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交控科技 搭建地鐵信號“科研生產線”

中國軌道交通信號領域已經完全實現自主化。希望未來我國研發的芯片也可以替代更多國外芯片。

交控科技董事長郜春海。新京報記者 吳江 攝

近日,首批科創板上市25家企業齊聚上交所,5家北京企業亮相,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交控科技”)就是其一。

郜春海,本科與研究生均在北京交通大學就讀,隨後留校任職。如今他已是交控科技的領軍人物,擔任董事長兼總經理。在成立交控科技之前,在北京交通大學軌道交通控制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郜春海帶領著一群20歲出頭的學生,率先開展了自主CBTC信號系統核心技術研究。

“受氣”成為動力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我們國家地鐵建設速度越來越快,當時北上廣等城市的軌道交通信號系統基本都靠引進,價格十分昂貴。”回憶起交控科技成立時的情況,郜春海表示,當時軌道交通信號系統的引進價格大約為1500萬元/公里,由於我國不掌握核心技術,價格一直不斷上漲。儘管付出了高額費用,我國技術人員和外國公司交流還是遇到了不少麻煩。

“有外國人不願意回答我們的問題,認為解答了也沒用。”郜春海說。

郜春海回憶,當時軌道交通信號系統方面的設計部門、業主部門對此研究都不多,談判、交流時特別希望了解更多情況,不過大家都“吃了閉門羹”。“當時外國技術處於壟斷地位,一來是出於技術保護,一來人家就不願意告訴我們”。

另外,軌道交通信號系統的壽命周期最長可達20年以上,想讓該系統在20年內發揮最大功效,這對技術人員知識掌握要求很高。

在軌道交通信號系統引進過程中“受的氣”,成了郜春海自主研發信號系統的動力。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我當時沒想創業,只是因為在大學教書,就和幾個人想著一起研究研究,如果能取得一些技術性突破,還能成為給學生講課的素材,但是最後能不能把技術投入到應用,確實沒有太想過。”郜春海笑著說,自己是做原始創新的人,當時並沒有迫切的動力將技術進行成果轉換,只想“試試看”,學校領導也支持。

就這樣,郜春海的團隊開始了研究,機會在不經意間降臨了。2007年9月28日,郜春海仍能清晰地記得此日期,這是北京地鐵5號線預計開通卻沒有開通的日期。

“5號線為什麽要延期開通?”當時,領導反覆問此問題。郜春海記得,在技術人員羅列的幾個核心問題中,信號系統不到位就是其中之一。“當時我國軌道交通信號系統一直從國外引進,5號線預計開通的時候,信號系統還沒有調試好”。

“那時候可以說是5號線的契機‘逼’了我們一把。”郜春海說,在領導追問之下,人們發現我國有一批人在研究軌道交通信號系統。當時,郜春海和團隊人員的年紀在30歲上下,得知研發的技術有機會得到應用更有乾勁。

基建帶動技術迭代。如今回頭看,郜春海認為,自己無意中抓住了技術進步的最佳時間窗口。西方技術迭代得益於上世紀50-70年代基建大發展,而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進入了基建飛速發展時代。

郜春海說,每個國家技術迭代的背後都有基建建設周期。西方再過10-30年會進入下一周期。在此之前,我們的技術能領先西方2-3代,就能對西方進行技術輸出,讓對方使用我們的技術。“這個反超的機會,我們得抓住。”

亦莊線,就是被抓住的機會。資料顯示,交控科技是北京市軌道交通亦莊線示範工程中的CBTC核心設備供貨商。實際上,亦莊線也是我國第一條使用自主研發信號系統的地鐵線路。

從亦莊線開始,大家意識到,我國能自主研發並掌握軌道交通信號系統,“大家就是從那時發現,這東西也沒那麽難嘛”,郜春海笑道。

安全認證“過關”引起轟動

官網介紹,交控科技2009年12月成立,是國內首家掌握自主CBTC信號系統核心技術的高科技公司。這背後,有交控科技在推廣技術路上曾“頭疼不已”的安全認證。

郜春海說,在研發信號系統時,最重要的是系統安全,而最製約發展的是當時對國際安全認證所知甚少。在進行推廣和應用時,對方詢問該系統是否安全,需要有拿得出來的證明。

郜春海當時就提了兩個要求,第一,對照西門子等跨國集團的國際統一標準技術指標去做系統;第二,跨國集團獲得的第三方安全認證,我國也要拿到。“我們要在技術上、認證上都和對方對標,才能客觀證明自己系統的安全性。”

