育規範組織起來的,以共同學習活動和直接性人際交往為特徵的社會心理共同體。

46. 班主任:是班集體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是學校貫徹國家教育方針,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骨乾力量。

47. 課外、校外教育:指在課程計劃和學科課程標準以外,利用課余時間,對學生施行的各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活動。

48. 學校績效:是指學校功能發揮所產生的實際效果,是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標誌。

02

心理學概念考點71個

1、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發生發展及其變化規律的科學。

2、感覺:是腦對直接作用於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個別屬性的反映。

3、知覺:是腦對直接作用與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整體屬性的反映。

4、錯覺:是在客觀事物刺激作用下產生的對刺激的歪曲的知覺。

5、觀察:是知覺的高級形式,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比較持久的知覺過程。

6、觀察力:指敏銳發現事物細節和特徵等的知覺能力,是人智力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

7、絕對感受性:指感覺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8、絕對感覺閾限:剛剛能引起感覺的最小刺激量。

9、差別感受性:剛剛能覺察出同類刺激量最小差別量的感覺能力。

10、差別感覺閾限:剛剛能感覺出的兩個同類刺激的最小差別量。

11、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

12、無意注意:沒有預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叫~。

13、有意注意:有 …… ,需要 …… 。

14、有意後注意:有…… ,但不需要 …… 。

15、注意的廣度:在部門時間內能夠注意的對象的數量的多少。

16、注意的穩定性:我們的注意在某一對象或某一活動所持續時間的長短。

17、注意的分配:同一時間內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對象。

18、注意的轉移:根據新的任務和要求,主動地從一個對象或一種活動轉移到另一個對象或活動上去。

19、元認知:人對於自己認知的認知。

20、記憶:是過去經驗在人腦中的反映。

向上滑動查看更多

21、記憶表象:感知過的事物不在眼前時,在頭腦中重現出來的現象。

22、內隱記憶:沒有意識到存在又無意識提取的記憶叫~。

23、外顯記憶:能意識到存在又有意識提取的記憶叫~。

24、識記:使人們識別和記住事物的過程。

25、前攝抑製:先學習的材料對後學習的材料的記憶所發生的干擾作用。

26、倒攝抑製:後 …… 先 …………… 。

27、保持:是識記過的事物在頭腦中儲存和鞏固的過程。

28、遺忘:對識記過的事物不能回憶或是錯誤的回憶。

29、再認:人們對感知過、思考過或體驗過的事物,當它再度出現時仍能認識的心理過程。

30、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間接的、概括的反映。

31、輻合思維/集中思維:把問題所提供的各種信息聚合起來,得出一個正確或是最好答案的思維。

32、異塵餘生思維/發散思維:從一個目標出發,沿多種不同途徑尋求各種答案的思維。

33、創造性思維:以新意獨特的方式解決問題的思維。

34、形式邏輯思維:有明確邏輯形式,遵循一定的邏輯規則的思維。

35、非形式邏輯思維:沒有明確邏輯形式 ,不遵循一定的邏輯規則的思維 。

36、思維定勢:指過去思維活動的經驗使當前思維活動處於一種準備狀態。

37、功能固著:個體在解決問題是,往往只看到某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

38、遷移: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或習得的經驗對完成其他活動的影響。

39、正遷移:一種知識技能的掌握促進另一種知識技能的掌握。

40、負遷移:負遷移也叫“抑製性遷移”,是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產生阻礙作用。

