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今日立秋,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

2018年8月7日

戊戌年(狗年六月廿六)

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

立秋

(圖源網路)

過去一段時間,被夏日「熱情」折磨的人們,突然發現,一個帶著絲絲涼意的名字越來越近了——立秋,就在8月7日。

立秋標誌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
「秋」就是指暑去涼來。
秋,揫也,物於此而揫斂也。

在古人看來,立秋的標誌性物候有三。

(圖源圖蟲創意免費版)

一候涼風至

涼風是西風肅清之風

此時的風已不同於暑天中那般盛氣逼人

熱氣蟄伏,涼意日增

二候白露降

由於午熱夜涼

形成了一定的晝夜溫差

清晨的大地和植物上

常常會有晶瑩的露珠產生

三候寒蟬鳴

隨著氣象進一步轉涼

感陰而鳴的寒蟬也開始鳴叫

彷彿在傳達著

夏天即將過去的消息

且慢,

不要看到「秋」

就聯想到秋高氣爽、秋風蕭瑟……

立秋這個節氣,

曾有一句與它如影隨形的民諺:

「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

秋日將至,怎麼就和熱扯上了關係?

讓我們從頭講起。

如何區分早立秋和晚立秋?

當我們想通過數據驗證這句民諺究竟是否「靈驗」時,首先要搞清楚,如何區分早立秋和晚立秋。一直以來,這件看似簡單的事就有爭議。

一種說法認為,立秋當天的農曆日期是確定早晚的依據。如果在農曆六月,就是早立秋;如果在七月,就是晚立秋。這麼說來,今年立秋從農曆六月廿七開始,是毫無疑問的早立秋。

但另一種說法,以進入立秋的具體時間點來區分。在上午進入就是早立秋,在下午進入就是晚立秋。更嚴格的說法認為,只有日出前和日落後這兩個區間,才能分別對應「早/晚立秋」。而今年進入立秋的具體時間點是8月7日21時30分34秒,按這兩種演算法,今年屬晚立秋無疑。

表面上看,用於指導農事的二十四節氣對應農曆,似乎更有道理;時點法似乎過於複雜,本身內部還有矛盾。但仔細探究起來,卻沒這麼簡單。

剛才我們提到了今年進入立秋的具體時間點,那麼你有沒有好奇,這麼精確的時間點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其實,農曆本身是「陰陽合曆」。二十四節氣以太陽在黃道上運行的位置確定,每15°設定1個節氣。這樣一來,太陽何時運動到哪個位置,就可以算出精確的時間點。

而農曆的月份,以月相為依據,朔日(太陽直射月球背面的時候,也就是月亮幾乎看不見的時候)為初一,望日(太陽直射月球正面的時候,即滿月)為十五,再到下一個朔日,一個月就過去了。

因此,由太陽位置決定的節氣和由太陽與月亮相對位置決定的農曆月,並沒有嚴格的對應關係,也很難總結出什麼規律。倒是時間點法,還有一些「科學規律」可以比較。

立秋早晚和氣象熱不熱到底啥關係?

是時候上科學數據了。先說結論,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數據告訴我們,立秋早晚和氣象熱不熱之間沒有明顯對應關係。

(圖源科普中國)

這組數據來自國家氣候中心,將年份分為早立秋和晚立秋兩組,統計了2009至2017年從立秋到8月底的平均氣溫。對比數據則是這段時間的常年全國平均氣溫20.4℃。

2009年至2017年的統計資料顯示,2009年、2010年、2013年、2014年、2017年出現了「晚立秋」;2011年、2012年、2015年、2016年為「早立秋」。而從對應的全國平均氣溫數據來看,從立秋到8月底的平均氣溫顯示,2009年、2010年、2013年、2014年、2017年的平均溫度分別為20.8℃、21.2℃、21.6℃、20.2℃和20.9℃;2011年、2012年、2015年、2016年分別為21.3℃、21.1℃、20.6℃和21.8℃。

在這9年中,只有2014年(晚立秋年)氣溫偏低0.2℃。其他年為接近常年到偏高,其中2016年(早立秋年)偏高達到1.4℃。

看來,早立秋不但沒有冷颼颼,有時氣溫還更勝一籌,而且數據似乎只能證明氣候整體偏暖,不能體現早晚立秋的差別。

有人說,全國平均範圍太大,隱藏了真相,但分城市統計早晚立秋的結果,仍沒有明顯差距,特別是平均氣溫和極端高溫兩個重要數據,各個城市早晚立秋的差異都很小。

這足以證明,早晚立秋對氣溫的指示意義有限。因此,公眾也不必對這句民諺太當真。立秋雖然象徵著氣象的轉折,但在這個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仍處在盛夏的尾巴,真正能夠決定立秋時節氣溫如何的,還要看具體的氣象形勢。

譬如,如今異常偏北的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就讓東北人民好好體驗了一次酷暑的感覺。

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位置在哪,恐怕也不是進入立秋的時間可以決定的。

(圖源新華社)

謹防「秋老虎」

秋老虎是指立秋以後短期回熱氣象,一般發生在8月至9月之間。

民間有這樣一種說法:如果立秋當天沒有下雨,那麼立秋之後的二十四天,同樣是很熱的,就把這二十四天叫做二十四個秋老虎;如果立秋當天下雨了,哪怕是小雨,則稱為「順秋」。

一場秋雨一場寒,意思就是順秋以後氣象就會變得越來越涼爽宜人。

清熱解暑可繼續

氣象依舊炎熱,清熱解暑類的食品不能一下子從餐桌撤出。平時的綠豆湯、蓮子粥、新鮮蔬果等都可以防暑補液,增進食慾。

寒涼飲食要減少

經過一個炎炎長夏,人體消耗較大,多事之秋反而要小心脾胃虛弱不適。過於寒涼的食材,如冷飲、黃瓜等要開始少吃了!

