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個菜養腎護肺,可惜很多人不愛吃!經常抽筋、睡眠不足的要多吃


從小媽媽就對我們嘮叨:

要多吃青菜 吃青菜對身體好~



夏季氣溫高,肝火旺

芥菜作為應季蔬菜正當時

宣肺化痰、溫中利氣、解毒消腫等功效~



01

抗氧化 保護心腦血管


芥菜富含維生素C和胡蘿蔔素,還含有維生素E等抗氧化成分,能夠保護身體免受自由基的損傷,具有抗氧化、保護心腦血管,防治壞血病,提高免疫力,防癌抗癌的功效。



02

明 目


芥菜富含胡蘿蔔素,它們進入機體後,在肝臟及小腸粘膜內經過酶的作用,可轉變成維生素A,能促進視紫紅質的合成與再生,維持正常的視覺,具有保護視力、防治夜盲症的作用。





03

增進食慾

芥菜類蔬菜的植物富含芥子油,具有辛香味,醃製後有特殊香、鮮味,能促進胃、腸消化功能,增進食慾。




04

寬腸通便


芥菜組織較粗硬,含有大量膳食纖維,可防治便秘,尤宜於老年人及習慣性便秘者食用。




05

抑菌消炎 止痛生肌


芥菜類蔬菜的植物富含維生素C和芥子油,維生素C則有止痛生肌的功效,芥子油可以抑製細菌、真菌及原蟲的生長,有抑菌消炎作用,從而具有加速傷口的癒合,預防感染的功效。



芥菜雖好

也不是對每一個人都有益處的

以下這幾類人要注意啦~



食用宜忌

1. 芥菜性味辛溫,一把人群均可食用,尤其適合急慢性氣管炎寒痰內盛、咳嗽多白黏痰、便秘之人食用。


2. 內熱偏盛,患有熱性咳嗽、單純性甲狀腺腫、瘡瘍、痔瘡、便血的人不宜食用芥菜。


3. 芥菜含大量粗纖維,不易消化,小兒消化功能不全者不宜多食。


4. 芥菜類蔬菜常被製成醃製品食用,因醃製後含有大量的鹽分,容易對腎臟造成傷害,所以最好還是鮮食;醃製後含有大量的鹽分,故高血壓、血管硬化的病人應注意少食以限制鹽的攝入。




小編還為大家帶來了幾道芥菜美食

趕緊pick起來吧~




1

培根炒芥菜




材料:芥菜、培根、食鹽、獨蒜、植物油。

做法

1、培根切成寬片備用,把芥菜分成桿和葉子切小塊,獨頭蒜切成蒜末備用。


2、鍋中倒入適量的植物油燒熱,將培根煸炒至出香味盛出,倒入蒜末爆香,倒入芥菜桿爆炒1分鐘。


3、倒入芥菜葉爆炒至軟,倒入事先炒好的培根翻炒均勻,最後加入適量得鹽調味即可。




2

素炒芥菜




材料:芥菜、紅椒、食鹽、植物油。

做法

1、芥菜洗凈後放鍋裡焯一下水,變軟之後撈出放入冷水浸泡10分鐘。


2、從冷水中拿出稍擠乾水分,切碎,把切好的芥菜放入手中用力擠出多餘的水分,放入盤中打散,紅椒切丁備用。


3、鍋中放少許油燒熱放入紅椒丁炒香,然後放入芥菜翻炒,放適量的鹽調味即可。



3

芥菜豆腐湯




材料:豬肉、芥菜、豆腐、食鹽、雞精、薑、水、澱粉。

做法

1、豬肉切末,豆腐切小塊,薑切絲備用。


2、芥菜放入開水中焯一下水,撈出放入冷水中過涼。


3、肉末中放入水澱粉及一半的鹽醃製幾分鐘。


4、鍋中放入足量的水,燒開後放入芥末和豆腐,再加入醃製好的肉末,燒開。


5、燒開後放入薑絲,放入剩餘的鹽和雞精調味即可。



4

香菇芥菜湯




材料:芥菜、香菇、干貝、沙拉油、食鹽、水。

做法

1、芥菜洗乾凈後切斷,香菇洗乾凈泡水,干貝泡水備用。


2、鍋裡燒開水滴幾滴油,放入芥菜,變色之後馬上撈起備用。


3、香菇切片,熱鍋放少許油,把香菇煎香,倒入泡香菇的水,然後倒入香菇和干貝,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煮15分鐘。


4、轉大火倒入芥菜,放入鹽,稍煮片刻即可。


5


蛤蜊芥菜湯




材料:蛤蜊、芥菜、食鹽、雞精、薑、香油、糯米酒、水。

做法

1、芥菜洗凈切成段備用,鍋中燒開水放入蛤蜊和薑片。


2、蛤蜊張開口時倒入1湯匙糯米酒,然後用杓子去浮沫。


3、放入芥菜煮至菜熟軟放入鹽和雞精,然後關火淋入芝麻油。



6

醃製芥菜


材料:芥菜、薑、鹽、醋、花椒、茴香砂、甘草肉、桂薑粉

做法:

1、先將芥菜洗乾淨,再將菜晾乾,切成絲。

2、切薑末、辣椒。

3、用乾淨油炒,油量可以比炒菜略多一些。

4、油熱後:放茴香砂、甘草肉、桂薑粉、花椒出味,放大料翻炒後放薑末、辣椒出味放鹽(別太鹹)、放醋,根據汁的多少放菜絲翻炒四到五分鐘趁熱放入缸內。

5、放至於陽台,當天不加蓋,第二天密封好,一周後,即可享用。



除了這些

芥菜炒熟後切絲加上輔料用杯子倒扣擺盤

還可以成為非常精緻的小菜哦~



哇 看得小編自己口水都要流出來啦

大家是不是已經要趕去買芥菜了呢?

帶上小編吧~

不只是芥菜

不同的蔬菜有不同蔬菜的營養

大家要記得多吃青菜哦~




來源 | 廈門廣電、高品質生活家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關於 養腎 的健康資訊:

TAG:養腎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