41、原型啟發:在其他事物或現象中獲得的信息對解決當前問題的啟發。

42、想象:是對頭腦已有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創造出新形象的過程。

43、再造想象:根據語言文字描述或圖樣的示意而在頭腦中相應新形象的過程。

44、創造想象:根據創造目的,不依據現成描述,而在頭腦中創造新形象的過程。

45、幻想:指向未來並與個人願望相聯繫的想象,是創造想象的特殊形式。

46、情緒:一般指個體在其需要是否得到滿足的情境中直接產生的心理體驗和相應的反應。情緒由主觀體驗,外部表現和生理喚醒三部分組成。

47、情感:一般指個體意識到自己與客觀事物的關係後而產生的穩定的、深刻的心理體驗和相應反應。

48、心境:平靜而持久的情緒狀態。

49、應激:人對某種意外的環境刺激所作出的適應性的反應。

50、理智感:在智力活動中認知和評價事件時所產生的情感體驗。

51、意志:指人們自覺地確定目的,根據目的支配、調節自己行為,並通過克服困難實現目的地心理過程。

52、個性:個體具有一定傾向性的、本質的、穩定的心理特徵總和。

53、需要:是有機體內部的一種不平衡狀態,它反映某種客觀的要求,並形成為個人活動的積極性源泉。

54、動機:是激發和維持個體進行活動,並使該活動朝向某一目標的心理傾向。

55、興趣:個體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

56、理想:是符合客觀規律的並同奮鬥目標相聯繫的想象。

57、信念:人們對於生活準則的某些觀念抱有堅定的確信感和深刻的信任感的歷史傾向的意識傾向。

58、氣質:是表現在心理活動的強度、速度、適應性和指向性方面的特點的總和,是個人生來就有的動力特徵。

59、性格:人在對現實的穩定的態度和習慣化的行為方式中,所表現出來的個性心理特徵。

60、能力:順利完成某種活動必備的心理特徵,是與活動要求相符合,並直接影響活動效益的個性心理特徵的總和。

61、暈輪效應/光環效應:指當認知者對一個人的某種人格特徵形成好或壞的印象之後,人們還傾向於據此推論該人其他方面的特徵。(例如:情人眼裡出西施)

62、首因效應:即首次或最先的印象,人與人第一次交往中給人留下的印象,在對方的頭腦中形成並佔據著主導地位,這種效應即為首因效應。

63、近因效應:因新近發生的事情影響對某人的印象。

64、自我中心效應/自我效能感:指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為完成某一行為所進行的推測與判斷。

65、刻板印象:就是指人們對某個社會群體形成的一種概括而固定的看法。

66、心智技能:也稱為智力技能、認知技能,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合乎法則的心智活動方式。閱讀技能、寫作技能、運算技能、解題技能等都是常見的心智技能。

67、替代強化:指觀察者因看到榜樣的行為被強化而受到強化。

68、先行組織者:指先於某個學習任務本身呈現的引導性學習材料。先行組織者的抽象,概括和綜合水準高於學習任務,並與認知結構中的原有觀念及新的學習任務相關聯。

69、精加工策略:指把新信息與頭腦中的舊信息聯繫起來從而增加新信息意義的深層加工策略。

70、自我強化:指對自己表現出的符合或超出標準的行為進行自我獎勵。

71、關鍵期:就是指人的某種身心潛能在人的某一年齡段有一個最好的發展時期。

注:含教育心理學考點

03

小三門概念考點6個

1. 探究學習:是一種以問題為依托的學習,是學生通過主動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究學習是相對於“接受學習”而言的。

2. 綜合活動課程:是基於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繫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課程形態。這是一門以學生的經驗與生活為核心的實踐性課程。

3. 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學生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主動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

4. 教師職業道德:是教師在從事教育勞動時所應遵循的行為規範和必備的品德的綜合,是調節教師與他人、與社會等關係時所必須遵守的基本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以及在此基礎上多表現出來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它是一般社會道德在教師職業中的特殊體現。

5. 教師職業道德範疇:是指那些概括和反應教師職業道德的主要特徵,體現一定社會對教師職業道德的根本要求,並成為教師的普遍內心信念,對教師的行為發生影響的基本道德概念。

6. 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是將教師職業道德轉化為自己的信念並付諸行動的活動。簡單地說,是一種自我鍛煉、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教育的過程。

文章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