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醫腫瘤專家李忠教授:頭頸部腫瘤的自我檢查和防治

頭頸部腫塊是門診的常見主訴,由於頭頸部器官眾多,解剖結構複雜,往往讓患者不知該怎樣去自我判斷和診治。今天我們就談談頭頸部腫瘤的自我檢查和防治問題。

首先應該知道頭頸部腫塊有哪些種類。粗略來說,可以分為三大類:炎症、先天性疾病和腫瘤。炎症性腫塊的表現比較好診斷,一般都有「紅、腫、熱、痛」這樣一些表現,象臨床常見的急性淋巴結炎、頸部膿腫等都會有疼痛、局部紅腫和皮溫增高等,當然象慢性炎症和特異性炎症比如淋巴結結核,往往這些表現不典型,就要小心鑒別了。先天性疾病多數在兒童或青少年期就能發現,大多數是囊腫性疾病,比如好發在頸部正中的甲狀舌管囊腫、頸側區的腮裂囊腫和囊狀淋巴管瘤,這些多數都表現為質地較軟的囊性腫塊,可能緩慢增大,少數時候也可突然增大,無痛癢,結合年齡特點就可以診斷。

腫瘤在頸部腫塊中最多見,可分為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良性腫瘤有神經源性腫瘤、血管性腫瘤和甲狀腺、腮腺、頜下腺等器官來源的腫瘤。神經性腫瘤一般沒有癥狀,緩慢生長,頜下區和頸根部較多見;血管性腫瘤一般位置較深,如是動脈性的腫瘤觸摸有血管搏動是最重要的鑒別方法。甲狀腺腫瘤多位於頸前正中靠下方氣管兩側,腮腺腫瘤多位於耳前、下、後部,頜下腺腫瘤位於下頜下,這些腺體的腫瘤以良性居多。

惡性腫瘤又可分為原發於頸部的和轉移性的,轉移性(主要是淋巴結)腫瘤多見。原發惡性腫瘤常見的是惡性淋巴瘤和甲狀腺等器官的癌。惡性淋巴瘤多表現為多個腫塊的融合,質地比較硬,活動度差。轉移性腫瘤多來源於頭頸部,少部分來源於胸、腹腔器官,多位於頸側區。一般來源於鼻、咽、喉部的轉移癌多位於頸部上半部分,而甲狀腺以及胸腹部轉移來的癌多位於下半部分。

對於頸部腫塊的診斷應該從病程、腫塊部位、性質等各個方面綜合判斷。一般說來,短時內(如7天)發生的腫塊一般為炎症性,發現已很長時間的腫塊(如7年)多為先天性,病程中等的(如7周)多為腫瘤。腫塊如果位於頸前下方,首先應考慮甲狀腺腫瘤,如位於頜下應考慮頜下腺腫瘤或淋巴結,如果位於耳周圍下方區域則應考慮腮腺來源。如果腫塊單個,無痛癢,首先考慮神經來源良性腫瘤。如果成串珠樣縱向排列,應注意有無結核的可能。如果腫塊無痛,多個,有融合,如果伴有發熱,則應考慮惡性淋巴瘤。如果腫瘤位於耳下方,質地硬,活動度差,近期增大較明顯,則應考慮咽、喉部來源的轉移腫瘤,特別是對於我國東南地區居民(廣東、福建、廣西、江西、湖南、浙江等)應注意排除鼻咽癌的可能,因為鼻咽癌在我國南方是高發區。

對於頸部腫塊的防範,應注意以下幾點:

1、 利用洗澡等機會自我觸摸頸部,特別是頸側區,如有懷疑儘早到醫院檢查,爭取早發現。當然不必過多疑慮,不要把頸部的肌肉、血管、骨等結構誤認為是頸部腫塊;

2、 重視鼻、咽部的不適,如耳悶、耳鳴、吞咽不適、異物感等癥狀不要輕易忽視,早做檢查;

3、 對於有家族史者,更應該定期健康檢查,及時防範;

?

4、 戒除煙、酒,少食醃製食品(如醃鹹菜、醃鹹魚等),健康飲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