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躬耕於南陽的諸葛亮真的是一介布衣?

《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說:“諸葛亮字孔明,琅邪陽都人也。漢司隸校尉諸葛豐後也。父珪,字君貢,漢末為太山郡丞。亮早孤,從父玄為袁術所署豫章太守,玄將亮及亮弟均之官。會漢朝更選朱皓代玄。玄素與荊州牧劉表有舊,往依之。”裴松之注引《獻帝春秋》則說,“劉表上諸葛玄為豫章太守”,漢朝政府卻“遣朱皓代玄”,諸葛玄遭到朱皓出兵攻擊,“退屯西城”,後以“西城民反”被殺。儘管兩說不同,但其中一點是一致的,即諸葛亮來到荊州,出於諸葛玄與劉表“有舊”。“臣本布衣,躬耕南陽”,這是見於《諸葛亮傳》所載《出師表》的自述,說明諸葛亮來到荊州之後一直在南陽“躬耕”,沒有出仕,是一名“布衣”之士。

為什麽如此?要回答這個問題,有必要首先探討諸葛亮的家族。據前引《諸葛亮傳》,諸葛亮是西漢諸葛豐之後。《漢書•諸葛豐傳》說:“諸葛豐字少季,琅邪人也。以明經為郡文學,名特立剛直。貢禹為禦史大夫,除豐為屬,舉侍禦史。元帝時,擢為司隸校尉,刺舉無所避,京師為之語曰:‘間何闊,逢諸葛。’”從西漢元帝時任司隸校尉的諸葛豐,到東漢末年的諸葛亮,其間已兩百多年,應該說,他們的關係極為疏遠,而且是否可信也正是一個疑問。至於其父諸葛珪所任不過是太山郡丞,據《漢書•百官公卿表》,僅是一名六百石的小官;從父諸葛玄得為豫章太守,更是在戰亂年代為袁術或劉表這類割據者所任命,他們都不是當時的顯赫人物。

三國時期,諸葛氏一家的著名人物,除諸葛亮外,還有孫吳的諸葛瑾、曹魏的諸葛誕。《三國志 • 吳志 •諸葛瑾傳 》 說:“ 諸葛瑾字子瑜, 琅邪陽都人也,漢末避亂江東。”所謂“避亂”,按照同傳諸葛瑾所自述,即“遭本州傾覆,生類殄盡,棄墳墓,攜老弱,披草萊,歸聖化”。同書《魏志》的《諸葛誕傳》說:“諸葛誕字公休,琅邪陽都人,諸葛豐後也。初以尚書郎為滎陽令,入為吏部郎。”諸葛瑾是諸葛亮之兄,來到江東是為了“避亂”;諸葛誕是諸葛亮的從弟,他從琅邪前來中原,並出仕於魏,看來與諸葛瑾一樣,也是為了“避亂”。其實諸葛亮隨同諸葛玄離開琅邪,後來“躬耕”於南陽,應該說,同樣是為了“避亂”,劉表統治下的荊州是當時較為安定的地區,《出師表》所謂“苟全性命於亂世”即說明了這一點。

儘管諸葛亮、諸葛瑾、諸葛誕分別在蜀、吳、魏“並有盛名”,“於時以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這見於《世說新語•品藻》,當來自其時的傳說。儘管三人都稱為諸葛豐之後,但如前所說,從西漢元帝時曾任司隸校尉的諸葛豐到東漢末年實在過為遙遠,是否真實也在疑似之間。而且,從諸葛豐到諸葛亮等三人,在這二百多年中,並無一個顯赫的人物。說明琅邪諸葛氏並非世代仕宦的“世族”“大姓”,應該屬於“單家”,諸葛亮在荊州的好友之一徐庶即是一名“單家子”(《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注引《魏略》)。諸葛亮、諸葛瑾、諸葛誕在當時“並有盛名”,首先是由於他們的才能,其次則是他們正好趕上東漢末年這個戰亂時代的機緣。

