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賣中信證券股票收益20億 兩面針卻連續12年扣非為負

  “一口好牙,兩面針。”這句耳熟能詳的廣告語,如今對於許多消費者來說,可能只剩回憶。2004年上市的“國民牙膏”兩面針,如今日子艱難。

  公司7月2日晚間公告,擬擇機出售不超過1200萬股中信證券股票,回籠的資金主要用於企業償還貸款,補充流動資金,發展主業。此舉被解讀為打響2018年“保殼”的第一槍。

  事實上,從2007年至今,兩面針已經多次通過拋售中信證券股票,從而規避公司股票被ST。

  保殼或有戲

  根據兩面針7月2日公告,為了合理規避股價向下波動調整的風險,回籠發展資金,保障公司的穩定發展,兩面針董事會擬授權公司管理層在2018年剩餘時間裡擇機在二級市場按市場價格出售不超過1200萬股中信證券股票,目前,公司持有中信證券1511.89萬股。回籠的資金主要用於企業償還貸款,補充流動資金,發展主業。

  按中信證券7月2日收盤價(16.04元/股)簡單計算,出售中信證券股票1200萬股,兩面針可變現1.92億元。按公司目前持有中信證券1511.89萬股對應的最初投資金額4537.19萬元計算,1200萬股的成本價約為3601萬元。據此估算,可產生投資收益約1.56億元(稅前)。

  正如兩面針所言,如能夠按計劃出售部分中信證券股票將對公司2018年年度的經營業績及財務狀況產生較大影響。根據財報,兩面針2018年一季度實現營收2.58億元,同比下滑20.05%,虧損423.07萬元。

  最重要的是,這筆投資收益或將助攻兩面針在2018年實現盈利,進而避免因持續兩年虧損被ST。2017年,兩面針虧損1.44億元。

  連續12年扣非為負 保殼靠賣股票

  2018年3月底,兩面針披露2017年年報後,交易所給兩面針發去《問詢函》稱,公司已經連續12年扣非後虧損。以前年度,兩面針主要依靠出售所持中信證券股票,取得投資收益實現盈利,主營業務持續盈利能力堪憂。

  數據顯示,從2006年到2017年,兩面針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扣非後淨利潤均為虧損狀態,按時間順序分別為:-1.08億元、-0.27億元、-0.49億元、-0.79億元、-0.82億元、-0.96億元、-0.83億元、-1.09億元、-1.77億元、-1.7億元、-1.09億元、-1.54億元。

  不過好在兩面針還有中信證券股票這個“輸血機器”。1999年8月,兩面針作為發起人參股中信證券,投入1.52億元,持股9500萬股,折合每股1.6元。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2006年至2017年,兩面針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虧損高達12.42億元,而同期兩面針通過出售中信證券股票產生的投資收益和從中信證券取得的分紅合計20.16億元。

  兩面針曾坦言,如果產業經營沒有改善,僅依靠出售持有剩餘中信證券股票等金融資產獲得的投資收益,彌補虧損的盈利方式是不可持續的,並將面臨扣非後淨利潤繼續虧損,金融資產售罄後,歸屬母公司淨利潤虧損的風險。

  值得一提的是,借助出售中信證券股票,兩面針上市至今,並未被ST過,股票簡稱的歷史痕跡十分乾淨。不過,截至7月2日收盤,兩面針2017年以來股價累計下跌56.39%,總市值縮水至22億元。

  此外,東方財富Choice顯示,兩面針最近一份券商研報還要追溯到2015年4月2日。門前冷落可見一斑。

  國產牙膏品牌第一股渴求涅槃重生

  公開資訊顯示,兩面針起源於1941年成立的亞洲梘廠等5家小型私營肥皂廠,1980年研發製成第一支兩面針中藥牙膏,比雲南白藥牙膏早了20多年;2004年在上交所掛牌,成為國產牙膏品牌第一股。

  據報導,從1986年到2001年,兩面針牙膏連續15年產銷量排名國產品牌第一。在鼎盛時期,其市場份額達到17%左右,僅次於佳潔士、高露潔這兩大外來品牌。到2008年,兩面針的市場佔有率僅為1.7%,已經不敵新興的雕牌和冷酸靈。到2016年,已經低於1%,存在感幾乎為零。

  儘管兩面針在2016年實現上市以來的營收最高值(15.61億元),但其當年已跌落出牙膏十強的榜單。根據AC尼爾森、中國口腔清潔護理用品工業協會2016統計的數據,牙膏市場佔有率前十名分別為黑人、雲南白藥、佳潔士、高露潔、冷酸靈、中華、舒客、納愛斯、舒適達和六必治。

  分析人士指出,兩面針連續扣非虧損,或與公司多元化經營不善有關。

  除了日化業務外,兩面針還經營紙業板塊、精細化工板塊、醫藥板塊及房地產板塊,2017年貢獻的營收比例為42.87%、26.26%、22.90%、6.95%、0.18%。

  兩面針表示,銷售費用主要由日化事業部產生,並一直居高不下,且銷售費用佔營業收入的比重遠高於毛利率,為家用牙膏經營利潤長期虧損的主因。另外,紙品公司設備陳舊,設備性能差,資產折舊率高,產品缺乏品牌優勢,使得毛利率嚴重偏低,加上規模小,缺少規模效益,造成紙品公司多年虧損嚴重。

  不過,兩面針董事、財務總監王為民此前表示,公司正積極探索改善紙業經營辦法,還沒有剝離計劃。

  展望未來,兩面針在回復交易所的《問詢函》時表示,公司將聚焦主業,效益先行,持續發展銷售規模,提升產品毛利率,合理控制費用,努力提升經營效益。

  兩面針能否涅磐重生,我們拭目以待。

責任編輯:郭春陽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