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學生考研中途患重病 最大願望是重回考場

隔著一層玻璃,父親和姐姐詢問小灝這一天的身體情況。持續8天的化療,讓小灝時常出現嘔吐,儘管如此,他還是以輕鬆的姿態面對家人。在準備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前的最後時期,他需要住進無菌艙進行治療,除了護理人員遞送一日三餐,與外界的聯繫只能通過一部電話。(津視178期·騰訊大燕網出品 圖/遊思行 文/張靜哲)

小灝名叫劉承灝,今年是他的本命年。這位23歲的天津小夥,在2017年畢業於天津商業大學生物技術與食品科學學院。畢業之後半年時間,他一直在複習功課準備考研,考試前夕,他就曾感覺身體不適,全身乏力,仍然堅持參加了考試。“數學還差十分左右就能過線了,本來還想再繼續‘二戰’的。”更大的打擊來自於2018年春節前夕,小灝病情加重,到醫院檢查,被確診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圖為患病前後的劉承灝)

持續一年的治療中,身高1米86的小灝最瘦時,體重僅為120斤。四年的大學生活裡,小灝是個積極而開朗的大男孩,曾是校學生會的幹部、校排球隊的副攻,在大四時光榮入黨。“通過參與社會活動,也增加了我的自信。”小灝說。而如今,他的所有念頭只有治病。“之後的事情不敢多想,還是尊重家人的意見吧。”(左四為劉承灝)

幸運似乎從未眷顧這個家庭。在小灝十歲時,母親因心髒病去世,父親劉慶棟放棄了安穩卻低薪的工作,為了兒女奔波謀生。幾年前,他又不幸遭遇車禍,摘除了脾髒。“醫生說不能再讓我乾重活了,我心想這可不行啊。”年近六十歲的劉慶棟覺得,自己這是“上輩子沒做好事。”(劉慶棟供圖)

白血病患者有著極其嚴格的居住環境和飲食要求。為了照顧小灝的一日三餐,父親劉慶棟離開大港的家,在醫院附近租了一個獨單,按照醫囑每日按時按量做飯、送飯。“只能做些水煮蔬菜,撒上一點點鹽。”劉慶棟說,經常有些飯菜不符合要求,只能他自己吃掉,“這一年反而胖了。”

今年年初,小灝剛結束一個階段的化療,在家中休養準備過年,父親劉慶棟卻患上了流感還導致肺部感染住院。為避免再次交叉感染,小灝被接到姐姐家過年。這個春節,一家人還是沒能團聚。姐姐為父子倆買了紅襪子,讓他們穿上“衝喜”。讓一家人看到希望的,是小灝與姐姐的造血幹細胞成功配型。經過前期的準備之後,小灝就可以接受幹細胞移植的手術。這幾天,已是兩個孩子母親的姐姐,提前到醫院接受一系列檢查,希望能順利進行移植手術。

這一年來,小灝的醫療費用已經花掉了將近70萬元,在小灝的父親看來,最大的困難依舊是資金問題,他們已花掉了所有積蓄,借遍了親戚朋友。最初治療時,醫生曾建議他預備出100萬的治療費用,“也告訴了我們最壞的情況,就是這些錢全花掉,孩子也不一定能救回來。”劉慶棟形容,自己的腦袋像是“炸了”一樣,這段日子,讓他體會到什麽叫“度日如年”。

在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研究所,住著很多相似病情的患者,“有痊愈出院的病友,也有醫治無效去世的情況。”劉慶棟說,病房外傳來急救的腳步聲、親屬的哭聲時,他都會輕輕關上房門,盡量避免讓小灝接觸到。而小灝也不想讓自己的情緒感染到父親,有時候同學和朋友來看望,“等我爸出去時,我才和他們哭訴說,真的很難熬、很痛苦。但是這些不想再讓父親承受了。”

發病後,小灝並沒有告訴太多的朋友,除了探望條件不便的因素,他也希望,自己能夠以一個健康的面貌去見大家。即便手術成功,他仍然需要度過五六年的觀察期。父親劉慶棟說,到時候兒子已經30歲了,雖然會面臨著就業和婚姻問題,但他覺得這些都已經不再重要,“走一步看一步吧,現在真的是保命重要,只能咬牙堅持。”

如果您希望幫助劉承灝,可點擊“歷經千帆歸來依少年進入騰訊公益提供捐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