定下標準後,郜春海就興致勃勃地前往英國學習,結果“被潑了一盆冷水”“心都涼了”。“國際安全認證,需要對複雜的系統做拆解,每一個風險可評估、每一個環節可追溯、整個認證環節專人專項互不干擾”,郜春海稱,這是他在英國學到的第一堂課。

郜春海舉例稱,在安全認證體系下,推進一套系統需要花一年的時間識別大概2000個風險,將風險分為0-4級,每個級別對應不同危險系數,危險等級最高的風險需要三個工人配合完成,一個人購買原材料,一個人設計,一個人檢查,這一套系統對人員崗位分配要求非常精準。

在國際第三方安全評估進行認證時,工作人員會到交控科技進行抽查,隨便抽取幾個項目,檢測是否能將項目的每一步對應到人,風險是否明確、可控。

郜春海將這套系統形容為“研發的生產線”,而亦莊線就是該系統第一次拿到國際第三方安全評估認證的項目,在當時軌道交通領域引起了轟動。

在交控科技推行軌道交通信號系統自主研發的這些年,信號系統的價格已經從當年的1500萬/公里下降至800萬/公里左右,大量成本被節約下來。

“交控科技發展到現在,最有壓力的時期已過去了。”郜春海表示,“走到今天,我可以很自豪地說,中國軌道交通信號領域已經完全實現自主化。”郜春海表示,在國家的重視之下,希望未來我國研發的芯片也可以替代更多國外芯片,在更多領域實現國產化、自主化。

郜春海 踏踏實實把企業做好,股價不用太擔心

科創板就像交卷子,問詢讓企業意識到改進空間

新京報:從申報科創板到掛牌,過程中你有何感受?

郜春海:最大感受就是,申報科創板的效率太高了,遠超大家預期。我們從遞交材料到正式掛牌上市,算下來大概不到四個月時間。

交控科技從2015年進行股份製改革,本來準備上創業板或者中小板,2019年公司已做好上市準備。今年春節前後,我們知道科創板的消息後,綜合考慮覺得公司屬性符合科創板定位,隨即投入到科創板申報工作中。

在申報過程中,北京市政府及市金融局等各委辦局、豐台區等全力支持我們,我們也不斷加速準備材料,最終在3月26日正式向上海證券交易所遞交申報材料。

新京報:科創板申報成功,對企業來說有哪些影響?

郜春海:科創板其實很嚴格。上交所就像是老師在出題,我們就是學生交卷子,你的實力怎麽樣要亮出來讓大家看到,老師提了什麽建議和問題也要讓大家看到。老師出的考卷不能太簡單,要問得有水準,問得到位,學生回答得也必須實實在在。

這一次公開的審批,對雙方來說都是考驗,也正是通過問詢的制度,交控科技才能更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的短板。正是通過問詢,我們意識到不足,未來才有改進空間。也是通過問詢和上市,我意識到把企業做好才是根本。想上科創板,企業沒有過硬本領是不可能的。

新京報:你認為交控科技能走到現在,特點和核心競爭力在哪裡?

郜春海:相比國際競爭對手,公司的主要競爭優勢有,公司產品具有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產品貼合國內客戶個性化需求;產品打破了國外廠商的壟斷局面,降低了行業成本;公司為客戶提供本地化服務。

相比國內競爭對手,公司的主要競爭優勢有,公司的核心技術來源於系統性自主研發;公司在技術水準方面具有先發優勢;公司具有持續創新機制和能力;公司具有豐富項目實施經驗;人才培養優勢。以上這些都為公司長遠發展奠定了基礎。

新京報:通過申報科創板,你總結了什麽經驗?