飲食要適量進補

秋天是進補的好時節。可以適當增加進補的肉類,如鴨肉、海產品等。

立秋習俗啃秋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稱為「咬秋」。講究在立秋這天吃西瓜或香瓜,寓意炎炎夏日酷熱難熬,時逢立秋,將其咬住。

稱水

舊時,老百姓分別在立秋前後用同樣大小的容器裝滿水,然後稱重。如果立秋前的水重,就表明伏水重,那麼秋天雨水就少;如果立秋後的水重,那麼秋天雨水就多,有可能形成秋澇。漁民也有立秋稱水之習,根據水質輕重,推測秋水漲落。

吃雞蛋

立秋這天,一些地區有吃雞蛋、桃子等習俗。雞蛋不傷脾胃,嬰幼兒、孕婦、產婦、病人等都適合,但不宜多吃,每天1~2個比較合適。

稱人

即在這天以懸秤稱小孩的體重,和立夏日所秤之數相比來檢驗肥瘦。如果稱出來的結果是瘦了,那自然要借著「貼秋膘」的名義大吃大喝了。

貼秋膘

民間有句俗語:立秋到,貼秋膘,冬去春來身體好。說的是天涼以後,人們應該多吃些肉食,補充一下因伏天食慾差、加上流汗而帶來的虧虛,提高免疫力。

百合:有補肺、潤肺、清心安神、消除疲勞的效果。

蓮子:能祛余暑,滋補強身。

山藥:適用範圍廣,不論男女老幼、體健體弱,都可食用。

白扁豆:煮粥或煎湯服,可健脾胃、增食慾。

蓮藕:熟藕能健脾開胃,適宜秋天進補。

牛、羊肉:秋天食用牛、羊肉對身體較好。

栗子:有健脾養胃、補腎強骨的效果。

紅棗:紅棗能去除燥熱,對肺部有好處。

立秋後要多吃一些溫熱的水果(如大棗、山楂、金桔、荔枝、龍眼、葡萄、石榴等),以調理脾胃,這樣到了冬天比較不容易感冒、腹瀉或者手腳冰冷等。

立秋後應多吃這些

第一補 山藥

山藥有利於脾胃消化吸收;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澱,預防心血管疾病;有延年益壽的效果。

最佳吃法:蒸著吃、做湯喝、炒菜均可。蒸著吃,營養損失最小。

最好搭配:枸杞。如果不單獨吃山藥,可以和枸杞搭配來熬枸杞山藥粥,能更好地發揮滋補效果。

第一菜 蓮藕

氣象乾燥,吃些藕能起到養陰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對治療便秘,促使有害物質排出,十分有益。

最佳吃法:七孔藕澱粉含量較高,水分少,糯而不脆,適宜做湯;九孔藕水分含量高,脆嫩、汁多,涼拌或清炒最為合適。

最好搭配:黑白木耳。搭配銀耳可以滋補肺陰,搭配黑木耳則可以滋補腎陰。

第一堅果 花生

花生對營養不良、食少體弱、燥咳少痰、咯血、皮膚紫斑、產婦乳少及大便燥結等病症都有良好的調節效果。

最佳吃法:新鮮花生最好連殼煮著吃,煮熟後的花生不僅容易消化吸收,而且可以充分利用花生殼和內層紅衣的醫療保健作用。花生紅衣可防治出血性疾病;花生殼有降低血壓、調整膽固醇的作用。

最好搭配:紅棗。搭配紅棗,能補脾益血、止血。對脾虛血少、貧血有一定療效,對女性尤為有益。

第一粥 百合粥

百合味甘微苦,性平。其營養成分豐富,對抑製癌細胞增生有一定的療效。百合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等功效,是秋季食用之上品。

最佳吃法:煮粥。百合可當菜肴吃,如西芹炒百合、百合炒牛肉;也可煮粥吃,如百合與糯米製成百合粥,放上一點冰糖,不僅可口,而且安神,有助於睡眠。

最好搭配:杏仁。杏仁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搭配百合熬粥適用於病後虛弱、乾咳患者。

第一肉 墨魚

墨魚營養豐富,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滋補食品。

最佳吃法:紅燒、爆炒、溜、燉、涼拌,做湯均可,但為防秋燥,墨魚做湯是比較合適的。

最好搭配:豆腐,一起吃能起到蛋白互補的效果。

第一水果 梨

秋季空氣乾燥,水分較少,若能每天堅持食用一定量的梨,能緩解秋燥,生津潤肺。

最佳吃法:吃生梨能明顯解除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出現的咽喉乾、癢、痛、聲音啞以及便秘、尿赤等癥狀;將梨煮熟或蒸熟吃,如冰糖蒸梨可以起到滋陰潤肺、止咳祛痰的作用,對痛風病、風濕病及關節炎有防治功效,同時對治療肺熱咳嗽和喉嚨痛等效果更佳。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