人們可能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在晉代,諸葛氏稱為“族 姓”,也有《諸葛氏譜》的族譜,是否上推至東漢末年,諸葛氏即是當時顯赫的“族姓”呢?對此的確有探討的必要。《晉 書• 諸葛恢傳》說:“諸葛恢字道明,琅邪陽都人也。祖誕,魏司空,為文帝(司馬昭)所誅。父靚,奔吳,為大司馬。……武帝與靚有舊,靚姊又為琅邪王妃。……恢弱冠知名,……值天下大亂,避地江左,名亞王導、庾亮。……導嘗與恢戲爭‘族姓’,曰:‘人言王、葛,不言葛、王也。’”據此,琅邪陽都的諸葛氏成為“族姓”發源於曹魏的諸葛誕一系,與蜀的諸葛亮和吳的諸葛瑾無關。東晉之初,諸葛誕之孫諸葛恢始與王導合稱“王、葛”,成為顯赫“族姓”。

至於《諸葛氏譜》,見於《三國志》裴松之注和《世說新語》劉孝標注引。《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注引《諸葛氏譜》說:“(諸葛)京字行宗。”諸葛京是諸葛瞻之子,諸葛亮之孫。《世說新語•方正》注引《諸葛氏譜》說:“(諸葛)恢子衡字峻文,仕至滎陽太守,娶河南鄧攸女。”如上所 說,諸葛恢是諸葛誕之孫。近人周明泰《三國世系表》關於諸葛氏,從西漢元帝時的諸葛豐開始,其下即接以東漢末年的諸葛珪,與前引《諸葛亮傳》《諸葛瑾傳》同。

王伊同先生的《五朝門第》一書勾索典籍,用力甚勤,現據金陵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1943年版(據聞近年曾在美國重版),該書所附《五朝高門世系婚姻表》三三為“琅邪陽都諸葛氏”,據《元和姓纂》等書有所詳述,亦仍從諸葛豐開始,其下為諸葛珪,再下為諸葛瑾、諸葛亮、諸葛誕,其後最為顯赫的還是諸葛誕一系。如果說,諸葛氏成為“盛族”,那麽,其開始者只能是諸葛誕一系,諸葛恢、諸葛瑾、諸葛亮都不能預於“族姓”之列。因而,作為非“族姓”的諸葛亮,在荊州是不可能得到劉表重視的。首先,據《後漢書•劉表傳》,劉表是魯恭王之後,在“黨錮之禍”中,又“與同郡(山陽高平)張儉等俱被訕議,號為‘八顧’。詔書案捕黨人,表亡走得免。黨禁解,辟大將軍何進掾”。劉表是當時的“名士”。其次,在荊州,劉表所倚重的是南郡的蒯越、襄陽的蔡瑁,他們都是荊州“大姓”的代表人物。在荊州,劉表是不會將這個在南陽“躬耕”的小人物諸葛亮放在眼裡的。

儘管劉表是列於“八顧”的“名士”,但是據《三國志•蜀志•劉表傳》《後漢書•劉表傳》看來,劉表又絕不是一個才智出眾的人物。對此,這裡沒有必要多所征引,只需看陳壽、范曄對他所作的評論。陳壽《三國志•魏志•劉 表傳》的評論是:“(劉表)外寬內忌,好謀無決,有才而不能用,聞善而不能納。”范曄《後漢書•劉表傳》的評論也是:“劉表道不相越,而欲臥收天運,擬蹤三分,其猶木偶之於人也。”諸葛亮在荊州應該熟知劉表的為人,對這個“有才而不能用”的“木偶”,也當然是不會入眼的。

劉表眼裡沒有諸葛亮,諸葛亮眼裡沒有劉表。劉表不是諸葛亮心目中所期待的“諸侯”。

正文/方詩銘

圖片/侵刪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