郜春海:對於在申報中企業可能被問到的問題,我總結了七條。科創板優先支持科技創新型企業,這就要求科創板上市企業必須具備科創屬性。首先要符合國家戰略要求,企業所處行業需要是國家大力支持的產業。第二,企業要掌握核心技術,具備硬科技實力。第三,企業要建設完整的自主創新平台。第四,企業相關技術、產品、體系要取得獨立第三方認證。第五,企業的技術和產品要取得用戶認可。第六,企業要引領行業技術發展方向。最後,企業還要擁有並保持持續創新的能力。通過這七條,就可以大致判斷一家企業發展得如何,是否可以在科創板上市。

IPO讓企業獲得公允價值,股價正常波動不用太擔心

新京報:科創板敲鍾時,你有什麽感受?

郜春海:敲鍾時候其實沒有太大感受,但是在開盤那一瞬間,我還是有一些感觸的。上科創板之前,企業價值是很難被準確衡量的,但是上了之後,企業就有了一個公允價值。

新京報:開盤時,交控科技股價大漲,當時你怎麽想?

郜春海:開始以為自己看錯了,後來意識到交控科技股價漲上去了。那時我就覺得,一個團隊奮鬥了這麽多年,通過IPO的方式終於得到了第三方比較公允的評判。再回想一下創業經歷,這段價值在“舞台”上被體現出來,還是比較有感觸的。

企業來到資本市場,可以得到更多融資,但融資是為了什麽?是為了讓企業實現更加宏大的理想,創造更多的價值。如果企業的方法是對的,道路是對的,我認為它終會得到資本市場青睞。

新京報:對於交控科技的股價是否有預期?

郜春海:沒有預期,股價不是我想怎樣就能怎樣的,股價實際上是由企業的好壞決定的。其實現在有一種說法,就是市場上資金都比較狂熱,未來可能有一個價值重估的過程。比如,企業的股價回落一些,只要是正常波動範圍內,我覺得都很正常。

現在科創板盤子比較小,資金比較集中,波動幅度大是正常的。只要踏踏實實把企業做好,股價是不用太擔心的。如果企業做不好,再怎麽宣傳,股價再怎麽高,也沒有多大用處。

科創板倒逼公司和我們所有人更加規範,更加優秀

新京報:交控科技上市,對你個人而言有哪些影響?

郜春海:走到哪裡大家都開玩笑說我身家幾十億,大家都問我股價值多少錢。其實我對於股價和身家都沒有太大感覺,主要是想把企業一直做下去,充分利用資本市場優勢,把技術和資本市場盡量融合得更加緊密一些。

上市之後,壓力確實會更大一些。因為上市之後,交控科技就是面對公眾的公司,大家肯定會用放大鏡去看它,哪些地方做得不足會很快被指出來。這就像是一個人本來穿著休閑裝,現在忽然穿上了西裝,雖然還是同一個人,但是走路和坐姿就會下意識地更加注意起來。這對我們來說其實也是一件好事,倒逼公司和我們所有人做得更加規範,更加優秀。

新京報:公司高層有多少是跟你從學校出來的?

郜春海:不少,基本是一半以上。雖然我們公司年輕人比較多,但這個產業是我們當年創業時就開始研發的,所以他們算是產業裡資歷最老的一批成員了。

新京報:做教師的經歷,對你創業來說有什麽影響?

郜春海:可能因為曾經是老師,所以帶學生帶隊伍比別人強一些。知道公司新人的優點和不足,願意花時間培養他們。對新來的員工、中層、高管,我很少批評他們。如果我說了一遍的事情他沒有做好,我會花時間培養他第二遍。如果還不行,這是態度問題,我才會去說。

A 這家企業是做什麽的?

為軌道交通開發“大腦與神經”,讓軌道交通更順暢、更安全。

B 這家企業的盈利情況如何?

2016年-2018年淨利潤年複合增長率達11%。

C 這家公司的客戶和股東是誰?

曾是北京地鐵亦莊線、昌平線設備供貨商。第一大股東為京投公司。

新京報記者 林子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